一種雙端面磨床浮動送料導軌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屬于磨床加工領域,克服了現有技術送料導軌板間間距不可調的缺陷。其包括磨床支架和與磨床支架固定連接的送料導軌,送料導軌由基板、固定送料板及活動地設置在基板與固定送料板之間的浮動送料板組成,浮動送料板通過彈性部件與基板活動地連接,在基板的側邊還設有若干擋塊,擋塊位于相鄰浮動導軌的相接處,砂輪位于導軌的尾端,通過固定支架上的電機驅動。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由于設置了分段的浮動送料板,因此可適應首尾厚度不同的工件,使工件緊密貼合上下送料板進入砂輪磨削區,另外通過活動卡扣還可隨意調節送料板上下間距以適應不同厚度的工件,提高了加工精度。
【專利說明】一種雙端面磨床浮動送料導軌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送料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針對雙端面磨床的連桿磨削裝置,大部分仍然采用鋼板來實現工件的進出料。由于送料導軌上下的鋼板上下表面之間相互平行,且位置相對固定,因此,采用上述結構的雙端面磨床的送料導軌只能用于加工表面平整、厚度一致的工件。對于首尾厚度不一致的工件,因為送料導軌上下鋼板的板間間距固定不可調,因此,待加工的工件不能與上下鋼板緊密貼合,厚度較小的部分與鋼板之間存在間隙,在進入磨削加工區后會發生一段位移偏差,從而導致代加工的工件的磨削加工精度得不到保證。另外,一般送料導軌的上、下鋼板的板間間距多為固定形態,在待加工的工件厚度超過板間間距時顯得無能為力,或者需要分別調整固定上、下鋼板的固定支架的高度來匹配待加工的工件的厚度,此種調整方式笨拙費時,效率較低,影響生產進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適應首尾厚度不同的工件,使工件緊密貼合上下送料板進入砂輪磨削區,并且送料板上下間距可調的雙端面磨床浮動送料導軌。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進行實現:
[0005]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包括磨床支架和送料導軌,所述送料導軌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磨床支架上,所述送料導軌包括固定送料板和置于固定送料板下方的基板,所述送料導軌的尾端設有用于磨削工件的砂輪;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磨床支架上還設有一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與固定裝置連接;所述固定送料板和基板之間設有浮動送料板,所述浮動送料板和基板通過彈性部件連接。
[0007]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設在磨床支架上的卡扣和容置卡扣的導槽,所述卡扣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一調節絲桿和與調節絲桿連接的旋鈕。
[0008]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所述調節絲桿與上卡扣和下卡扣嚙合。
[0009]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所述彈性部件為設在浮動送料板和基板之間的彈簧。
[0010]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所述彈性部件為設在浮動送料板和基板之間的彈性體。
[0011]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所述基板的側邊設有若干擋塊,所述擋塊位于相鄰浮動送料板的連接處。
[0012]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所述磨床支架上設有電機,該電機通過減速器驅動設在浮動送料導軌尾端的砂輪。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雙端面磨床浮動送料導軌由于設置了可微調的上下微動的浮動送料板,因此可適應首尾厚度不同的待加料板與基板保持一定間距。
[0014]在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中,所述基板的側邊還設有若干擋塊,所述擋塊位于相鄰浮動送料板的連接處,用于防止浮動送料板發生側向位移。
[0015]在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中,所述浮動送料導軌的尾端設有用于磨削工件的砂輪。
[0016]在上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電機,該電機通過減速器驅動所述砂輪。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雙端面磨床浮動送料導軌由于設置了分段的浮動送料板,因此可適應首尾厚度不同的待加工工件,消除了工件與送料板之間的間隙,使工件緊密貼合上下送料板進入砂輪磨削區,提高了工件的磨削加工精度;另外,通過可粗調的調節裝置還可隨意調節固定送料板和基板的板件間距以適應厚度超過送料板的板間間距的工件,該調整方式提高了板件間距的調整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微調和粗調兩種調節方式組合使得固定送料板和浮動送料板,固定送料板和基板之間的板間間距可隨意調節,擴展了磨床導軌的使用范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浮動送料板的上端面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固定送料板和浮動送料板的連接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0022]圖中:1-浮動送料導軌、2-磨床支架、3-電機、4-砂輪、5-卡扣、11-固定送料板、12-基板、13-浮動送料板、14-擋塊、15-彈簧、16-彈簧孔、17-工件、21-導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對本實用新型有進一步的了解,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是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說明如下:
[0024]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包括磨床支架2和送料導軌1,所述送料導軌I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磨床支架2上,所述送料導軌I包括固定送料板11和置于固定送料板11下方的基板12,所述送料導軌I的尾端設有用于磨削工件的砂輪4 ;
[0025]其中,所述磨床支架2上還設有一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與固定裝置連接;所述固定送料板11和基板12之間設有浮動送料板13,所述浮動送料板13和基板12通過彈性部件連接。
[0026]實施時,如圖1所示,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設在磨床支架2上的卡扣5和容置卡扣5的導槽21,所述卡扣5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上卡扣將固定送料板11固定在磨床支架2上,下卡扣將基板12固定在磨床支架2上。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一調節絲桿和與調節絲桿連接的旋鈕,其中,上卡扣和下卡扣分別與調節絲桿嚙合,通過調整旋鈕的角度可變換調節絲桿的上下行位移,從而靈活地調節固定在上卡扣和下卡扣上的固定送料板11和基板12之間的距離,以適應厚度過大的待加工工件17。作為另一種實施例,卡扣5還可設計成側擋板,側擋板固定在基板12的邊沿,對基板12上的浮動送料板13進行格擋,防止浮動送料板13在側向作用力下發生側向位移。
[0027]實施時,參照圖2、圖3所示,所述彈性部件為設在浮動送料板13和基板12之間的彈簧15,所述浮動送料板13的底面設有若干彈簧孔16,所述基板12的上端面設有對應的彈簧孔16,彈簧15容置在彈簧孔16中用于使浮動送料板13與基板12保持一定間距。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彈簧15還可用具有彈性地彈性體替代。
[0028]實施時,參照圖1所示,所述浮動送料導軌I的尾端設有用于磨削工件17的砂輪4,所述固定支架2上還設有電機3,電機3通過減速器驅動砂輪4對工件17進行磨削加工。
[0029]在該浮動送料導軌工作時,如圖4所示,當待加工的工件17厚度不同時,厚度較小的工件部分由于與浮動送料板13和固定送料板11之間存在間隙,因此浮動送料板13與基板12之間的彈簧15受力較小,浮動送料板13下方的彈簧15恢復形變,將浮動送料板13向上頂起,直到工件17的厚度較小部分與固定送料板11和浮動送料板13緊密貼合,這樣工件的磨削加工精度就得到了保證。當工件17的厚度過大,在彈簧或彈性體壓縮到最大限度,固定送料板11和浮動送料板13的板間間距仍無法匹配工件的厚度時,可扭動調節裝置上的旋鈕,在調節絲桿的作用下調節上卡扣和下卡扣的距離,從而調整固定送料板11和基板12的板間間距,以適應厚度過大的待加工工件。
[0030]該雙端面磨床浮動送料導軌由于設置了可微調的浮動送料板13,因此可適應首尾厚度不同的待加工工件,消除了工件與送料板之間的間隙,使工件緊密貼合上下送料板進入砂輪磨削區,提高了工件的磨削加工精度;另外,通過可粗調的調節裝置還可隨意調節固定送料板11和基板12的板件間距以適應厚度超過送料板的板間間距的工件,該調整方式提高了板件間距的調整速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微調和粗調兩種調節方式組合使得固定送料板和浮動送料板,固定送料板和基板之間的板間間距可隨意調節,擴展了磨床導軌的使用范圍。
[0031]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包括磨床支架和送料導軌,所述送料導軌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磨床支架上,所述送料導軌包括固定送料板和置于固定送料板下方的基板,所述送料導軌的尾端設有用于磨削工件的砂輪; 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床支架上設有一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與固定裝置連接;所述固定送料板和基板之間設有浮動送料板,所述浮動送料板和基板通過彈性部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設在磨床支架上的卡扣和容置卡扣的導槽,所述卡扣包括上卡扣和下卡扣,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一調節絲桿和與調節絲桿連接的旋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絲桿與上卡扣和下卡扣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為設在浮動送料板和基板之間的彈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為設在浮動送料板和基板之間的彈性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磨床浮動送料導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側邊設有若干擋塊,所述擋塊位于相鄰浮動送料板的連接處。
【文檔編號】B24B41/00GK203449151SQ201320453999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明者】李保國, 俞建成, 張和平, 劉鐘, 張桂枝, 王聚才, 李萌 申請人:寧波大華砂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