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圈外溝磨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nèi)圈外溝磨床,包括進料口本體(1)和磨床本體(6),所述進料口本體(1)為長方體,在該長方體中沿軸線方向設(shè)有凹槽(2),該凹槽(2)的橫截面為與軸承適配的圓弧形,與所加工的軸承相適配,該凹槽(2)里放置有一個擋塊(3),該擋塊(3)下部與該凹槽(2)相接觸并且適配,該擋塊(3)可以在該凹槽(2)里沿該凹槽(2)軸線做水平運動。由于使用擋塊(3)推動軸承進入加工位置,從而避免了手工操作,避免了手接觸砂輪產(chǎn)生的危險。
【專利說明】內(nèi)圈外溝磨床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nèi)圈外溝磨床,尤其是一種自動上料內(nèi)圈外溝磨床的進料□。
【背景技術(shù)】
[0002]現(xiàn)有的內(nèi)圈外溝磨床將待加工的軸承送入加工位置時都是用手動方式將待加工的軸承放入該位置。由于待加工位置靠近砂輪,手在靠近砂輪時會有危險。所以需要提供一種無需用手就可以把待加工的軸承送入待加工位置(即砂輪處)的方式,即可以自動上料的內(nèi)圈外溝磨床。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進料口本體和磨床本體,所述進料口本體為長方體,在該長方體中沿軸線方向設(shè)有凹槽,凹槽的橫截面為與軸承適配的圓弧形,可以將所加工的軸承豎直放置在凹槽里。該凹槽里活動連接有一個擋塊。該擋塊下部與該凹槽相接觸并且適配,該擋塊可以在凹槽里沿凹槽軸線做水平運動。該擋塊上表面設(shè)有球形手柄,用于手持從而方便推動。進料口的一端設(shè)有凸起,在磨床本體上的加工軸承的安放位置下部設(shè)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凹槽。該凹槽與進料口上的凸起適配。該凸起可以伸入到凹槽內(nèi)從而將該進料口固定在磨床上。
[0004]加工軸承時,先將進料口本體的凸起插入磨床本體上的凹槽,從而固定進料口。再將待加工的軸承放在凹槽里。軸承的端面與擋塊接觸。然后沿進料口凹槽軸線方向推動擋塊,在擋塊的推動下,軸承將被送入到加工時的安放位置。從而避免了手工操作,避免了手接觸砂輪產(chǎn)生的危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圖1是本實用新型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進料口本體I和磨床本體6,所述進料口本體I為長方體,在該長方體中沿軸線方向設(shè)有凹槽2,凹槽2的橫截面為與軸承適配的圓弧形,可以將所加工的軸承豎直放置在凹槽2里。該凹槽2里放置有一個擋塊3。該擋塊3下部與該凹槽2相接觸并且適配,該擋塊3可以在凹槽2里沿凹槽2軸線做水平運動。該擋塊3上表面設(shè)有球形手柄4,用于手持從而方便推動。進料口的一端設(shè)有凸起5,在磨床本體6上的加工軸承的安放位置下部設(shè)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凹槽7。該凹槽7與進料口本體I上的凸起5適配。該凸起5可以伸入到該凹槽7內(nèi)從而將該進料口本體I固定在磨床上。
[0007]加工軸承時,先將進料口本體I的凸起插入磨床本體6上的凹槽7,從而固定進料口本體I。再將待加工的軸承放在凹槽2里,軸承的端面與擋塊3接觸。然后沿進料口凹槽2軸線方向推動擋塊3,在擋塊3的推動下,軸承將被送入到加工時的安放位置,即砂輪處。從而避免了手工操作,避免了手接觸砂輪產(chǎn)生的危險。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內(nèi)圈外溝磨床,其特征是:包括進料口本體(I)和磨床本體(6),所述進料口本體(I)為長方體,在該長方體中沿軸線方向設(shè)有凹槽(2),該凹槽(2)的橫截面為與軸承適配的圓弧形,與所加工的軸承相適配,該凹槽(2)里放置有一個擋塊(3),該擋塊(3)下部與該凹槽(2)相接觸并且適配,該擋塊(3)可以在該凹槽(2)里沿該凹槽(2)軸線做水平運動,該擋塊(3 )上表面設(shè)有球形手柄(4),該進料口本體(I)的一端設(shè)有凸起(5 ),在該磨床本體(6)上的加工軸承的安放位置下部設(shè)有與卡槽相適配的凹槽(7),該凹槽(7)與該進料口本體(I)上的該凸起(5)適配。
【文檔編號】B24B19/06GK203485003SQ201320647117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徐克貴, 王坤, 趙勉, 高鵬 申請人:安徽日飛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