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包括上箱、下箱,所述上箱和下箱通過緊固件連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的各側面分別設有起模桿,在所述的上箱各側面的上端設有一出水孔、下端設有一進水孔;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設有中央澆注道,在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澆注道由中央澆注道拼塊一、中央澆注道拼塊二組成;一暗澆道平分位于上下箱體之間;在所述上箱上均勻分布多個型套,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塊一和型套拼塊二組成,中央澆注道通過暗澆道與周圍各型套相連。本實用新型能夠減少合金內部因雜質產生的缺陷,實現同一模具鑄造相同工藝、不同尺寸的鑄件,降低金屬型鑄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金屬材料澆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公用的用于金屬型鑄造模具或水冷鑄造模具,是一套模具只能做固定的尺寸工藝的設計樣,如果需要其他尺寸樣品,則需要設計另外單獨的模具進行澆注,費時費力而且不經濟。由于鑄造過程前后的缺陷,極易在金屬液中殘存雜質,或浮于表面或存在于金屬液底部,采用聚渣劑以及手工打渣的方式都不能完全消除雜質對其鑄件性能帶來的影響,甚至可能鑄成廢件,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鑄件性能。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工作人員針對澆注模具進行了不斷改進,如CN203155945U公開的“一種澆注模具”,包括冒口、上模、上模內的直澆道、進料孔、下模和下模內的橫澆道,所述上模安裝在下模上方,所述冒口安裝在上模上方,且與直澆道相連接,所述直澆道與橫澆道相連接,所述上模內設有一個以上的模具體,所述模具體上方設有排氣孔,所述上模內的模具體底部與進料孔相連。該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和反重力澆注技術,能夠一次性快速澆鑄多個模型的模具,效率更高,產品雜質更少,但是該結構中的模具體只能鑄造相同尺寸的鑄件,不能適用于不同尺寸的鑄件,因此,該結構仍然需要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它能夠減少合金內部因雜質產生的缺陷,實現同一模具鑄造相同工藝、不同尺寸的鑄件,降低金屬型鑄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包括上箱、下箱,所述上箱安裝在下箱的上方并通過緊固件連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的各側面分別設有起模桿,在所述的上箱各側面的上端設有一出水孔、下端設有一進水孔;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設有中央澆注道,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澆注道由中央澆注道拼塊一、中央澆注道拼塊二組成;一暗澆道平分位于上下箱體之間;在所述上箱上均勻分布多個型套,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塊一和型套拼塊二組成;中央澆注道通過暗澆道與周圍各型套相連。
[0005]進一步,在所述的上箱和下箱各側面緊貼邊緣分別設有對稱的兩個緊固凸臺,該緊固凸臺的中央設有相互貫通的螺紋孔。
[0006]進一步,所述的型套和中央澆注道外周分別設有縱向平直面,所述平直面對應于暗澆道的交界位置,并垂直于暗澆道,該平直面的設置能夠有效確定型套和中央澆注與暗澆道的位置關系,并且方便起模。
[0007]進一步,所述上箱上的多個型套外徑相同。
[0008]進一步,所述的型套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水冷型套或金屬型套。
[0009]進一步,所述的上箱和下箱的截面呈三角形。[0010]進一步,所述的起模桿位于上箱、下箱各側面的中部。
[0011]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由于澆注時金屬溶液經由中央澆注口通過暗澆道反向流入型套中,雜質大多留在中央澆注道以及下方的暗澆道,明顯提高周圍型套內部的鑄件質量,降低缺陷雜質;再加上,各個型套可以根據使用者不同要求設計不同尺寸型套,中央澆注道可以根據使用者不同的澆注數量要求進行選取,這樣就可以通過改變設計型套內徑的方式實現同一模具鑄造相同工藝不同尺寸的鑄件,從而降低金屬型鑄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測圖;
[0013]圖2為圖1俯視圖;
[0014]圖3為圖1主視圖;
[0015]圖4為圖2中的A-A的剖視圖;
[0016]圖5A1、圖5A2和圖5B1、圖5B2為中央澆注道拼塊二兩個可選附件的結構圖;
[0017]圖6A1、圖6A2和圖6B1、圖6B2為中央澆注道拼塊一兩個可選附件的結構圖;
[0018]圖7A和圖7B為所設計水冷型套一的結構圖;
[0019]圖8A和圖8B為所設計水冷型套二的結構圖。
[0020]圖中:1_上箱,2-下箱,3-起模桿,4-出水孔,5-進水孔,6-中央澆注道,61-中央澆注道拼塊一,62-中央澆注道拼塊二,7-暗澆道,8-型套,81-型套拼塊一,82-型套拼塊二,9-緊固凸臺,10-螺紋孔,11-金屬型套,12-水冷型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2]參見圖1-4所示的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包括上箱1、下箱2,所述上箱I安裝在下箱2的上方并通過緊固件連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的各側面分別設有起模桿3,在所述的上箱各側面的上端設有一出水孔4、下端設有一進水孔5 ;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設有中央澆注道6,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澆注道6由中央澆注道拼塊一 61、中央澆注道拼塊二 62組成;一暗澆道7平分位于上下箱體之間;在所述上箱上均勻分布多個型套8,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塊一 81和型套拼塊二 82組成;中央澆注道6通過暗澆道7與周圍各型套8相連。
[0023]進一步,在所述的上箱和下箱各側面緊貼邊緣分別設有對稱的兩個緊固凸臺9,該緊固凸臺9的中央設有相互貫通的螺紋孔10。
[0024]進一步,所述的型套8和中央澆注道6外周分別設有縱向平直面,所述平直面對應于暗澆道7的交界位置,并垂直于暗澆道7,該平直面的設置能夠有效確定型套和中央澆注與暗澆道的位置關系,并且方便起模。
[0025]進一步,所述上箱上的多個型套8外徑相同。
[0026]進一步,所述的型套8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水冷型套12或金屬型套11。
[0027]進一步,所述的上箱I和下箱2的截面呈三角形。
[0028]進一步,所述的起模桿3位于上箱1、下箱2各側面的中部。[0029]工作時,首先將下箱2放在一水平臺上,將型套8的兩個拼塊相互配合插入下箱,將中央澆注道6的兩個拼塊放穩,各水平面分別與暗澆道垂直,再將上箱I套入,將上箱和下箱的緊固凸臺9對應配合,再通過螺母固定卡緊上下箱。
[0030]如需水冷,則利用水冷型套12澆注,參見圖7-8所示的兩種水冷型套12,在上箱側面的進水孔4和出水孔5插入水管,從而實現各型套內部水循環。再將金屬熔液從中央澆注道6倒入,熔液經由中央澆注道通過暗澆道8反向流入各個型套8中,通過反重力作用,雜質大多留在中央澆注道以及下方的暗澆道,明顯提高周圍三個型套內部的鑄件質量,降低缺陷雜質。
[0031]另外,參見圖5A1、圖5A2和圖5B1、圖5B2,圖6A1、圖6A2和圖6B1、圖6B2,圖7A和圖7B,圖8A和圖8B,各個型套可以根據使用者不同要求設計不同尺寸型套,中央澆注道可以根據使用者不同的澆注數量要求進行選取,從而降低金屬型鑄造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32]當需要澆注一個件的時候,選擇兩個向下凸槽和一個向上凹槽的相配合;當需要澆注兩個件的時候,選擇一個向下凸的槽和兩個向上凹的槽配合;需要澆注三個件時,選擇全都是向上凹的槽即可。
[0033]它們都是各兩個件,而同一"Iv件又顯本了兩個面,如圖5A1和圖5A2,同樣圖5B1和圖5B2等也是。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包括上箱(I)、下箱(2),所述上箱安裝在下箱的上方并通過緊固件連接;在所述的上箱、下箱各側面分別設有起模桿(3),在所述的上箱各側面的上端設有一出水孔(4)、下端設有一進水孔(5);在所述上箱的形心位置設有中央澆注道(6),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央澆注道由中央澆注道拼塊一(61)、中央澆注道拼塊二(62)組成;一暗澆道(7)平分位于上下箱體之間;在所述上箱上圍繞中央澆注道均勻分布多個型套(8 ),各型套均由型套拼塊一(81)和型套拼塊二( 82 )組成;中央澆注道通過暗澆道與周圍各型套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其特征是:在所述上箱和下箱各側面緊貼邊緣分別設有對稱的兩個緊固凸臺(9),該緊固凸臺(9)的中央設有相互貫通的螺紋孔(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型套(8)和中央澆注道(6)外周分別設有縱向平直面,所述平直面對應于暗澆道(7)的交界位置,并垂直于暗澆道(7)。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箱上的多個型套(8)外徑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型套(8)為水冷型套(12)或金屬型套(11)。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箱(I)和下箱(2)的截面呈三角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帶有型套的反重力澆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起模桿(3)位于上箱(I)、下箱(2)各側面的中部。
【文檔編號】B22C9/02GK203599477SQ201320794906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張爍, 賈琨, 郭培濤, 張娛, 張藜娜, 劉芬, 吳世強, 張桔榮 申請人:張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