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及制備方法,所述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計算,由66~68%Co、2.5~5.5%Fe、14~15%Si、8~10%B和1.5~9.5%Cr組成,其制備方法即首先以高純度的Co,Fe,Si,B,Cr為原料,將各原料在電弧熔煉爐中混合后,控制爐內的真空度5.5×10-4pa、熔煉電流200A條件下進行3-6次的熔煉,每次4-6min,得到的母合金液于高真空單輥旋淬爐中旋淬,然后進行甩帶處理,最終得到具備良好的耐腐蝕性能的Co-Fe-Si-B-Cr非晶合金,其表面質量良好,光潔度好,具有強的非晶形成能力。
【專利說明】-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及其制備方法,該Co-Fe-Si-B-Cr非 晶合金具有強的非晶形成能力以及優異的耐腐蝕性能。 技術背景
[0002] 非晶合金是20世紀6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非晶態合金由于其獨特的短程有序, 長程無序的結構,兼有一般金屬和玻璃的特性,具有獨特優異的電學、磁學、力學和化學性 能。經過20多年的研究開發已在許多領域得到應用。就應用角度而言,非晶合金薄帶相對 于大塊非晶合金,制備工藝更加簡單,能大批量生產,因此具有優異綜合磁性能的非晶薄帶 將隨著應用領域的拓寬而變得尤為重要。
[0003] 有研究表明,Cr元素的添加能提高金屬或合金的耐腐蝕性能。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富Cr的鈍化膜,該鈍化膜主要由水合氧化鉻組成,水化羥基氧化鉻 本身耐蝕而且H 20與0Γ相結和溶解Cr離子的能力很強,提高了鈍化膜中Cr的含量。傳 統的Co-Fe-Si-B是一種具有良好軟磁性能的非晶合金,其雖已經在變壓器、傳感器及開關 電源等很多磁性器件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而此類磁性器件經常會面臨各種酸性、堿鹽、或中 性等腐蝕環境。
[0004] 鑒于此,本發明通過對傳統Co-Fe-Si-B非晶合金微量添加鈍化性元素 Cr,利用單 輥快淬方法制得Co-Fe-Si-B-Cr非晶合金。對Co-Fe-Si-B-Cr非晶合金的耐腐蝕性能進行 研究分析,結果表明Co-Fe-Si-B-Cr非晶合金具有優異的耐腐蝕性能。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該Co-Fe-Si-B-Cr非晶 合金具有強的非晶形成能力以及優異的耐腐蝕性能。
[0006]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即利 用單輥旋淬方法制備Co-Fe-Si-B-Cr非晶合金。
[0007]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計算,(:〇、?6、5;[、13、0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6 ?68% Fe 2. 5 ?5. 5% Si 14 ?15% B 8 ?10% Cr 1. 5 ?9. 5%0
[0008] 上述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將高純度的Co,Fe,Si,B,Cr為原料,將各原料在電弧熔煉爐中混合后,控制爐 內的真空度5. 5X 10_4pa、熔煉電流200A條件下進行3-6次的熔煉,每次4-6min,得到母合 金液; (2)、將步驟(1)所得的母合金液放入高真空單輥旋淬爐中進行旋淬,然后對熔化的母 合金進行甩帶處理,最終得到Co-Fe-Si-B-Cr非晶合金; 上述的高真空單輥旋淬爐進行旋淬過程中,噴嘴到銅輥之間距離為〇. 6-1. 5mm,銅輥的 線速度為35-50m/s,噴注壓強為0. 6-lMpa。
[0009] 上述所得的Co-Fe-Si-B-Cr非晶合金經檢測,其寬度為l-5mm,厚度約20-25 μ m, 尺寸均勻。
[0010] 利用電化學工作站對上述所得的Co-Fe-Si-B-Cr非晶合金進行耐腐蝕性測試,具 體步驟如下: 將Co-Fe-Si-B-Cr非晶合金用石蠟封在帶導線的導電玻璃上制成工作電極,以鉬絲電 極為對電極,以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組成三電極體系,利用電化學工作站(型號為PARSTAT 2237),將三電極體系置于酸性、中性或堿性三種腐蝕介質中,其中所述酸性腐蝕介質為質 量百分比濃度為3-10%的H 2S04水溶液;中性腐蝕介質為質量百分比濃度為2-10%的NaCl 水溶液;堿性腐蝕介質為質量百分比濃度為〇. 4-5%的NaOH水溶液,在電勢E。設置為-0. 8V (vs open circuit potential), Ei 設置為 0· 8V (vs open circuit potential),掃描速度 為0. 3-lmV/s下測定極化曲線。 toon]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由于在傳統的Co-Fe-Si-B非晶合金中添加了 Cr元素,最終所得的Co-Fe-Si-B-Cr非晶合金表面質量良好,光潔度好,具有強的非晶形成 能力。
[0012] 進一步,本發明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由于含有Cr,其耐腐蝕性能較 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 圖1、實施例1和對照實施例1所得的CoJ^uSii^Cr^合金和C〇68Fe 7Si15B1Q合 金的XRD衍射圖譜; 圖2、實施例1和對照實施例1所得的CoJ^^Sii^Cru合金和C〇68Fe7Si 15B1(l合金在 酸性腐蝕介質即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的H2S04水溶液中的極化曲線; 圖3、實施例2所得的C〇68Fe2.5Si15B 1(lCr4.5合金的XRD衍射圖譜; 圖4、實施例2和對照實施例1所得的C〇68Fe2.5Si15B 1(lCr4.5合金和C〇68Fe7Si 15B1(l合金在 堿性介質即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的NaOH水溶液中的極化曲線; 圖5、實施例3所得的C〇66Fe2.5Si14B 8Cr9.5合金的XRD衍射圖譜 圖6、實施例3和對照實施例1所得的C〇66Fe2.5Si14B 8Cr9.5合金和C〇68Fe7Si 15B1(l合金在 中性介質即質量百分比濃度為8%的NaCl水溶液中的極化曲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但并不限制本發明。
[0015] 本發明的各實施例中所用的電弧熔煉爐為德國的ArcMelter AM電弧熔煉爐; 所用的高真空單輥旋淬爐為沈科儀。
[0016] 本發明的各實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均為市售。
[0017] 實施例1 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計算,(:〇、?6、5;[、13、0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8% Fe 5. 5% Si 15% B 10% Cr 1. 5%。
[0018] 上述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 、將高純度(純度大于99.99%)的&),?6,31,8,&為原料,將各原料在電弧熔煉 爐中混合后,控制爐內的真空度5. 5X l(T4pa、熔煉電流200A條件下進行4次的熔煉,每次 4min,得到母合金液; (2) 、將步驟(1)所得的母合金液放入高真空單輥旋淬爐中進行旋淬,然后對熔化的母 合金進行甩帶處理,得到Co-Fe-Si-B-Cr非晶合金,即Cc^Fe^SiuBmCru合金; 上述的高真空單輥旋淬爐進行旋淬過程中,噴嘴到銅輥之間距離為〇. 6mm,銅輥的線速 度為35m/s,噴注壓強為0. 6Mpa。
[0019] 上述所得的C^FeuSidmCru合金經檢測,其寬度為5mm,厚度約25μπι,尺寸均 勻。
[0020] 對照實施例1 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計算,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8% Fe 7% Si 15% B 10%。
[0021] 上述的一種Co-Fe-Si-B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 、將高純度(純度大于99. 99%)的Co, Fe,Si,B,Cr為原料,將各原料在電弧熔煉爐中 混合后,控制爐內的真空度5. 5 X l(T4pa、熔煉電流200A條件下進行4次的熔煉,每次4min, 得到母合金液; (2) 、將步驟(1)所得的母合金液放入高真空單輥旋淬爐中進行旋淬,然后對熔化的母 合金進行甩帶處理,得到Co-Fe-Si-B非晶合金,即Co 68Fe7Si15B1(l合金; 上述的高真空單輥旋淬爐進行旋淬過程中,噴嘴到銅輥之間距離為〇. 6mm,銅輥的線速 度為35m/s,噴注壓強為0. 6Mpa。
[0022] 上述所得的C〇68Fe7Si15B 1(l合金經檢測,其寬度為5mm,厚度約25μπι,尺寸均勻。
[0023] 采用型號為Bruker D8 ADVANCE的X射線衍射儀對上述實施例1和對照實施例1 所得的CoJ^^Sii^Cru合金和C〇68Fe 7Si15B1(l合金進行衍射圖譜的測定,所得的XRD的衍 射圖譜如圖1所示,從圖1中可以看出C^FeuSii^Cr^合金和C 〇68Fe7Si15B1(l合金均顯示 出彌散的衍射峰,即C 〇68Fe7Si15B1Q、CoJ^^Sii^Cru合金均具有強的玻璃形成能力。
[0024] 利用電化學工作站對上述所得的CoJ^uSiAaCr^合金和C〇68Fe 7Si15B1Q合金分 別進行耐腐蝕性測試,具體步驟如下: 將C^FeuSLB^ru合金和C〇68Fe7Si15B1(l合金分別用石蠟封在帶導線的導電玻璃 上制成工作電極,以鉬絲電極為對電極,以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組成三電極體系,利用電 化學工作站,將三電極體系置于腐蝕介質即質量百分比濃度為3%的比504水溶液中,利用 電化學工作站(型號為 PARSTAT 2237),在 E。為-0.8V (vs open circuit potential),Ε! 設置為0.8V (vs open circuit potential),掃描速度為0.3-lmV/s條件下對其腐蝕性 能進行測試分析,得到的極化曲線圖如圖2所示,圖中的1. 5at%Cr表示實施例1所得的 CoJ^^Sii^Cru合金,圖中的0at%Cr表示對照實施例1所得的C〇68Fe7Si 15B1(l合金,在極 化曲線圖中,極化電位越高,發生鈍化時的電流密度越小說明非晶合金的耐腐蝕性越好。從 圖2中可以看到,含有1. 5%Cr的C^FeuSiuB^ru合金,較傳統未加 Cr的C〇68Fe7Si15B1Q 合金的腐蝕電位幾乎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腐蝕電流密度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說明Cr的 添加使C〇68Fe 7Si15B1(l合金的耐腐蝕性能有一定的提高。
[0025] 實施例2 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計算,(:〇、?6、5;[、13、0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8% Fe 2. 5% Si 15% B 10% Cr 4. 5%。
[0026] 上述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 、將高純度(純度大于99.99%)的&),?6,31,8,&為原料,將各原料在電弧熔煉 爐中混合后,控制爐內的真空度5. 5X l(T4pa、熔煉電流200A條件下進行5次的熔煉,每次 5min,得到母合金液; (2) 、將步驟(1)所得的母合金液放入高真空單輥旋淬爐中進行旋淬,然后對熔化的母 合金進行甩帶處理,得到Co-Fe-Si-B-Cr非晶合金,即Co 68Fe2.5Si15B1(lCr 4.5合金; 上述的高真空單輥旋淬爐進行旋淬過程中,噴嘴到銅輥之間距離為1mm,銅輥的線速度 為40m/s,噴注壓強為0. 7Mpa。
[0027] 上述所得的Co-Fe-Si-B-Cr非晶合金經檢測,其寬度為3mm,厚度約23 μ m,尺寸均 勻。
[0028] 采用型號為Bruker D8 ADVANCE的X射線衍射儀對上述所得的C〇68Fe2.5Si 15B1(lCr4.5 合金進行衍射圖譜的測定,所得的XRD的衍射圖譜如圖3所示,從圖3中可以看出 C〇68Fe2.5Si15B1QCr 4.5合金均具有強的玻璃形成能力。
[0029] 利用電化學工作站對實施例2所得的C〇68Fe2. 5Si15B1(lCr4.5合金和C 〇68Fe7Si15B1Q合 金分別進行耐腐蝕性測試,具體步驟如下: 將C〇68Fe2.5Si15B1(lCr 4.5合金和C〇68Fe7Si15B 1(l合金分別用石蠟封在帶導線的導電玻璃 上制成工作電極,再將工作電極,以鉬絲電極為對電極,以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接到電化 學工作站,將三電極體系置于腐蝕介質即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的NaOH水溶液中,利用電 化學工作站(型號為 PARSTAT 2237),在 E。為-0.8V (vs open circuit potential), 置為0.8V (vs open circuit potential),掃描速度為0.3-lmV/s條件下分別對其腐蝕 性能進行測試分析,得到的極化曲線圖如圖4所示,圖中的4. 5at%Cr表示實施例2所得的 C〇68Fe2.5Si15B1(lCr 4.5合金,圖中的0at%Cr表示對照實施例1所得的C〇68Fe7Si 15B1(l合金,在極 化曲線圖中,極化電位越高,發生鈍化時的電流密度越小說明非晶合金的耐腐蝕性越好。從 圖4中可以看到,含有4. 5%Cr的C〇68Fe2.5Si15B 1QCr4.5合金,較傳統未加 Cr的C〇68Fe7Si15B1Q 合金的腐蝕電位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時腐蝕電流密度有了更大程度的降低,說明 隨著Cr含量的繼續增加,對傳統C〇68Fe 7Si15B1(l合金的耐腐蝕性能有一定的提高。
[0030] 實施例3 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百分比計算,(:〇、?6、5;[、13、0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6% Fe 2. 5% Si 14% B 8% Cr 9. 5%。
[0031] 上述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 、將高純度(純度大于99.99%)的&),?6,31,8,&為原料,將各原料在電弧熔煉 爐中混合后,控制爐內的真空度5. 5X l(T4pa、熔煉電流200A條件下進行6次的熔煉,每次 6min,得到母合金液; (2) 、將步驟(1)所得的母合金液放入沈科儀高真空單輥旋淬爐中進行旋淬,然后對熔 化的母合金進行甩帶處理,得到Co-Fe-Si-B-Cr非晶合金,即Co 66Fe2.5Si14B8Cr 9.5合金; 上述的高真空單輥旋淬爐進行旋淬過程中,噴嘴到銅輥之間距離為1. 5mm,銅輥的線速 度為50m/s,噴注壓強為IMpa。
[0032] 上述所得的Co-Fe-Si-B-Cr非晶合金經檢測,其寬度為1mm,厚度約20 μ m,尺寸均 勻。
[0033] 采用型號為Bruker D8 ADVANCE的X射線衍射儀對上述所得的C〇66Fe2.5Si 14B8Cr9.5 合金進行衍射圖譜的測定,所得的XRD的衍射圖譜如圖5所示,從圖5中可以看出 C〇66Fe2.5Si14B8Cr 9.5合金均具有強的玻璃形成能力。
[0034] 利用電化學工作站對實施例3所得的C〇66Fe2. 5Si14B8Cr9.5合金和C 〇68Fe7Si15B1(l合金 分別進行耐腐蝕性測試,具體步驟如下: 將C〇66Fe2.5Si14B8Cr 9.5合金和C〇68Fe7Si15B 1(l合金分別用石蠟封在帶導線的導電玻璃上 制成工作電極,再將工作電極,以鉬絲電極為對電極,以甘汞電極為參比電極,接到電化學 工作站,將三電極體系置于腐蝕介質即質量百分比濃度為8%的NaCl水溶液中,利用電化 學工作站(型號為 PARSTAT 2237),在 E。為-0.8V (vs open circuit potential),Ei 設置 為0.8V (vs open circuit potential),掃描速度為0.3-lmV/s條件下分別對其腐蝕性 能進行測試分析,得到的極化曲線圖如圖6所示,圖中的9. 5at%Cr表示實施例3所得的 C〇66Fe2.5Si14B8Cr 9.5合金,圖中的0at%Cr表示對照實施例1所得的C〇68Fe7Si 15B1(l合金,在極 化曲線圖中,極化電位越高,發生鈍化時的電流密度越小說明非晶合金的耐腐蝕性越好。從 圖6中可以看到,含有9. 5%Cr的C〇66Fe2.5Si14B 8Cr9.5合金,較傳統未加 Cr的C〇68Fe7Si15B1Q合 金的腐蝕電位有較大程度的提高,同時腐蝕電流密度有較大程度的降低,說明Cr的添加使 C〇66Fe2.5Si14B8Cr 9.5合金的耐腐蝕性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
[0035] 綜上所述,本發明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具有強的非晶形成能力,優異的 耐腐蝕性能,表明該非晶合金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
[0036] 上述內容僅為本發明構思下的基本說明,而依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作的任何等 效變換,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Fe-Si-B-Cr非晶合金,按原子 百分比計算,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6 ?68% Fe 2· 5 ?5· 5% Si 14 ?15% B 8 ?10% Cr 1· 5 ?9· 5%〇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計算, 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8% Fe 5. 5% Si 15% B 10% Cr 1. 5%。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計算, 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8% Fe 2. 5% Si 15% B 10% Cr 4. 5%。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Co-Fe-Si-B-Cr非晶合金,其特征在于按原子百分比計算, Co、Fe、Si、B、Cr元素的含量如下: Co 66% Fe 2. 5% Si 14% B 8% Cr 9. 5%。
5. 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Co-Fe-Si-B-Cr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 步驟如下: (1) 、以高純度的Co, Fe,Si,B,Cr為原料,將各原料在電弧熔煉爐中混合后,控制爐內 的真空度5. 5 X 10_4pa、熔煉電流200A條件下進行3-6次的熔煉,每次4-6min,得到母合金 液; (2) 、將步驟(1)所得的母合金液放入高真空單輥旋淬爐中進行旋淬,然后進行甩帶處 理,最終得到Co-Fe-Si-B-Cr非晶合金; 上述的高真空單輥旋淬爐進行旋淬過程中,噴嘴到銅輥之間距離為〇. 6-1. 5mm,銅輥的 線速度為35-50m/s,噴注壓強為0. 6-lMpa。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Co-Fe-Si-B-Cr非晶合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 所述的高真空單輥旋淬爐進行旋淬過程中,噴嘴到銅輥之間距離為1. 5mm,銅輥的線速度為
【文檔編號】C22C45/04GK104087877SQ201410365818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李翔, 陳晨, 向震, 潘登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