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生產方法,包括配料、混制、造型、烘干、檢驗、包裝。本發明開發出的新型耐高溫,低導熱,和高發熱的發熱保溫冒口套,具有極好的發熱穩定性,穩定高達160CTC,與傳統的保溫冒口套相比,所開發的冒口套的補縮效率可大幅提高,且生產工藝性能和產品各項使用性能保持良好,對促進材料更新換代,緩解資源緊張,節能降耗和改善用戶產品質量等具有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景。
【專利說明】一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冒口制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普通冒口套進行補縮時,所需冒口體積大,金屬液消耗量大且利用率低。因此,許多廠家應用保溫冒口套或者發熱冒口套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冒口凝固時間,提高了補縮效率。但由于普通保溫冒口套不能給冒口提供熱量,而發熱保溫冒口套具有自身發熱保溫功能,從而可從更笨上解決冒口金屬液利用率差的缺點。國外已采用集發熱和保溫與一體的復合冒口套應用于生產,然而國內此類研究還不多見。這些發熱保溫冒口套發熱材料配方各有不同,但大多采用高溫發熱方式,不能實現發熱時間可控。
[0003]發熱保溫冒口套一般由保溫材料,發熱材料、氧化劑、耐火材料及粘貼劑等組合制成,其中,氧化劑的選擇對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發熱性能起決定性作用,國外發熱保溫冒口套中發熱材料多選用鋁粉和赤鐵礦,變化較少,而氧化劑的選擇也不盡相同,變化較多,國內對氧化劑的研究較少,傳統的保溫冒口套,所開發的冒口套的補縮效率較低,且生產工藝性能和產品各項使用性能較差,對促進材料更新換代,緩解資源緊張,節能降耗和改善用戶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較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生產方法,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生產方法,其主要生產步驟如下:
a、配料:量取發熱材料、保溫材料、氧化劑、耐火材料和粘貼劑,其重量比為2:1:0.1:1:0.01,所述發熱材料為鎂粉、鋁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其按重量比為0.5:1:1,所述保溫材料為有機碳,所述氧化劑為鉀鹽氧化劑,所述耐火材料為硅砂;
b、混制:將上述步驟的配方材料混合,首先將氧化劑和保溫材料加入球形混砂機中混制3min,其次加入發熱材料和耐火材料繼續在球形混制機中混制1.5min,再加入粘貼劑進行混制1.5min,采用復合多級發熱方式,即包括有機碳低溫發熱和鎂、鋁、硅高溫發熱,所述鉀鹽氧化劑具有復合催化功能;
C、造型:使用成形機器和模具,將混好的物料制成發熱冒口套,脫模冷卻放置1-2天;
d、烘干:將制成發熱冒口套至于烘干板上在設定溫度下在烘箱或者烘爐中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150-160°C,烘干時間為90分鐘;
e、檢驗:對制成的發熱保溫冒口套進行外觀質量和尺寸質量的檢驗,合格品進入包裝程序,不合格回收處理;
f、包裝:按產品包裝標準進行包裝入庫。
[0005]冒口補縮原理:鑄件在鑄型中冷卻時,由于體積收縮量大而且趨向于形成集中縮孔,因此需要用冒口來補償金屬液在型腔中的液態收縮和鑄件凝固過程中的收縮,以獲得沒有縮孔的致密鑄件。
[0006]發熱保溫冒口套的設計原理:發熱保溫冒口套是依靠發熱材料的燃燒來提高冒口金屬液的穩定,并能保證化學反應的持續時間盡量貫穿于整個凝固過程,依靠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是冒口中的熱量不易散出,從而達到延長冒口凝固時間,提高冒口補縮效率的目的。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項目根據發熱劑效率對鑄造生產中金屬消耗,成品率,鑄件質量的影響和變化規律,采用復合多級發熱方式,即包括有機碳低溫發熱,和鎂,鋁硅高溫發熱,配方材料具有鉀鹽氧化劑復合催化功能,開發出的新型耐高溫,低導熱,和高發熱的發熱保溫冒口套,具有極好的發熱穩定性,穩定高達1600°C,與傳統的保溫冒口套相比,所開發的冒口套的補縮效率可大幅提高,且生產工藝性能和產品各項使用性能保持良好,對促進材料更新換代,緩解資源緊張,節能降耗和改善用戶產品質量等具有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采用時序混制工藝以適應所使用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能,設計實現準確定量和控溫的半機械化配人工作業的流水線生產模式,既能保證生產質量的優質和產能要求,又能針對不同用途的冒口套大小不同的特點,實現發熱時間可控,并且提升了冒口套發熱效率,發熱時間,和發熱功率,節約了投資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一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生產方法,其主要生產步驟如下:
a、配料:量取發熱材料、保溫材料、氧化劑、耐火材料和粘貼劑,其重量比為2:1:0.1:1:0.01,所述發熱材料為鎂粉、鋁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其按重量比為0.5:1:1,所述保溫材料為有機碳,所述氧化劑為鉀鹽氧化劑,所述耐火材料為硅砂;
b、混制:將上述步驟的配方材料混合,首先將氧化劑和保溫材料加入球形混砂機中混制3min,其次加入發熱材料和耐火材料繼續在球形混制機中混制1.5min,再加入粘貼劑進行混制1.5min,采用復合多級發熱方式,即包括有機碳低溫發熱和鎂、鋁、硅高溫發熱,所述鉀鹽氧化劑具有復合催化功能;
C、造型:使用成形機器和模具,將混好的物料制成發熱冒口套,脫模冷卻放置2天;
d、烘干:將制成發熱冒口套至于烘干板上在設定溫度下在烘箱或者烘爐中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150°C,烘干時間為90分鐘;
e、檢驗:對制成的發熱保溫冒口套進行外觀質量和尺寸質量的檢驗,合格品進入包裝程序,不合格回收處理;
f、包裝:按產品包裝標準進行包裝入庫。
[0009]本項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配方是采用低密度耐高溫保溫耐火材料,從低溫到高溫多層次的復合發熱材料和特種輔助材料等,通過將多種材料科學設計和特殊制備工藝,發揮各功能材料的優勢,從而在工作過程中按設定的時間和溫度進行發熱,以提高保溫冒口套的補縮能力,與普通保溫冒口套相比,金屬液的利用率提高了 30%,達到了節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本項目采用復合多級發熱配方材料及鉀鹽氧化劑復合催化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發熱保溫冒口套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生產步驟如下: a、配料:量取發熱材料、保溫材料、氧化劑、耐火材料和粘貼劑,其重量比為2:1:0.1:1:0.01,所述發熱材料為鎂粉、鋁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其按重量比為0.5:1:1,所述保溫材料為有機碳,所述氧化劑為鉀鹽氧化劑,所述耐火材料為硅砂; b、混制:將上述步驟的配方材料混合,首先將氧化劑和保溫材料加入球形混砂機中混制3min,其次加入發熱材料和耐火材料繼續在球形混制機中混制1.5min,再加入粘貼劑進行混制1.5min,采用復合多級發熱方式,即包括有機碳低溫發熱和鎂、鋁、硅高溫發熱,所述鉀鹽氧化劑具有復合催化功能; C、造型:使用成形機器和模具,將混好的物料制成發熱冒口套,脫模冷卻放置1-2天; d、烘干:將制成發熱冒口套至于烘干板上在設定溫度下在烘箱或者烘爐中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150-160°C,烘干時間為90分鐘; e、檢驗:對制成的發熱保溫冒口套進行外觀質量和尺寸質量的檢驗,合格品進入包裝程序,不合格回收處理; f、包裝:按產品包裝標準進行包裝入庫。
【文檔編號】B22C9/08GK104209466SQ201410420245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5日
【發明者】盧世東 申請人:霍山縣東勝鑄造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