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耐磨鋼球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磨鋼球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鋼球的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為:含C量的重量百分比為0.5-0.8%;含Si量的重量百分比0.25-0.7%;含Mn量的重量百分比0.65-1.65%;含Mo量的重量百分比0.1-0.2%;含S和P量的重量百分比≤0.04%;所述鋼球的制備方法采用石英砂、河砂造型,冶煉采用酸性爐襯,雙渣法,在坩堝底部裝入爐料,渣料占爐料的1%—1.5%,加入廢鋼,熔清,調整成分,扒渣進行終脫氧,1550—1600℃時出鋼;熱處理首先進行淬火處理,淬火后再進行回火處理。用本發明生產的鋼球,淬透性高,可提高鋼球的使用壽命,耐磨性高,降低成本,降低碎球率。
【專利說明】一種耐磨鋼球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耐磨鋼球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礦山、水泥、電力系統等行業應用最廣泛的耐磨鋼球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采用鉻系合金的鑄鐵鋼球,另一種是采用馬氏體、貝氏體基體的球墨鑄鐵鋼球,如低鉻鑄鐵球、高鉻鑄鐵球、球墨鑄鐵球等。所采用的鑄鐵工藝大多數仍是手工造型、濕砂鑄造、少數廠家采用金屬模鑄造。低鉻鑄鐵求、高鉻鑄鐵球普遍存在著成本較高、碎球率高等缺點;馬氏體、貝氏體基體的球墨鑄鐵球使用壽命低、耐磨性差等缺點。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壽命長、耐磨性強的鋼球,同時還提供其制備方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耐磨鋼球,所述鋼球的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為:含C量的重量百分比為0.5-0.8% ;含Si量的重量百分比0.25-0.7% ;含Mn量的重量百分比0.65-1.65% ;含]?0量的重量百分比0.1-0.2% ;含S和P量的重量百分比彡0.04%。
[0005]優選的,所述鋼球的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為:含C量的重量百分比為0.5-0.75% ^Si量的重量百分比0.25-0.65% ;含Mn量的重量百分比0.65-1.55% ;含]?0量的重量百分比0.1-0.2% ;含S和P量的重量百分比彡0.04%。
[0006]本發明還提供上述耐磨鋼球的制備方法,采用石英砂、河砂造型,包括下列步驟: 冶煉采用酸性爐襯,雙渣法,即熔清后造新渣,進行終脫氧插鋁法;在坩堝底部裝入爐料,渣料占爐料的1%—1.5%,加入剩余的廢鋼,熔清;
取樣進行全分析,待分析結果報出后,調整成分;
扒渣進行終脫氧,出爐溫度控制在1550— 1600°C時出鋼,澆鑄完的鋼球經過保溫,清除鑄件上的余砂,修磨后交檢,并進行熱處理。
[0007]所述的熱處理包括淬火處理和回火處理:
首先進行淬火處理,在廢機油中進行淬火處理;溫度在850— 900°C之間;
淬火后再進行回火處理,溫度在220— 250°C時保溫4小時以上,使鋼球達到很高的淬透性。
[0008]淬火處理時,直徑在10—30mm的鋼球恒溫1_2小時,直徑在40—60mm的鋼球恒溫
2-3小時,直徑在70 — 10mm的鋼球恒溫3-4小時,
用本方法生產的鋼球如果要求沖擊韌性高時,回火處理后還包括正火處理,溫度在850—880°C之間,正火處理時,直徑在10—30mm的鋼球恒溫1—2小時,直徑在40—60mm的鋼球恒溫2—3小時,直徑在70 — 10mm的鋼球恒溫2—4小時。
[0009]本發明使用的面砂采用40— 70目的人造石英砂,石英砂的含硅量不低于92%,背砂采用河砂,石英砂為85-100份、膨潤土 2— 6份、水4一8份,混砂時間不能低于10分鐘;把砂箱模板放好后裝砂,蓋上模板和模型15—40mm,將砂子固定,再裝砂10—30mm方可舂箱,最后再裝一次砂,高出砂箱30—50mm,用平面舂實,并用刮板刮平,扎2—8mm的氣眼孔,起上箱后把模板起處;模板起出并補箱,然后扣箱。
[0010]型砂采用20—40目干石英砂,Si02含量大于92%,采用一維振動臺振動造型,在砂箱內填入一定數量的砂子,振動,刮平形成放置聚苯乙烯模型的砂床,砂床厚度要視鑄件大小而定,按工藝要求把聚苯乙烯模型放在砂箱內的砂床上,按鑄造工藝要求進行模型組裝,并焙砂固定,模型固定好后,進行加砂,把砂箱放在振動臺上進行振動緊實,砂箱表面要用塑料薄膜密封,打開真空泵,形成負壓。
[0011]所說的冶煉工藝熔清后使其成分調整為含C量為0.5 — 0.75、含Si量0.25—0.65、含 Mn 量 0.65—1.55、含 Cr 量 0.3—1.5、含 Mo 量 0.1—0.2、含 S 和 P 量彡 0.04。
[0012]所說的冶煉工藝熔清后使其成分調整為0.65—0.75、含Si量0.25—0.55、含Mn量 1.0—1.3、含 Mo 量 0.1—0.2、含 S 和 P 量彡 0.04。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用本發明生產鋼球屬于油淬型的,熱處理后的金相組織為回火馬氏體,磨球熱處理后組織致密,晶粒細密,淬透性高,熱處理后表面硬度保持在HRC大于50,沖擊韌性大于5J/cm2;用本發明生產鋼球,可提高鋼球的使用壽命,耐磨性高,降低成本,降低碎球率。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1:
一種耐磨鋼球的生產方法,面砂采用40— 70目的人造石英砂,石英砂的含硅量不低于93%,背砂采用河砂,石英砂為100份、膨潤土 7— 8份、水4一5份,混砂時間不能低于10分鐘;把砂箱模板放好后裝砂,蓋上模板和模型30mm,將砂子固定,再裝砂20mm方可舂箱,每面箱用尖頭舂兩遍,第一遍用尖頭要輕舂,護住模型,第二遍砂子裝平砂箱時,既要求強度高,透氣性能好,還要不舂模型,最后再裝一次砂,高出砂箱40_,用平面舂實,并用刮板刮平;扎4一6_的氣眼孔;箱舂好后,先從四個方向活動一下箱把,活動量不大于1_,可起上箱,再活動一下模板,同樣不超過1mm,并把模板起出;模板起出后,要仔細檢查型腔,發現活動的砂子和拔模時刮壞的地方,要用壓勺補平補實補好,要防止扣箱是掉砂,補完箱后,把浮砂吹干凈,然后扣箱;冶煉采用酸性爐襯,雙渣法,即熔清后造新渣,進行終脫氧插鋁法;在坩堝底部裝入一些塊度小,緊實的爐料,按其要求相繼加入,渣料占爐料的1.5%,力口入剩余的廢鋼,熔清后,取樣進行全分析,待分析結果報出后,調整成分,使其C含量為0.7、含Si量0.4、含Mn量1.2、含Mo量0.1—0.2、含S和P量彡0.04。扒渣進行終脫氧,出爐溫度控制在1580°C時出鋼;澆鑄完的鋼球經過保溫,清除鑄件上的余砂,修磨后交檢,并進行熱處理;熱處理首先進行淬火處理,溫度在870°C之間,直徑在10 — 30mm的鋼球恒溫1.5小時,直徑在40—60mm的鋼球恒溫2.5小時,直徑在70 — 10mm的鋼球恒溫3.5小時,在廢機油中進行淬火,淬火后再進行回火處理,溫度在240°C時保溫4小時以上。
[0015]用本方法生產的鋼球,如果要求沖擊韌性高時,進行正火處理,溫度在850—880°C之間,直徑在10 — 30mm的鋼球恒溫1—2小時,直徑在40— 60mm的鋼球恒溫2—3小時,直徑在70 — 10mm的鋼球恒溫2—4小時。
[0016]實施例2:
用實施例1的方法進行造型和冶煉,熔清后取樣進行全分析,調整成分時,使其含C量為0.75、含Si量0.45、含Mn量1.25、含Mo量0.1—0.2、含S和P量彡0.04。扒渣進行終脫氧,出爐溫度控制在1580°C時出鋼;澆鑄完的鋼球經過保溫,清除鑄件上的余砂,修磨后交檢,并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方法同實施例1 一樣。
[0017]實施例3:
一種耐磨鋼球的生產方法,型砂米用20—40目干石英砂,S12含量大于93%,不得含有鐵豆、微粉、雜質和水分等;采用一維振動臺振動造型,在砂箱內填入一定數量的砂子,振動,刮平形成放置聚苯乙烯模型的砂床,砂床厚度要視鑄件大小而定;按工藝要求把聚苯乙烯模型放在砂箱內的砂床上,按鑄造工藝要求進行模型組裝,并焙砂固定,模型放置的方位一定要符合工藝要求;模型固定好后,進行加砂,加砂必須均勻,模型內外應均勻提高砂柱,操作者必須注意防止填砂過程中引起模型變形;把砂箱放在振動臺上進行振動緊實,使模型得以穩固;干砂鑄型進過振動后,達到緊實效果,為維持緊實后的鑄型,砂箱表面要用塑料薄膜密封,打開真空泵,形成負壓,準備澆鑄;冶煉采用酸性爐襯,雙渣法,即熔清后造新渣,進行終脫氧插鋁法;在坩堝底部裝入一些塊度小,緊實的爐料,按其要求相繼加入,渣料占爐料的1.5%,加入剩余的廢鋼,熔清后,取樣進行全分析,待分析結果報出后,調整成分,使其C含量為0.8、含Si量為0.4、含Mn量1.1、含Mo量0.1—0.2、含S和P量彡0.04。扒渣進行終脫氧,出爐溫度控制在1550°C時出鋼;澆鑄完的鋼球經過保溫,清除鑄件上的余砂,修磨后交檢,并進行熱處理;熱處理首先進行淬火處理,溫度在880°C之間,直徑在10—30mm的鋼球恒溫1.5小時,直徑在40— 60mm的鋼球恒溫2.5小時,直徑在70 — 10mm的鋼球恒溫3.5小時,在廢機油中進行淬火,淬火后再進行回火處理,溫度在240°C時保溫4小時以上。
[0018]用本方法生產的鋼球,如果要求沖擊韌性高時,進行正火處理,溫度在850—880°C之間,直徑在10 — 30mm的鋼球恒溫1—2小時,直徑在40— 60mm的鋼球恒溫2—3小時,直徑在70 — 10mm的鋼球恒溫2—4小時。
[0019]實施例4:
用實施例3的方法進行造型和冶煉,熔清后取樣進行全分析,調整成分時,使其C含量為0.8、含Si量0.4、含Mn量1.2、含Mo量0.1—0.2、含S和P量彡0.04.扒渣進行終脫氧,出爐溫度控制在1570°C時出鋼;澆鑄完的鋼球經過保溫,清除鑄件上的余砂,修磨后交檢,并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方法同實施例3 —樣。
【權利要求】
1.一種耐磨鋼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球的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為:含C量的重量百分比為0.5-0.8% ;含Si量的重量百分比0.25-0.7% ;含Mn量的重量百分比0.65-1.65% ;含Mo量的重量百分比0.1-0.2% ;含S和P量的重量百分比彡0.0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鋼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球的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為:含C量的重量百分比為0.5-0.75% ;含Si量的重量百分比0.25-0.65% ;含胞量的重量百分比0.65-1.55% ;含Mo量的重量百分比0.1-0.2% ;含S和P量的重量百分比彡0.04%。
3.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耐磨鋼球的制備方法,采用石英砂、河砂造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冶煉采用酸性爐襯,雙渣法,即熔清后造新渣,進行終脫氧插鋁法;在坩堝底部裝入爐料,渣料占爐料的1%—1.5%,加入剩余的廢鋼,熔清; 取樣進行全分析,待分析結果報出后,調整成分; 扒渣進行終脫氧,出爐溫度控制在1550— 1600°C時出鋼,澆鑄完的鋼球經過保溫,清除鑄件上的余砂,修磨后交檢,并進行熱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熱處理包括淬火處理和回火處理: 首先進行淬火處理,在廢機油中進行淬火處理;溫度在850— 900°C之間; 淬火后再進行回火處理,溫度在220— 250°C時保溫4小時以上,使鋼球達到很高的淬透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淬火處理時,直徑在10—30mm的鋼球恒溫1-2小時,直徑在40— 60mm的鋼球恒溫2_3小時,直徑在70 — 10mm的鋼球恒溫3_4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回火處理后還包括正火處理,溫度在850—880°C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正火處理時,直徑在10— 30mm的鋼球恒溫1—2小時,直徑在40— 60mm的鋼球恒溫2—3小時,直徑在70 — 10mm的鋼球恒溫2—4小時。
【文檔編號】C21D1/28GK104250702SQ201410492525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4日
【發明者】趙筱珉 申請人:青島楚天節能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