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生產制造產品加工系統,屬于汽車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汽車生產制造或者修理中,經常需要對汽車生產制造產品進行打磨加工。在加工時,需對機械零件進行全方位打磨加工。普通的打磨系統,一般只有一個打磨加工系統,在操作時過于繁瑣和耗時。另一方面,在對機械零件側面打磨加工時,由于待加工零件高度不一,應對側面打磨高度調節,以便全面對待加工零件打磨加工。為此,需予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生產制造產品加工系統,以便更好地針對汽車生產制造產品進行磨削加工處理,改善汽車生產制造產品使用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生產制造產品加工系統,包括底部支撐系統,底部支撐系統上部設有承載架,承載架左右側下部分別安裝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底部支撐系統內部安裝有旋轉動力系統,旋轉動力系統上部設有第一動力系統軸,第一動力系統軸上部設有旋轉臺,旋轉臺下部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左旋轉支撐機構與右旋轉支撐機構,左旋轉支撐機構與右旋轉支撐機構下部分別設有左承載機構和右承載機構,左承載機構和右承載機構下部均與底部支撐系統上部固定連接;旋轉臺上部放置有待加工零件;底部支撐系統上部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左自由升降系統和右自由升降系統,左自由升降系統和右自由升降系統上部分別設有左自動伸縮機構和右自動伸縮機構,左自動伸縮機構和右自動伸縮機構上部分別設有左打磨承載系統和右打磨承載系統,左打磨承載系統和右打磨承載系統外側分別安裝有多個左下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下打磨旋轉機構,左下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下打磨旋轉機構安裝在待加工零件左右兩側;承載架上部安裝有上自由升降系統,上自由升降系統下部設有自動伸縮機構,自動伸縮機構下部設有擠壓旋轉機構,擠壓旋轉機構安裝在待加工零件上部;待加工零件上部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上打磨旋轉機構,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上打磨旋轉機構上部分別安裝有左上打磨動力系統和右上打磨動力系統,左上打磨動力系統和右上打磨動力系統上分別安裝有左傳動皮帶和右傳動皮帶,左傳動皮帶和右傳動皮帶下部分別與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上打磨旋轉機構連接;左上打磨動力系統左側和右上打磨動力系統右側分別安裝有左連接座和右連接座,左連接座和右連接座側面分別設有左上推桿和右上推桿,左上推桿和右上推桿分別穿過承載架左右側安裝。
進一步地,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中分別安裝有左推桿和右推桿,左推桿右側和右推桿左側分別與左自由升降系統和右自由升降系統側面連接。
該系統中,只需將待加工零件放在旋轉臺上,啟動自由升降系統,自動伸縮機構推動擠壓棍輪向下移動固定待加工零件,防止待加工零件在加工時上下移動。啟動旋轉動力系統,第一動力系統軸帶動旋轉臺轉動,使待加工零件旋轉;同時啟動左自由升降系統和右自由升降系統,左自動伸縮機構和右自動伸縮機構推動左打磨承載系統和右打磨承載系統上下移動,推動左下推桿和右下推桿,使左打磨承載系統向右和右打磨承載系統向左移動,待加工零件旋轉時,左下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下打磨旋轉機構對待加工零件側面進行打磨。關閉旋轉動力系統,啟動左上打磨動力系統和右上打磨動力系統,通過左傳動皮帶和右傳動皮帶帶動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上打磨旋轉機構轉動,推動左上推桿使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向右移動,推動右上推桿使得右上打磨旋轉機構向左移動,從而對待加工件零件上表面進行打磨加工。
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發明系統能有效地針對汽車生產制造產品進行加工處理,改善汽車機械領域加工處理效果,提高磨削處理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發明。
本發明中的汽車生產制造產品加工系統,包括底部支撐系統,底部支撐系統上部設有承載架,承載架左右側下部分別安裝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底部支撐系統內部安裝有旋轉動力系統,旋轉動力系統上部設有第一動力系統軸,第一動力系統軸上部設有旋轉臺,旋轉臺下部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左旋轉支撐機構與右旋轉支撐機構,左旋轉支撐機構與右旋轉支撐機構下部分別設有左承載機構和右承載機構,左承載機構和右承載機構下部均與底部支撐系統上部固定連接;旋轉臺上部放置有待加工零件;底部支撐系統上部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左自由升降系統和右自由升降系統,左自由升降系統和右自由升降系統上部分別設有左自動伸縮機構和右自動伸縮機構,左自動伸縮機構和右自動伸縮機構上部分別設有左打磨承載系統和右打磨承載系統,左打磨承載系統和右打磨承載系統外側分別安裝有多個左下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下打磨旋轉機構,左下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下打磨旋轉機構安裝在待加工零件左右兩側;承載架上部安裝有上自由升降系統,上自由升降系統下部設有自動伸縮機構,自動伸縮機構下部設有擠壓旋轉機構,擠壓旋轉機構安裝在待加工零件上部;待加工零件上部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上打磨旋轉機構,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上打磨旋轉機構上部分別安裝有左上打磨動力系統和右上打磨動力系統,左上打磨動力系統和右上打磨動力系統上分別安裝有左傳動皮帶和右傳動皮帶,左傳動皮帶和右傳動皮帶下部分別與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上打磨旋轉機構連接;左上打磨動力系統左側和右上打磨動力系統右側分別安裝有左連接座和右連接座,左連接座和右連接座側面分別設有左上推桿和右上推桿,左上推桿和右上推桿分別穿過承載架左右側安裝。左固定套筒和右固定套筒中分別安裝有左推桿和右推桿,左推桿右側和右推桿左側分別與左自由升降系統和右自由升降系統側面連接。
該系統再使用時,只需將待加工零件放在旋轉臺上,啟動自由升降系統,自動伸縮機構推動擠壓棍輪向下移動固定待加工零件,防止待加工零件在加工時上下移動。啟動旋轉動力系統,第一動力系統軸帶動旋轉臺轉動,使待加工零件旋轉;同時啟動左自由升降系統和右自由升降系統,左自動伸縮機構和右自動伸縮機構推動左打磨承載系統和右打磨承載系統上下移動,推動左下推桿和右下推桿,使左打磨承載系統向右和右打磨承載系統向左移動,待加工零件旋轉時,左下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下打磨旋轉機構對待加工零件側面進行打磨。關閉旋轉動力系統,啟動左上打磨動力系統和右上打磨動力系統,通過左傳動皮帶和右傳動皮帶帶動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和右上打磨旋轉機構轉動,推動左上推桿使左上打磨旋轉機構向右移動,推動右上推桿使得右上打磨旋轉機構向左移動,從而對待加工件零件上表面進行打磨加工。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