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對被加工材料進行磨削、研磨、切割等加工的研磨機。
背景技術:
研磨機具備由電機驅動旋轉的主軸(spindle)。主軸從收裝有電機的殼體突出,在其頂端安裝有圓板狀的頂端工具。其結果是能夠通過主軸的旋轉使頂端工具旋轉,對被加工材料進行加工。
另外,在安裝頂端工具的主軸的外周側設置有覆蓋頂端工具的一部分的輪罩(wheel cover)(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發(fā)明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13-78823號
專利文獻2:日本發(fā)明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13-226617號
輪罩安裝在殼體上主軸突出的突出部周圍,且其能夠自由拆裝。因此,有使用者將輪罩從殼體上卸下,在露出整個頂端工具的狀態(tài)下,對被加工材料進行加工作業(y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技術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研磨機,其能夠抑制使用者拆下輪罩來使用的情況。
本發(fā)明的一個技術方案的研磨機具備:電機;殼體,其收裝電機;和主軸,其從殼體伸出,并由位于殼體內的電機驅動而旋轉。
并且,在從殼體伸出的主軸的外周側配置有用于覆蓋安裝于主軸的頂端工具的一部分的輪罩。輪罩通過與輪罩分體構成的保持部件被保持于殼體,并且能夠改變其在主軸周圍的配置位置。
因此,根據(jù)該研磨機,在將輪罩從研磨機拆下時,需要將保持部件從輪罩或殼體拆下,而使該拆卸作業(yè)繁雜。因此,本發(fā)明能夠抑制使用者將輪罩拆下使用的情況發(fā)生。
另外,輪罩即使通過保持部件固定在殼體上,也能夠改變其在主軸周圍的配置,因此,能夠適當?shù)卣{整使用研磨機時輪罩的位置,從而能夠抑制研磨機的使用性變差。
在此,在殼體上,安裝輪罩的安裝部位為包圍主軸的圓筒狀,輪罩具備能夠外嵌于殼體的安裝部位的圓環(huán)狀的安裝部。
并且,此時,在輪罩的圓環(huán)狀的安裝部設置沿殼體的安裝部位的外周方向的狹縫,保持部件可以由插入該狹縫中的鉚釘或螺釘構成。
這樣,通過將鉚釘或螺釘插入狹縫中,將其一端固定在殼體的安裝部位,使另一端側的頭部比狹縫的寬度大,從而能夠通過保持部件將輪罩穩(wěn)固地保持在殼體上。
另外,此時,如果由鉚釘來構成保持部件,則將輪罩從殼體拆下時必須使用工具除去鉚釘?shù)念^部,使其拆卸極其麻煩,因此本發(fā)明能夠充分發(fā)揮抑制拆卸輪罩的效果。
另一方面,當由螺釘來構成保持部件時,如果其頭部是與一般的工具對應的形狀(例如,十字(+)形狀,一字(-)形狀等),則能夠容易地取下螺釘,因此,也可以通過破壞螺釘?shù)念^部或使用粘接劑等使螺釘無法旋轉。
另外,此時,當螺釘?shù)念^部是只能由不是市售的特殊工具嵌合的形狀時,除了能夠發(fā)揮抑制拆卸輪罩的效果之外,還形成使用特殊工具來取下螺釘?shù)那闆r,因此,這樣,能夠在不損傷研磨機或其周圍的部件的情況下簡單地進行輪罩的更換。
其次,保持部件可以分散于殼體的安裝部位的外周的多處并被固定。此時,使用保持部件,能夠在多處將輪罩保持于殼體,由此能夠抑制輪罩的中心軸相對于殼體的安裝部位的中心軸傾斜。因此,能夠使輪罩繞著主軸旋轉,并提高在調整輪罩位置時的操作性。
另外,在輪罩上,圓環(huán)狀的安裝部可以設置有用于將該安裝部緊固固定在殼體的安裝部位的外周的緊固部件。此時,能夠由緊固部件將輪罩定位固定在殼體上,因此當使用研磨機時能夠抑制輪罩相對于頂端工具發(fā)生位置偏移,而導致使用性降低的情況。
另一方面,本發(fā)明的另一技術方案的研磨機與上述研磨機相同,具備:電機;殼體,其收裝電機;和主軸,其從殼體伸出,并在殼體內由電機驅動旋轉。
并且,在從殼體突出的主軸的外周側配置有用于覆蓋安裝于主軸的頂端工具的一部分的輪罩,輪罩被保持在殼體上,并且其無法拆裝。
因此,根據(jù)該研磨機,無法將輪罩從研磨機拆下,由此能夠抑制使用者拆下輪罩使用研磨機的情況。
在此,在殼體上,當安裝輪罩的安裝部位為包圍主軸的圓筒狀,在輪罩上安裝有能夠外嵌于殼體的安裝部位的圓環(huán)狀的安裝部時,這些各部如以下那樣構成。
即,在殼體的安裝部位的外周和輪罩的安裝部的內周中的一方具備沿圓周方向形成的槽,在另一方具備插入該槽并且能夠在槽內滑動的突起或突條。
這樣,殼體的安裝部位和輪罩的安裝部通過槽和突起或突條來連接,因此,輪罩相對于殼體能夠沿圓周方向擺動,而無法沿中心軸方向移動。
因此,輪罩在被殼體保持,并且無法拆裝的狀態(tài)下,能夠調整其在主軸周圍的配置位置。
其次,殼體的安裝部位的外周和輪罩的安裝部的內周可以形成為能夠在規(guī)定的旋轉角度位置卡合而將所述輪罩定位于所述殼體的凹凸形狀。
此時,能夠將輪罩定位在主軸周圍的任意的位置,由此能夠容易地進行輪罩的位置調整和位置固定。
另外,在輪罩上,安裝部可以將圓環(huán)的開口端彼此由固定部件連接,由此構成為圓環(huán)狀。通過解除由固定部件的連接,能夠將輪罩從殼體拆下。因此,例如,在研磨機的修理廠中等,能夠在進行維護時更換輪罩。
另外,此時,作為固定部件,例如可以利用上述的鉚釘。即,鉚釘無法使用工具簡單地拆卸,因此,能夠將輪罩保持在殼體上,并且使其無法拆裝。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研磨機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2是表示沿狹縫剖切輪罩的安裝于殼體的安裝部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在圖2中使輪罩旋轉后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安裝在研磨機上的輪罩的外觀的立體圖。
圖5是表示在圖4中使輪罩旋轉后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研磨機整體結構的立體圖。
圖7是表示沿主軸的中心軸剖切輪罩和研磨機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8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研磨機整體結構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輪罩結構的立體圖。
圖10是表示從輪罩一側來觀察安裝有輪罩的研磨機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11是沿圖10所示的A-A線剖切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研磨機2主要由電機殼體4、齒輪箱6、后蓋8和輪罩10構成。
電機殼體4是大致圓筒狀的殼體,收裝有電機12。電機12的旋轉軸14被配置為朝向齒輪箱6伸出。
后蓋8設置于電機殼體4在中心軸方向的一端側,收裝有電源配線部16。在電源配線部16上設置有:電源線18,其用于從外部的電源供給電流;開關19,其用于切換研磨機2的驅動的ON(開啟)/OFF(關閉)。該電源配線部16與電機12電連接。
齒輪箱6設置在與電機殼體4的后蓋8相反的一側,收裝有第1錐齒輪20、第2錐齒輪22、主軸24和軸承26、28等。
第1錐齒輪20在齒輪箱6內被固定在電機12的旋轉軸14上。第2錐齒輪22、主軸24和軸承26、28與內部殼體30形成為一體,其中,該內部殼體30與齒輪箱6分體構成,通過使內部殼體30嵌合固定于齒輪箱6內,將第2錐齒輪22、主軸24和軸承26、28收裝在齒輪箱6內。
另外,通過以下結構將內部殼體30固定于齒輪箱6,即,將有頭的螺桿29(參照圖4、圖5)從內部殼體30側穿過位于上述各部的主軸24周圍的4處且與主軸2同軸方向設置的螺紋孔,與形成在齒輪箱6側的螺紋孔的內螺紋螺紋配合。
在內部殼體30設置有主軸24,該主軸24通過軸承26能夠旋轉。內部殼體30是與主軸24的中心軸同軸的圓筒狀,主軸24以與電機12的旋轉軸14垂直的方式固定在齒輪箱6內。
第2錐齒輪22被固定在主軸24上,其在齒輪箱6內與第1錐齒輪20嚙合,并將電機12的旋轉輸出力轉換為使主軸24繞軸轉動的旋轉力。
主軸24的一端通過軸承28支承在齒輪箱6上,且該主軸24能夠自由旋轉,主軸24的另一端從內部殼體30(換而言之為齒輪箱6)向外部伸出。
在主軸24從齒輪箱6的伸出部分設置有用于對圓板狀的頂端工具(未圖示)進行定位固定的內法蘭32。另外,在主軸24的、比內法蘭32更靠近頂端的外周部分形成有用于與鎖緊螺母34螺紋配合的螺紋部25。鎖緊螺母34用于在其與內法蘭32之間夾持頂端工具。
在上述結構的研磨機2中,當開關19為開啟狀態(tài)時,電機12旋轉,其旋轉輸出通過齒輪箱6內的齒輪機構(第1錐齒輪20、第1錐齒輪22)向主軸24傳遞。
因此,當頂端工具通過鎖緊螺母34固定在主軸上時,使頂端工具旋轉而能夠進行磨削、研磨和切割等作業(yè)。另外,在上述研磨機2中使用的頂端工具36例如能夠為磨削砂輪、切割砂輪和鋼絲刷等。
另外,在電機12的旋轉軸設置有風扇15,該風扇15將外部空氣從后蓋8的吸入孔導入,并將空氣從設置于齒輪箱6的排出孔7排出。通過該風扇15的旋轉,外部空氣穿過電機12的周圍,由此電機12被冷卻。
輪罩10用于保護使用者免受在進行磨削、研磨、切割等作業(yè)時產(chǎn)生的被加工材料或頂端工具的碎片的飛散帶來的傷害。因此,輪罩10形成為大致半圓形,從齒輪箱6一側覆蓋被固定在主軸24上的頂端工具的一部分(具體而言,大致一半)。
該輪罩10被固定在主軸24從內部殼體30伸出的部分。以下,詳細說明該固定結構。
如圖2、圖3所示,在內部殼體30中,用于安裝輪罩10的安裝部位40形成為包圍主軸24的圓筒狀,并且該安裝部位40與主軸24的中心軸同軸。
另外,如圖1~圖5所示,在輪罩10中,在與頂端工具相向配置的半圓形的板面的中心部分豎直設置有半圓形的壁部50,該壁部50與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外周抵接,并且能夠繞著主軸24擺動。
并且,在該壁部50上連接有圓環(huán)狀的安裝部52,該安裝部52包圍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外周整體區(qū)域。
輪罩10由以鐵為主要成分的金屬板構成,壁部50通過擠壓成型等與輪罩10形成為一體。另外,安裝部52由以鐵為主要成分的長條狀的金屬板構成,并通過擠壓成型等形成為圓環(huán)狀。并且,安裝部52的圓環(huán)的開口端向圓環(huán)的外側彎曲以能夠由緊固部件58在徑向上緊固(參照圖2、圖3、圖5)。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緊固部件58由有頭的螺桿58A和螺母58B構成。
安裝部52通過圍繞輪罩10的壁部50進行焊接等而與輪罩10連接。并且,在安裝部52和連接安裝部的輪罩10的壁部50上,沿安裝部52的圓環(huán)的圓周方向形成有從圓環(huán)的外側向內側貫穿的長條狀的狹縫54A、54B。
如圖2、圖3中箭頭所示的那樣,分別在從安裝部52的圓環(huán)的開口端一側到達隔著圓環(huán)的中心軸的、與該開口端相反的一側的兩個區(qū)域形成該狹縫54A、54B。
在這兩個狹縫54A、54B中,從安裝部52的外側插入頭部比狹縫54A、54B的寬度大的有頭的螺桿56A、56B。并且,各螺桿56A、56B被固定在設置于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內螺紋部57A、57B。
另外,在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上,固定螺桿56A、56B的內螺紋部57A、57B形成在隔著安裝部位40的中心軸的、大致相向的位置。
其結果是,如由圖2和圖3、或圖4和圖5判定的那樣,輪罩10能夠在形成狹縫54A、54B的旋轉角度范圍(大致180度)內繞著主軸24擺動。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的研磨機2中,在主軸24突出的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嵌合有與輪罩10組裝為一體的圓環(huán)狀的安裝部52。
并且,螺桿56A、56B穿過形成在該安裝部52上的狹縫54A、54B,固定于安裝部位40的內螺紋部57A、57B,據(jù)此,將輪罩10保持于內部殼體30。
因此,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研磨機2,在將輪罩10從研磨機2上拆下時,需要將作為保持部件的螺桿56A、56B從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拆下,這樣使拆卸作業(yè)變得繁雜。因此,能夠抑制使用者拆下輪罩10來使用該研磨機的情況。
另外,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形成為與主軸24的中心軸同軸的圓筒狀,因此,輪罩10雖然被狹縫54A、54B在周向的長度限制其能夠轉動的范圍,但其能夠繞著主軸24轉動。
因此,使用者能夠任意地設定輪罩10圍繞主軸24的配置位置,換而言之,能夠任意地設定固定在主軸24上的頂端工具的罩區(qū)域,以不降低研磨機2的使用性。
另外,在輪罩10上,安裝部52的圓環(huán)的開口端向圓環(huán)的外側彎曲,在該彎曲的部分通過使構成緊固部件58的螺栓58A穿過且與螺母58B螺紋配合,能使安裝部52的圓環(huán)的開口端在徑向上被緊固。
因此,使用者設定了輪罩10圍繞主軸24的配置位置之后,通過緊固部件58將輪罩10的安裝部52在徑向上緊固,據(jù)此,能夠將輪罩10圍繞著主軸24定位固定。
因此,能夠抑制在使用研磨機2時輪罩10相對于頂端工具發(fā)生位置偏移,而導致使用性降低的問題產(chǎn)生。
另外,作為保持部件的螺桿56A、56B被固定(螺紋緊固)在對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外周大致二等分的兩處,在輪罩10的安裝部52上形成有用于將螺桿56A、56B分別插入的兩個狹縫54A、54B。
因此,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研磨機2,能夠通過螺桿56A、56B以內部殼體30(進而,主軸24)的中心軸和輪罩10的中心軸大致一致的方式將輪罩10保持在內部殼體30上。
因此,當使輪罩10繞著主軸24擺動來調整位置時,能夠抑制輪罩10的中心軸相對于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的中心軸傾斜,而難以進行位置調整的問題產(chǎn)生。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保持部件使用有頭的螺桿56A、56B,因此,當螺桿56A、56B的頭部是與一般的工具對應的形狀時,易于將輪罩10從研磨機上拆下。
也可使螺桿56A、56B的頭部的形狀為只能由不是市售的特殊工具嵌合的形狀,由此不能將螺桿56A、56B簡單地從內部殼體30拆下。
另外,也可使用例如螺釘固定用的粘接劑,將螺桿56A、56B粘結在內部殼體30上。另外,也可以破壞螺桿56A、56B的頭部,而無法使用工具將螺桿56A、56B從內部殼體30上拆下。
[第2實施方式]
如圖6、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研磨機2的基本結構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與第1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作為固定部件,使用鉚釘60A、60B(在圖中,只記載一側的鉚釘60A)代替螺桿56A、56B。
另外,在圖6、7中,除了鉚釘60以外,其結構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因此,對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加與上述相同的符號,并在此省略對其的說明。
如圖6、圖7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研磨機2中,代替螺桿56A、56B而將鉚釘60A、60B插入形成于輪罩10的壁部50以及安裝部52的狹縫54A、54B中。
并且,如圖7所示,在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形成孔61A、61B(在圖中,只記載一側的孔61A)而代替內螺紋部57A、57B,將鉚釘60A、60B敲擊嵌入該孔61A、61B。其結果是,輪罩10通過鉚釘60A、60B保持于內部殼體30,且其能夠轉動。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研磨機2中,也能夠得到與第1實施方式的研磨機相同的效果。另外,通過將鉚釘60A、60B敲擊嵌入孔61A、61B,與螺桿56A、56B相比較,能難被拆下,因此能夠更好地抑制輪罩10從研磨機2拆下。
[第3實施方式]
如圖8~圖1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研磨機2的基本結構與第1、第2實施方式相同,與上述實施方式的不同點在于,輪罩10的壁部50、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和緊固部件62。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圖8~圖11中,對與上述各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附加與上述相同的符號,省略對其的說明,并且對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的點進行說明。
如圖8、圖10所示,在內部殼體30,安裝輪罩10的安裝部位40在其外周面以繞著內部殼體30(換言之,主軸24)的中心軸按每個規(guī)定的旋轉角度形成凹凸的方式形成為波形。
另外,如圖9所示,在輪罩10,與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抵接的壁部50也形成與該安裝部位40的外周面相對應的波形。
并且,在輪罩10的壁部50,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從外側通過焊接等連接有環(huán)形的安裝部52。因此,安裝部52的內周面的大致一半形成為與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外周面相對應的波形。
因此,輪罩10在安裝于內部殼體30的狀態(tài)下在繞著主軸24擺動時,其在形成于安裝部位40的外周面和安裝部52的內周面上的波形彼此重合的任意的旋轉角度位置被定位。
另外,如圖9所示,在輪罩10的壁部50的內周面上,于呈半圓形狀的圓周方向的兩端側分別突出設置有突起51。另外,圖9表示通過焊接等將安裝部52連接在壁部50之前的輪罩10的狀態(tài)。
與之相對,在輪罩10的壁部50的內周面抵接的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外周面上,如圖11所示,形成大致橫貫全周的槽42。
該槽42用于,當輪罩10由安裝部52安裝在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上時,將突起51插入該槽42,當輪罩10繞著主軸24擺動時,使突起51滑動。
因此,輪罩10一旦被安裝在內部殼體30上,只要不使安裝部52的直徑擴大,突起51不脫離槽42,就不能夠使輪罩10在主軸24的中心軸方向移動而從內部殼體30拆下。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不能夠將輪罩10從內部殼體30上拆下(換而言之,為了無法拆裝),作為連接安裝部52的開口端的緊固部件62使用鉚釘。該鉚釘穿過安裝對象的孔,通過從兩側由工具按壓,據(jù)此,形成防止從孔的兩側脫落的頭部。
因此,輪罩10通過由鉚釘形成的緊固部件62將安裝部52緊固固定在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周圍,據(jù)此,在固定后,無法將其從研磨機2上拆下。
另外,輪罩10通過使突出設置在構成安裝部52的內壁面的一部分的壁部50的突起51在形成于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外周面上的槽42內滑動,而能夠繞著主軸24轉動。
并且,其轉動位置在分別形成于內部殼體30的安裝部位40的外周面和為安裝部52的內周面的壁部50的波形彼此重合的任意的位置被定位。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容易地將輪罩10定位在圍繞主軸24的位置。
以上是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的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未脫離本發(fā)明的要旨的范圍內,能夠采用各種方式。
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輪罩10被設置主軸24的內部殼體30保持的結構,但也可以為輪罩10被收裝內部殼體30的齒輪箱6保持的結構。
另外,齒輪箱6也可以構成為,其與內部殼體30形成為一體,主軸24、第1錐齒輪20、第2錐齒輪22、軸承26、28等均直接設置在齒輪箱6上。
另一方面,在第1、第2實施方式中,通過狹縫54A、54B和插入狹縫54A、54B中的螺桿56A、56B或鉚釘60A、60B,容許輪罩10繞著主軸24擺動,同時防止輪罩10從研磨機2拆卸。另外,在第3實施方式中,通過槽42和突起51得到相同的效果。
對此,例如,在將輪罩10的環(huán)形的安裝部52外嵌于研磨機2的殼體的安裝部位之后,即使該安裝部位的開口端的直徑擴大,也能夠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第1、第2實施方式中,說明作為保持部件的螺桿56A、56B或鉚釘60A、60B的數(shù)量為兩個,但其數(shù)量也可以為一個,或三個以上。另外,在第3實施方式中,插入槽42的突起51的數(shù)量可以為三個以上,也可以代替突起而采用突條。
另外,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是對輪罩10的安裝部52與輪罩10的壁部50連接為一體進行的說明,但安裝部52也可以與輪罩10一起形成為一體。
附圖標記說明
2…研磨機、4…電機殼體、6…齒輪箱、7…排出孔、8…后蓋、10…輪罩、12…電機、14…旋轉軸、15…風扇、16…電源配線部、18…電源線、19…開關、20…第1錐齒輪、22…第2錐齒輪、24…主軸、25…螺釘部、26、28…軸承、30…內部殼體、32…內法蘭、34…鎖緊螺母、40…安裝部位、42…槽、50…壁部、51…突起、52…安裝部、54A、54B…狹縫、56A、56B…外螺紋、57A、57B…內螺紋部、58、62…緊固部件、61A…鉚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