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鞋底快速打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鞋子制作用鞋底快速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鞋子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最早人們為了克服特殊情況下,不讓腳難受或者受傷,就發明了毛皮鞋子。鞋子發展到現在,就形成了現在的樣子。各種樣式的鞋子隨處可見。
鞋底的構造相當復雜,就廣義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與鞋跟等所有構成底部的材料。依狹義來說,則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應具備耐磨、耐水,耐油、耐熱、耐壓、耐沖擊、彈性好、容易適合腳型、定型后不易變型、保溫、易吸收濕氣等,同時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換腳時有剎車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項條件。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術的一種,一般指借助粗糙物體來通過摩擦改變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種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現有的鞋底打磨裝置存在打磨速度慢、使用壽命短、打磨不充分的缺點,因此亟需設計一種打磨速度快、使用壽命長、打磨充分的新型鞋子制作用鞋底快速打磨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的鞋底打磨裝置打磨速度慢、使用壽命短、打磨不充分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打磨速度快、使用壽命長、打磨充分的新型鞋子制作用鞋底快速打磨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新型鞋子制作用鞋底快速打磨裝置,包括有等徑凸輪、第三電機、第一轉軸、固定板、接觸滾輪、曲形桿、導向輪、拉線、移動框、滑軌、滑塊、彈簧、電動推桿、打磨塊、第一滑套、連接桿、L形桿、第二滑套、第二轉軸、第一電機、鞋模、第二電機、左支架、底座和右支架,底座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左支架、第二滑套和右支架,第二滑套前側設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前側設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上轉動式連接有連接桿,連接桿上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內設有L形桿,L形桿穿過第二滑套,L形桿右端設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頂端連接有鞋模,左支架和右支架頂端之間設有滑軌,滑軌底部左端設有固定板,固定板前側設有第一轉軸和第三電機,第三電機設置在第一轉軸上方,第一轉軸上設有曲形桿,曲形桿左右兩端對稱設有接觸滾輪,曲形桿右端連接有拉線,第三電機前側設有等徑凸輪,等徑凸輪和接觸滾輪接觸,滑軌頂部設有導向輪,滑軌右端設有滑塊,滑塊前側設有移動框,拉線繞過導向輪與移動框左側上端連接,移動框右側底端 與右支架之間設有彈簧,移動框底部設有電動推桿,電動推桿底端連接有打磨塊。
優選地,還包括有支桿和LED燈,電動推桿左側設有支桿,支桿底端設有LED燈。
優選地,還包括有鈴鐺,L形桿左側頂端設有鈴鐺。
優選地,還包括有防護罩,第二電機外圍設有防護罩。
優選地,底座的俯視圖為正方形,底座的厚度為2厘米,底座的長度為2米,底座與左支架的長度比例為2∶3。
優選地,拉線為鋼絲繩。
優選地,打磨塊為正方體,打磨塊的厚度為2厘米。
工作原理:當需要對鞋子進行打磨時,將鞋子放在鞋模內,啟動電動推桿伸長,帶動打磨塊下降,當打磨塊與鞋子底部接觸時,電動推桿停止伸長,啟動第三電機轉動,帶動等徑凸輪轉動,帶動曲形桿左右擺動,曲形桿通過拉線帶動移動框左右移動,帶動打磨塊左右移動,從而對鞋底進行打磨,啟動第一電機正轉和反轉,帶動轉軸轉動,帶動連接桿左右擺動,帶動第一滑套上下移動,帶動L形桿左右移動,帶動鞋子左右移動,使鞋子打磨得更充分,打磨效果更好,打磨同時啟動第二電機轉動,帶動鞋子轉動,加強打磨效果,打磨完畢后,啟動電動推桿收縮,帶動打磨塊復位,電動推桿停止收縮,關閉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和第三電機,取下鞋子。
因為還包括有支桿和LED燈,電動推桿左側設有支桿,支桿底端設有LED燈,所以當對鞋子進行打磨時,LED燈有助于觀察打磨 的效果,使打磨的效果更好。
因為還包括有鈴鐺,L形桿左側頂端設有鈴鐺,所以開始對鞋子進行打磨時,L形桿左右擺動,帶動鈴鐺發出聲音,提醒人已經開始進行打孔。
因為還包括有防護罩,第二電機外圍設有防護罩,所以可以保護第二電機不被灰塵污染,延長第二電機的使用壽命。
因為底座的俯視圖為正方形,底座的厚度為2厘米,底座的長度為2米,底座與左支架的長度比例為2∶3,所以增強了本裝置的穩定性,美觀性。
因為拉線為鋼絲繩,所以拉線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
因為打磨塊為正方體,打磨塊的厚度為2厘米,所以打磨得更充分,打磨效果更好,且打磨塊更加耐用,使用壽命長。
(3)有益效果
本發明達到了打磨速度快、使用壽命長、打磨充分的效果,打磨鞋底的過程中,人不需隨時守在旁邊,裝置可以改變鞋子與打磨塊之間的位置關系,從而更好地對鞋子進行打磨,操作過程中安全系數高,環保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第四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等徑凸輪,2-第三電機,3-第一轉軸,4-固定板,5-接觸滾輪,6-曲形桿,7-導向輪,8-拉線,9-移動框,10-滑軌,11-滑塊,12-彈簧,13-電動推桿,14-打磨塊,15-第一滑套,16-連接桿,17-L形桿,18-第二滑套,19-第二轉軸,20-第一電機,21-鞋子,22-鞋模,23-第二電機,24-左支架,25-底座,26-右支架,27-支桿,28-LED燈,29-鈴鐺,30-防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新型鞋子制作用鞋底快速打磨裝置,如圖1-4所示,包括有等徑凸輪1、第三電機2、第一轉軸3、固定板4、接觸滾輪5、曲形桿6、導向輪7、拉線8、移動框9、滑軌10、滑塊11、彈簧12、電動推桿13、打磨塊14、第一滑套15、連接桿16、L形桿17、第二滑套18、第二轉軸19、第一電機20、鞋模22、第二電機23、左支架24、底座25和右支架26,底座25上從左至右依次設有左支架24、第二滑套18和右支架26,第二滑套18前側設有第一電機20,第一電機20前側設有第二轉軸19,第二轉軸19上轉動式連接有連接桿16,連接桿16上端轉動式連接有第一滑套15,第一滑套15內設有L形桿17,L形桿17穿過第二滑套18,L形桿17右端設有第二電機23,第二電機23頂端連接有鞋模22,左支架24和右支架26頂端之間設有滑軌10,滑軌10底部左端設有固定板4,固定板4前側設有第一轉軸3和第三電機2,第三電機2設置在第一轉 軸3上方,第一轉軸3上設有曲形桿6,曲形桿6左右兩端對稱設有接觸滾輪5,曲形桿6右端連接有拉線8,第三電機2前側設有等徑凸輪1,等徑凸輪1和接觸滾輪5接觸,滑軌10頂部設有導向輪7,滑軌10右端設有滑塊11,滑塊11前側設有移動框9,拉線8繞過導向輪7與移動框9左側上端連接,移動框9右側底端與右支架26之間設有彈簧12,移動框9底部設有電動推桿13,電動推桿13底端連接有打磨塊14。
還包括有支桿27和LED燈28,電動推桿13左側設有支桿27,支桿27底端設有LED燈28。
還包括有鈴鐺29,L形桿17左側頂端設有鈴鐺29。
還包括有防護罩30,第二電機23外圍設有防護罩30。
底座25的俯視圖為正方形,底座25的厚度為2厘米,底座25的長度為2米,底座25與左支架24的長度比例為2∶3。
拉線8為鋼絲繩。
打磨塊14為正方體,打磨塊14的厚度為2厘米。
工作原理:當需要對鞋子21進行打磨時,將鞋子21放在鞋模22內,啟動電動推桿13伸長,帶動打磨塊14下降,當打磨塊14與鞋子21底部接觸時,電動推桿13停止伸長,啟動第三電機2轉動,帶動等徑凸輪1轉動,帶動曲形桿6左右擺動,曲形桿6通過拉線8帶動移動框9左右移動,帶動打磨塊14左右移動,從而對鞋底進行打磨,啟動第一電機20正轉和反轉,帶動轉軸轉動,帶動連接桿16左右擺動,帶動第一滑套15上下移動,帶動L形桿17左右 移動,帶動鞋子21左右移動,使鞋子21打磨得更充分,打磨效果更好,打磨同時啟動第二電機23轉動,帶動鞋子21轉動,加強打磨效果,打磨完畢后,啟動電動推桿13收縮,帶動打磨塊14復位,電動推桿13停止收縮,關閉第一電機20、第二電機23和第三電機2,取下鞋子21。
因為還包括有支桿27和LED燈28,電動推桿13左側設有支桿27,支桿27底端設有LED燈28,所以當對鞋子21進行打磨時,LED燈28有助于觀察打磨的效果,使打磨的效果更好。
因為還包括有鈴鐺29,L形桿17左側頂端設有鈴鐺29,所以開始對鞋子21進行打磨時,L形桿17左右擺動,帶動鈴鐺29發出聲音,提醒人已經開始進行打孔。
因為還包括有防護罩30,第二電機23外圍設有防護罩30,所以可以保護第二電機23不被灰塵污染,延長第二電機23的使用壽命。
因為底座25的俯視圖為正方形,底座25的厚度為2厘米,底座25的長度為2米,底座25與左支架24的長度比例為2∶3,所以增強了本裝置的穩定性,美觀性。
因為拉線8為鋼絲繩,所以拉線8不易斷裂,使用壽命長。
因為打磨塊14為正方體,打磨塊14的厚度為2厘米,所以打磨得更充分,打磨效果更好,且打磨塊14更加耐用,使用壽命長。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 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