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金屬材料表面改性,尤其涉及一種鎳基合金表面抗高溫耐腐蝕改性的滲層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DZ125鎳基合金是目前我國性能水平較高的定向凝固鎳基高溫合金之一,具有良好的中、高溫綜合性能及優異的熱疲勞性能,但其耐熱腐蝕能力較差,尤其在用于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葉片時,由于其在高溫大載荷及Cl-、SO2等腐蝕介質的苛刻環境下工作,使其易發生氧化、磨損以及熱腐蝕等問題。
為提高合金的抗高溫耐腐蝕性,常用兩種方式:1)整體合金化,添加各種合金元素,設計新的合金體系;2)合金表面改性技術,包括表面合金化和涂層技術。整體合金化技術雖能改善鎳基合金的抗高溫耐腐蝕性能,但由于其對材料的破壞大多發生于表面,因此在提高上述性能的同時,往往會對材料整體的力學性能造成不利影響。如,鉻含量高的DZ38G具備優異的抗熱腐蝕性,但其力學性能卻顯著低于鉻含量較低的DZ125。因此,改善鎳基合金抗氧化、抗摩擦磨損及抗熱腐蝕性能的最佳途徑是表面改性處理,利用現有的失效機理及合金化效果研究的成果作為指導,合理設計表面改性層的成分,通過各種表面改性技術在合金表面形成具有良好性能的表面改性層,同時也使基體材料的性能得以完整保留。
研究發現,鉻/鋁(Cr/Al)化物涂層具備熔點高、熱穩定性好、抗腐蝕性優異的特點,適合于高溫合金的抗高溫耐腐蝕防護:滲層中的鉻能促進其表面發生鋁選擇性氧化,形成Al2O3膜,有效改善鋁滲層的抗氧化性能,提高其與基體間的黏附性及抗高溫氧化性,降低形成保護性氧化鋁膜所需臨界鋁的含量;同時,滲層中的鉻可形成擴散障礙,減小滲層與基體間的相互擴散。另外,稀土元素釔(Y)可改善涂層的致密性及其與基體的結合力,降低合金的氧化速率,提高氧化膜的抗剝落能力。
目前,通過兩步擴散滲法在DZ125鎳基高溫合金表面制備抗高溫耐腐蝕的Cr-Al-Y復合滲層的技術尚屬空白,因此,研究該復合滲層制備技術以及實現對DZ125鎳基高溫合金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Cr-Al-Y復合滲層及其在DZ125鎳基合金表面改性的應用,利用該方法可有效提高DZ125鎳基合金的抗高溫耐腐蝕性能。
本發明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一種鎳基合金表面改性的滲劑,包括Al-Y滲劑和Cr-Y滲劑,按照重量百分比計,Al-Y滲劑的組成為:10%~15%被滲元素Al,1%~2%被滲元素Y2O3,6%~10%催化劑NH4Cl,余量為填充物Al2O3;Cr-Y滲劑的組成為:12%~18%被滲元素Cr,1%~2%被滲元素Y2O3,6%~10%催化劑NH4Cl,余量為填充物Al2O3。其中,Al、Cr、NH4Cl、Y2O3和Al2O3均為粉末狀,且Al2O3≤200目。
一種鎳基合金表面改性滲劑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堿洗:將試樣置于溫度為65~80℃堿洗液中,其中,堿洗液為75~100g/L的NaOH溶液或者20~25g/L的Na3PO4溶液,浸泡10~15min;
(2)水洗:將堿洗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并吹干;
(3)配制滲劑:按照一定比例將滲劑配制混合并置于球磨機中研磨3h后,置于溫度為120℃的烘箱中保溫1~2h進行烘干,配制的滲劑分別為Al-Y滲劑和Cr-Y滲劑;
(4)滲入滲劑:
第一步,滲入Al-Y滲劑:
a、把烘干后的Al-Y滲劑裝入坩堝,并把試樣埋入滲劑中,相鄰試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
b、把裝有試樣的坩堝加蓋并用硅溶膠及Al2O3密封后置于馬弗爐中,在100~150℃下保溫0.5h,使硅溶膠及Al2O3密封劑完全固化,其中,硅溶膠及Al2O3的配制方法為每1L硅溶膠中加入1~1.2kg Al2O3并混合,
c、馬弗爐升溫1h至溫度達到950℃,在950℃保溫40~60min后隨爐至室溫,
d、將包埋滲入滲劑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再進行烘干,備用;
第二步,滲入Cr-Y滲劑:
a、把烘干后的Cr-Y滲劑裝入坩堝,并把滲入Al-Y滲劑后的試樣埋入滲劑中,相鄰試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
b、把裝有滲入Al-Y滲劑試樣的坩堝加蓋并用硅溶膠及Al2O3密封后置于馬弗爐中,在100~150℃下保溫0.5h,使硅溶膠及Al2O3密封劑完全固化,其中,硅溶膠及Al2O3的配制方法為每1L硅溶膠中加入1~1.2kg Al2O3并混合,
c、馬弗爐升溫70min至溫度達到1050℃,在1050℃保溫1.5~2.5h后隨爐至室溫,
d、取出試樣;
(5)清洗烘干:將兩步法復合滲入滲層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然后用酒精清洗,再進行烘干,結束。
利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實現兩步法在DZ125鎳基合金表面制備Cr-Al-Y復合滲層,且所獲得的涂層具有結合力好、組織均勻致密的特點,提高了該合金的抗高溫耐腐蝕性能,即,相同工況條件下,耐腐蝕性能較基體合金提高了3-5倍,同時,該制備工藝具備簡單穩定、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廉、易于實現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方法流程圖;
圖2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所獲得的Cr-Al-Y復合滲層表面的顯微形貌圖;
圖3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所獲得的Cr-Al-Y復合滲層截面的顯微形貌圖;
圖4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2所獲得的Cr-Al-Y復合滲層表面的顯微形貌圖;
圖5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2所獲得的Cr-Al-Y復合滲層截面的顯微形貌圖;
圖6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3所獲得的Cr-Al-Y復合滲層表面的顯微形貌圖;
圖7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3所獲得的Cr-Al-Y復合滲層截面的顯微形貌圖;
圖8為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所獲得的Cr-Al-Y復合滲層截面的相組成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方法流程為:①堿洗:將DZ125合金試樣置于溫度為65℃堿洗液中,浸泡15min,堿洗液為100g/L的NaOH溶液;②水洗:將堿洗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吹干;③配制滲劑:按量準確稱取滲劑,Al-Y滲劑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為:12%Al,7%NH4Cl(分析純),1%Y2O3,余量為Al2O3;Cr-Y滲劑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為:15%Cr,7%NH4Cl(分析純),1%Y2O3,余量為Al2O3;④球磨:將配制好的Al-Y滲劑、Cr-Y滲劑分別置于球磨機中研磨,使其充分混合,細化滲劑顆粒;⑤干燥:將球磨后的滲劑置于溫度為120℃的烘箱中保溫1h進行烘干;⑥復合滲第1步,滲入Al-Y滲劑,a.把烘干后的Al-Y滲劑裝入坩堝,并把試樣埋入滲劑中,相鄰試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b.把裝有試樣的坩堝加蓋并用硅溶膠及Al2O3密封后置于馬弗爐中,并在100℃下保溫0.5h,使硅溶膠及Al2O3密封劑完全固化,其中硅溶膠及Al2O3的配制方法為每1L硅溶膠加入1kgAl2O3并混合;c.馬弗爐升溫1h至溫度達到950℃,在950℃保溫50min后隨爐至室溫;d.將包埋滲入Al-Y滲劑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再進行烘干,備用;⑦復合滲第2步,滲入Cr-Y滲劑,a.把烘干后的Cr-Y滲劑裝入坩堝,并把滲入Al-Y滲劑后的試樣埋入滲劑中,相鄰試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b.把裝有已滲入Al-Y滲劑試樣的坩堝加蓋并用硅溶膠及Al2O3密封后置于馬弗爐中,并在100℃下保溫0.5h,使硅溶膠及Al2O3密封劑完全固化,其中硅溶膠及Al2O3的配制方法為每1L硅溶膠加入1kgAl2O3并混合;c.馬弗爐升溫70min至溫度達到1050℃,在1050℃保溫2h后隨爐至室溫;d.取出試樣;⑧清洗烘干:將兩步法復合滲入滲層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然后用酒精清洗,再進行烘干,結束。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方法流程為:①堿洗:將DZ125合金試樣置于溫度為70℃堿洗液中,浸泡13min,堿洗液為20g/L的Na3PO4溶液;②水洗:將堿洗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吹干;③配制滲劑:按量準確稱取滲劑,Al-Y滲劑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為:10%Al,6%NH4Cl(分析純),1.5%Y2O3,余量為Al2O3;Cr-Y滲劑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為:10%Cr,6%NH4Cl(分析純),1.5%Y2O3,余量為Al2O3;④球磨:將配制好的Al-Y滲劑、Cr-Y滲劑分別置于球磨機中研磨,使其充分混合,細化滲劑顆粒;⑤干燥:將球磨后的滲劑置于溫度為120℃的烘箱中保溫1.5h進行烘干;⑥復合滲第1步,滲入Al-Y滲劑,a.把烘干后的Al-Y滲劑裝入坩堝,并把試樣埋入滲劑中,相鄰試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b.把裝有試樣的坩堝加蓋并用硅溶膠及Al2O3密封后置于馬弗爐中,并在120℃下保溫0.5h,使硅溶膠及Al2O3密封劑完全固化,其中硅溶膠及Al2O3的配制方法為每1L硅溶膠加入1.2kgAl2O3并混合;c.馬弗爐升溫1h至溫度達到950℃,在950℃保溫60min后隨爐至室溫;d.將包埋滲入Al-Y滲劑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再進行烘干,備用;⑦復合滲第2步,滲入Cr-Y滲劑,a.把烘干后的Cr-Y滲劑裝入坩堝,并把滲入Al-Y滲劑后的試樣埋入滲劑中,相鄰試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b.把裝有已滲入Al-Y滲劑試樣的坩堝加蓋并用硅溶膠及Al2O3密封后置于馬弗爐中,并在120℃下保溫0.5h,使硅溶膠及Al2O3密封劑完全固化,其中硅溶膠及Al2O3的配制方法為每1L硅溶膠加入1.2kgAl2O3并混合;c.馬弗爐升溫70min至溫度達到1050℃,在1050℃保溫1.5h后隨爐至室溫;d.取出試樣;⑧清洗烘干:將兩步法復合滲入滲層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然后用酒精清洗,再進行烘干,結束。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方法流程為:①堿洗:將DZ125合金試樣置于溫度為80℃堿洗液中,浸泡10min,堿洗液為75g/L的NaOH溶液;②水洗:將堿洗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吹干;③配制滲劑:按量準確稱取滲劑,Al-Y滲劑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為:15%Al,10%NH4Cl(分析純),2%Y2O3,余量為Al2O3;Cr-Y滲劑的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為:18%Cr,10%NH4Cl(分析純),2%Y2O3,余量為Al2O3;④球磨:將配制好的Al-Y滲劑、Cr-Y滲劑分別置于球磨機中研磨,使其充分混合,細化滲劑顆粒;⑤干燥:將球磨后的滲劑置于溫度為120℃的烘箱中保溫2h進行烘干;⑥復合滲第1步,滲入Al-Y滲劑,a.把烘干后的Al-Y滲劑裝入坩堝,并把試樣埋入滲劑中,相鄰試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b.把裝有試樣的坩堝加蓋并用硅溶膠及Al2O3密封后置于馬弗爐中,并在150℃下保溫0.5h,使硅溶膠及Al2O3密封劑完全固化,其中硅溶膠及Al2O3的配制方法為每1L硅溶膠加入1.5kgAl2O3并混合;c.馬弗爐升溫1h至溫度達到950℃,在950℃保溫40min后隨爐至室溫;d.將包埋滲入Al-Y滲劑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再進行烘干,備用;⑦復合滲第2步,滲入Cr-Y滲劑,a.把烘干后的Cr-Y滲劑裝入坩堝,并把滲入Al-Y滲劑后的試樣埋入滲劑中,相鄰試樣之間保持一定距離;b.把裝有已滲入Al-Y滲劑試樣的坩堝加蓋并用硅溶膠及Al2O3密封后置于馬弗爐中,并在150℃下保溫0.5h,使硅溶膠及Al2O3密封劑完全固化,其中硅溶膠及Al2O3的配制方法為每1L硅溶膠加入1.5kgAl2O3并混合;c.馬弗爐升溫70min至溫度達到1050℃,在1050℃保溫2.5h后隨爐至室溫;d.取出試樣;⑧清洗烘干:將兩步法復合滲入滲層后的試樣使用流動水沖洗,然后用酒精清洗,再進行烘干,結束。
圖2至圖6為利用本發明實施例1至3所獲Cr-Al-Y復合滲層表面及截面的顯微形貌圖,如圖7所示,由復合滲層截面的相組成圖可知,從最外層至最內層的組成依次為NiCr層、NiCr/Ni2Cr3層、NiAl層、Ni3Al層以及富鎳的過層,因此,Cr、Al、Y元素實現了復合共滲,且整個滲層質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