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廠鋼結構及管道安裝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鋼結構及管道噴砂車間。
背景技術:
噴砂除銹是以壓縮空氣為動力,將磨料以一定的速度噴向被處理的鋼材表面,以除去鋼材表面的鐵銹、氧化皮及其他污物,并使鋼材表面獲得一定的表面粗糙度的表面處理方法。
目前噴砂除銹被廣泛應用于電力、化工設備管道及鋼結構油漆前的表面處理,除銹時,應在有防塵措施的場地進行,以防止粉塵飛揚。隨著國家環保要求的提高,現階段國家實行節能減排的政策、對大氣污染實行總量控制方針,對粉塵排放有更加嚴格的要求。由于施工現場場地有限,而鋼結構及管道安裝工作只是電廠建設的一個階段,不需要建設永久性噴砂車間廠房,所以如何設計一種便于重復利用且造價低廉的施工廠房,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鋼結構及管道噴砂車間。本發明所提供的車間具有便于拆卸,重復利用度高的優點。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鋼結構及管道噴砂車間,包括:
位于兩側的基礎磚墻,基礎磚墻與鋼支撐可拆卸連接,鋼支撐與帆布連接形成側面墻體;
所述鋼支撐的頂部與槽鋼可拆卸連接,槽鋼的后側具有導向輪,槽鋼內部具有輪子,輪子與橫撐轉動連接,橫撐與篷布的一端固定連接,篷布的另一端設置于側面墻體的端部;
所述基礎磚墻的一側還設置有支撐架,支撐架上具有定滑輪,拉繩將定滑輪、輪子和導向輪環繞;
其中,所述拉繩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帶動橫撐移動實現頂棚開閉。
優選的,所述拉繩為鋼絲繩。
優選的,所述輪子位于導向輪和定滑輪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通過手輪帶動定滑輪轉動,定滑輪拉緊鋼絲繩帶動輪子轉動,則篷布就覆蓋了車間頂部,減少了噪音及粉塵對環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正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中橫撐的移動原理圖;
圖中:1、定滑輪,2、定滑輪,3、鋼絲繩,4、鋼支撐,5、手輪,6、槽鋼,7、基礎磚墻,8、支撐架,9、橫撐,10、輪子,11、帆布,12、篷布,13、換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種鋼結構及管道噴砂車間,其結構如圖1-3所示,包括:
位于兩側的基礎磚墻7,基礎磚墻7與鋼支撐4可拆卸連接,帆布11蒙在鋼支撐4的外側形成側面墻體;作為一種選擇,帆布11可以掛接在鋼支撐4上。
每側鋼支撐4的頂部均與一槽鋼6通過螺栓連接,槽鋼6的內側具有長條孔,橫撐9的兩端貫穿于長條孔后與輪子10轉動連接。
橫撐9頂部與篷布12的一端通過掛鉤連接;橫撐9與篷布12形成屋頂。
每個槽鋼6的后側,均安裝有一個換向輪13。所述基礎磚墻7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支撐架8,左側支撐架8上具有定滑輪1,右側支撐架8上設置有定滑輪2,兩組鋼絲繩3分別纏繞于定滑輪2和定滑輪1上。任一鋼絲繩3環繞于所對應的換向輪13后形成閉環,;輪子10位于所述閉環中。
在進行噴砂作業時,用手輪5進行轉動,帶動定滑輪1和定滑輪2進行轉動,從而拉緊其上的鋼絲繩3,鋼絲繩3通過摩擦力帶動輪子10移動,則篷布12就覆蓋了整個車間,進而減少了噴砂的噪聲,隔絕噴砂產生的揚塵,從而減少了粉塵污染。
噴砂作業結束后,反方向轉動手輪5,鋼絲繩通過摩擦力轉動帶輪子10向相反方向轉動,從而使鋼絲繩3帶動屋頂向后部移動,直到全部敞開,可以把鋼結構組件或管道直接吊裝、方便轉場。
完成噴砂工程后,除基礎磚墻7之外的其他部分均可拆卸進行二次利用。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未予以詳細說明和局部放大呈現的部分,為現有技術,在此不進行贅述。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