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零件表面處理領域,具體是一種機械零件除銹工藝。
背景技術:
機械零件機加工后在空氣中長期放置的過程中,其表面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生成銹垢、銹斑,不但影響外觀質量,還會影響噴漆、粘接等工藝的正常進行,造成機械零件表面光潔度和軸節靈活度降低,并且易在銹垢、銹斑內滋生細菌,造成滅菌效果不達標,如果不進行機械零件除銹作業而直接報廢機械零件,則會產生大量的金屬垃圾,并增加機械零件更新費用。現有技術中對機械零件除銹工藝化處理時,工藝復雜,步驟多,配置的除銹液較貴使用效果不理想,會對表面損傷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機械零件除銹工藝,能除銹速度快、效率高,價格低廉,減少表面損傷優點。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機械零件除銹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材料:所述配制材料以重量組分計包括: 水70-79份,烏洛托品4-6 份,磷酸10-13 份,乙醇6-7 份;烷基糖苷2-5 份,硫酸12-15 份;氯化銨3-6 份,磷酸鈉6-8 份,焦磷酸3-5 份,硫酸鈉2-3份;三乙醇胺1-2 份;膨潤土1-2份。
(2)配液:按照以上所述的配制材混合攪拌均勻;
(3)除銹:將要處理的機械零件用毛刷將本劑涂刷到銹蝕的金屬表面上,涂抹厚度為1-2毫米,室溫下0.2-1h 后將表面涂層除去,用抹布擦去雜物,清水沖洗并在100-120℃溫度條件下烘干。
本發明的一種機械零件除銹工藝,在通過嚴格的工藝參數控制,能除銹速度快、效率高,減少表面損傷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機械零件除銹工藝,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材料:所述配制材料以重量組分計包括: 水75份,烏洛托品5 份,磷酸12 份,乙醇6 份;烷基糖苷4 份,硫酸13 份;氯化銨5 份,磷酸鈉8 份,焦磷酸3份,硫酸鈉3 份,三乙醇胺1份,膨潤土2份
(2)配液:按照以上所述的配制材混合攪拌均勻;
(3)除銹:將要處理的機械零件浸泡在上述配液中,室溫下0.5h將表面涂層除去,用抹布擦去雜物,清水沖洗并在110℃溫度條件下烘干。
本發明的一種機械零件除銹工藝,在通過嚴格的工藝參數控制,能除銹速度快、效率高,減少表面損傷優點。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