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不銹鋼加工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不銹鋼的鈍化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不銹鋼在加工過程中會造成表面缺陷,腐蝕隱患,出現黑色氧化皮和其它金屬化合物、黃色焊縫及冷拔時的油脂等,為了提高不銹鋼的外觀和耐蝕性,加工后的不銹鋼必須進行酸洗鈍化處理。長期以來,人們對不銹鋼表面鈍化處理主要采用鉻酸鹽鈍化法,金屬表面上形成的鉻酸鹽鈍化膜對基體金屬有良好的防腐蝕作用,其鈍化工藝成熟,成本低廉,故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鉻酸鹽有劇毒有致癌性,在鈍化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氣霧對工人健康有害,常期使用鉻鈍化的產品會嚴重影響人類身體健康,鈍化工藝排出的廢水污染環境,隨著人們環保意識逐日增強,亟需對鈍化液的安全環保性能進行改善。此外,現有的鈍化處理方法多是將不銹鋼在常溫下放入鈍化液中浸泡處理,此舉雖然很好節省了勞動強度,但浸泡時間較長,且制成的鈍化膜均勻性、附著性不佳,最終降低了不銹鋼的耐腐性能,因此還需進一步探索優質的不銹鋼鈍化處理工藝。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不銹鋼的鈍化處理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不銹鋼的鈍化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清洗除油:先用清水將不銹鋼表面的雜質沖洗干凈后,再將其放入工業用除油液中,加熱保持除油液的溫度為40~45℃,不斷攪拌處理6~8min后將不銹鋼取出,再次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2)鈍化液配制:a.鈍化液A配制:先按重量份稱取下列物質:15~18份鉬酸鹽、7~10份鎢酸鹽、5~8份植酸、2~4份鈦酸酯偶聯劑、1400~1500份水,然后將鉬酸鹽、鎢酸鹽、植酸、鈦酸酯偶聯劑、水共同混合,加熱保持溫度為38~42℃,不斷攪拌至均勻后得鈍化液A備用;以鉬酸鹽、鎢酸鹽、植酸、鈦酸酯偶聯劑進行混合配合使用,有效改善了傳統單一鉬酸鹽鈍化時鈍化膜易出現應力開裂的現象,提升了基層鈍化膜的附著性,改善了使用的穩定性;b.鈍化液B配制:先按重量份稱取下列物質:4~6份鹽酸、3~5份磷酸、0.4~0.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3~0.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0.5~0.7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0.1~0.3份苯并噻唑、0.4~0.6份稀土硝酸鹽、0.2~0.3份脲醛樹脂、0.1~0.2份古馬隆樹脂、0.2~0.3份納米氮化鈦、0.15~0.25份納米二氧化鋯、1200~1300份水;然后將上述各成分共同混合,以1700~1800轉/分鐘的轉速攪拌至均勻后得鈍化液B備用;在鈍化液B中添加的脲醛樹脂、古馬隆樹脂、納米氮化鈦和納米二氧化鋯,能有效改善陰極化處理時氫氣析出造成鈍化膜微孔增多的現象,此時納米顆粒能與樹脂分子結合形成一緊密的長鏈螯合結構,填充于微孔中,提高了鈍化膜的致密性,進而改善了其耐腐蝕特性;(3)鈍化處理:a.將步驟(1)處理后的不銹鋼浸入到步驟(2)所得的鈍化液A中,在常溫條件下浸泡處理15~20min后取出備用;b.將操作a處理后的不銹鋼放入到步驟(2)所得的鈍化液B中,對不銹鋼進行陰極化處理,控制處理時電流的密度為40~60μA/cm2,處理5~7min后取出備用;在常溫浸泡處理后進行的陰極化處理,能有效縮短整體的處理時長,并與操作a起到良好的協同效果;(4)水洗干燥:用清水對步驟(3)處理后的不銹鋼進行沖洗后,再對不銹鋼進行干燥處理即可。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稀土硝酸鹽為硝酸鑭、硝酸鈰、硝酸鐿、硝酸鐠中的至少一種組成。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納米氮化鈦和納米二氧化鋯的顆粒大小為20~60nm。進一步的,步驟(4)中所述的干燥處理的溫度為85~95℃。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獨特配制了兩種不同的鈍化液,并在鈍化處理時采用常溫浸泡和陰極化處理兩種方式相結合,即很好保證了鈍化后不銹鋼的耐腐蝕特性,又有效的縮短了整體的鈍化時長,進一步降低了生產周期和勞動強度,提升了經濟效益。其中先用鈍化液A在不銹鋼表面上形成一層酸性鈍化膜,再利用鈍化液B和陰極化處理,在不銹鋼表面上生成了復雜的復合鈍化膜,有效提升了不銹鋼的防腐蝕特性,將其耐腐蝕時長提高了40%左右,顯著改善了其使用價值。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不銹鋼的鈍化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清洗除油:先用清水將不銹鋼表面的雜質沖洗干凈后,再將其放入工業用除油液中,加熱保持除油液的溫度為40℃,不斷攪拌處理6min后將不銹鋼取出,再次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2)鈍化液配制:a.鈍化液A配制:先按重量份稱取下列物質:15份鉬酸鹽、7份鎢酸鹽、5份植酸、2份鈦酸酯偶聯劑、1400份水,然后將鉬酸鹽、鎢酸鹽、植酸、鈦酸酯偶聯劑、水共同混合,加熱保持溫度為38℃,不斷攪拌至均勻后得鈍化液A備用;b.鈍化液B配制:先按重量份稱取下列物質:4份鹽酸、3份磷酸、0.4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3份十二烷基硫酸鈉、0.5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0.1份苯并噻唑、0.4份稀土硝酸鹽、0.2份脲醛樹脂、0.1份古馬隆樹脂、0.2份納米氮化鈦、0.15份納米二氧化鋯、1200份水;然后將上述各成分共同混合,以1700轉/分鐘的轉速攪拌至均勻后得鈍化液B備用;(3)鈍化處理:a.將步驟(1)處理后的不銹鋼浸入到步驟(2)所得的鈍化液A中,在常溫條件下浸泡處理15min后取出備用;b.將操作a處理后的不銹鋼放入到步驟(2)所得的鈍化液B中,對不銹鋼進行陰極化處理,控制處理時電流的密度為40~50μA/cm2,處理5min后取出備用;(4)水洗干燥:用清水對步驟(3)處理后的不銹鋼進行沖洗后,再對不銹鋼進行干燥處理即可。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稀土硝酸鹽為硝酸鑭和硝酸鈰。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納米氮化鈦和納米二氧化鋯的顆粒大小為20~60nm。進一步的,步驟(4)中所述的干燥處理的溫度為85~90℃。實施例2一種不銹鋼的鈍化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清洗除油:先用清水將不銹鋼表面的雜質沖洗干凈后,再將其放入工業用除油液中,加熱保持除油液的溫度為45℃,不斷攪拌處理8min后將不銹鋼取出,再次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備用;(2)鈍化液配制:a.鈍化液A配制:先按重量份稱取下列物質:18份鉬酸鹽、10份鎢酸鹽、8份植酸、4份鈦酸酯偶聯劑、1500份水,然后將鉬酸鹽、鎢酸鹽、植酸、鈦酸酯偶聯劑、水共同混合,加熱保持溫度為42℃,不斷攪拌至均勻后得鈍化液A備用;b.鈍化液B配制:先按重量份稱取下列物質:6份鹽酸、5份磷酸、0.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份十二烷基硫酸鈉、0.7份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0.3份苯并噻唑、0.6份稀土硝酸鹽、0.3份脲醛樹脂、0.2份古馬隆樹脂、0.3份納米氮化鈦、0.25份納米二氧化鋯、1300份水;然后將上述各成分共同混合,以1800轉/分鐘的轉速攪拌至均勻后得鈍化液B備用;(3)鈍化處理:a.將步驟(1)處理后的不銹鋼浸入到步驟(2)所得的鈍化液A中,在常溫條件下浸泡處理20min后取出備用;b.將操作a處理后的不銹鋼放入到步驟(2)所得的鈍化液B中,對不銹鋼進行陰極化處理,控制處理時電流的密度為50~60μA/cm2,處理7min后取出備用;(4)水洗干燥:用清水對步驟(3)處理后的不銹鋼進行沖洗后,再對不銹鋼進行干燥處理即可。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稀土硝酸鹽由硝酸鑭、硝酸鈰、硝酸鐿、硝酸鐠組成。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的納米氮化鈦和納米二氧化鋯的顆粒大小為20~60nm。進一步的,步驟(4)中所述的干燥處理的溫度為90~95℃。對比實施例1本對比實施例1與實施例1相比,在步驟(3)鈍化處理時僅進行操作a的處理,省去操作b,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比實施例2本對比實施例2與實施例2相比,在步驟(3)鈍化處理時僅進行操作b的處理,省去操作a,除此外的方法步驟均相同。對照組現有常用的不銹鋼鈍化處理方法。為了對比本發明效果,將同一批不銹鋼板材隨機分為五組,分別用上述五種方法進行鈍化處理,并對鈍化處理后的不銹鋼板材進行中性鹽霧試驗,具體按照GB/T10125-1997的方式進行,噴霧過程中觀察試樣表面是否有白色腐蝕產物,當樣品表面出現白銹,說明試樣表面的鈍化膜已失效,以此評價鈍化耐腐的特性,具體對比數據如下表1所示:表1平均抗白銹時長(h)實施例1592實施例2600對比實施例1460對比實施例2500對照組425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處理方法能有效提升不銹鋼板材的鈍化效果,此外,本發明方法的鈍化處理時長相比現有方法縮短了3倍以上,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益。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