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圓鋼錠的圓鋼錠模。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無縫鋼管軋制的鋼錠主要是圓波浪鋼錠,波浪邊數為17-27邊,生產該種圓波浪鋼錠的鋼錠模的型腔截面呈圓波浪形,由于波峰和波谷之間容易形成裂紋,故,其型腔的尺寸精度直接影響圓波浪形鋼錠表面的質量,對其型腔要求很高,制作麻煩。為了克服上述缺陷,出現了型腔截面呈圓形的鋼錠模,如申請號為CN200710203228.0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生產圓鋼錠的鋼錠模,包括帶內腔的錠模,錠模上口處的錠模厚度小于下口處的錠模厚度,該圓鋼錠模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縱向裂紋的產生,但是,鋼水澆注到型腔后,由于鋼錠模散熱有限,最外層的鋼水冷卻速度不夠理想,無法快速形成激冷層,且形成的激冷層較薄,而較薄的激冷層承載能力有限,若鋼水澆注過程中產生的靜壓力較大,容易使激冷層產生裂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利于散熱的圓鋼錠模,用以減少澆鑄的圓鋼錠的表面裂紋。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圓鋼錠模,包括帶型腔的模體,所述模體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外側壁和內側壁;在模體的外側壁設有多個氣孔,多個氣孔位于模體下口處,且沿模體周向均布;在模體上還設有與氣孔等量的位于外側壁和內側壁之間的散熱通道,所述散熱通道由下端面延伸至上端面;所述散熱通道與氣孔一一對應相連通。
進一步的,包括冷卻系統,所述冷卻系統包括鼓風機和進氣主管;所述進氣主管一端與鼓風機的出氣口相連,另一端連接有與氣孔等量的進氣支管;所述進氣支管一一對應安裝于氣孔。
進一步的,所述冷卻系統還包括排氣主管、氣罐和連接管;所述排氣主管一端與氣罐相連,另一端連接有與散熱通道等量的出氣支管,所述出氣支管一一對應安裝于散熱通道的上端口;所述鼓風機的進氣口通過連接管與氣罐相連;在連接管上還設有第一制冷器。
進一步的,在進氣主管上設有第二制冷器。
進一步的,由下端面至上端面方向,所述散熱通道的斷面逐漸增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圓鋼錠模,當鋼水澆注到模體的型腔時,大部分熱量通過模體的內側壁向外擴散,進入到散熱通道,在散熱通道內的熱量部分沿著散熱通道向上由上端面排出,部分通過外側壁擴散,部分通過散熱通道向下由氣孔排出,使熱量通過多條路徑排出,加快了型腔內的外層鋼水的散熱速度,有利于外層的鋼水快速冷卻形成激冷層,外層鋼水的散熱速度得到提高,有利于內層鋼水的熱量快速向外層鋼水傳遞,從而加快了內層鋼水的散熱速度,進而提高了激冷層的厚度,較厚的激冷層更有利于承受鋼水澆注時產生的靜壓力,從而更有利于減少鋼錠的表面裂紋,提高了鋼錠的表面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圖。
圖中,模體1、上端面11、下端面12、外側壁13、內側壁14、氣孔2、散熱通道3、冷卻系統4、鼓風機41、進氣主管42、進氣支管43、排氣主管44、出氣支管45、氣罐46、連接管47、第一制冷器48、第二制冷器4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圓鋼錠模,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帶型腔的模體1,所述模體1包括上端面11、下端面12、外側壁13和內側壁14;在模體1的外側壁13設有多個氣孔2,多個氣孔2位于模體1下口處,且沿模體1周向均布;在模體1上還設有與氣孔2等量的位于外側壁13和內側壁14之間的散熱通道3,所述散熱通道3由下端面12延伸至上端面11;所述散熱通道3與氣孔2一一對應相連通。
該圓鋼錠模,當鋼水澆注到模體1的型腔時,大部分熱量通過模體1的內側壁14向外擴散,進入到散熱通道3,在散熱通道3內的熱量部分沿著散熱通道3向上由上端面11排出,部分通過外側壁13擴散,部分通過散熱通道3向下由氣孔2排出,使熱量通過多條路徑排出,加快了型腔內的外層鋼水的散熱速度,有利于外層的鋼水快速冷卻形成激冷層,外層鋼水的散熱速度得到提高,有利于內層鋼水的熱量快速向外層鋼水傳遞,從而加快了內層鋼水的散熱速度,進而提高了激冷層的厚度,較厚的激冷層更有利于承受鋼水澆注時產生的靜壓力,從而更有利于減少鋼錠的表面裂紋,提高了鋼錠的表面質量。
為了進一步加快散熱速度,優選的,包括冷卻系統4,所述冷卻系統4包括鼓風機41和進氣主管42;所述進氣主管42一端與鼓風機41的出氣口相連,另一端連接有與氣孔2等量的進氣支管43;所述進氣支管43一一對應安裝于氣孔2。通過鼓風機41向散熱通道3鼓入空氣,加快了散熱通道3內空氣的流通速度,使鋼水散發出的熱量能夠迅速排出,從而加快了散熱速度。
由于在鋼水澆注時,鋼水散發的熱量很大,為了避免鋼水散發的熱量對工作環境造成影響,優選的,所述冷卻系統4還包括排氣主管44、氣罐46和連接管47;所述排氣主管44一端與氣罐46相連,另一端連接有與散熱通道3等量的出氣支管45,所述出氣支管45一一對應安裝于散熱通道3的上端口;所述鼓風機41的進氣口通過連接管47與氣罐46相連;在連接管47上還設有第一制冷器48。氣罐46用于收集散熱通道3排出的熱空氣,而第一制冷器48對散熱通道3排出的熱空氣進行冷卻,使氣罐46收集的空氣能夠循環使用,從而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
向散熱通道內輸入冷空氣,有利于熱量交換,更能加速散熱,故,優選的,在進氣主管42上設有第二制冷器49。第二制冷器49起到冷卻空氣的作用,使進入散熱通道3的空氣為冷空氣。
由于鋼水在模體1的上口的澆注速度比下口慢,散熱速度慢,容易產生裂紋,為了加快模體1上口的散熱速度,使激冷層在模體1各處承受靜壓力的能力保持一致,進一步的,由下端面12至上端面11方向,所述散熱通道3的斷面逐漸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