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將礦銅冶煉工藝與含銅污泥的火法處置工藝結合起來協同處置,包括將不同品種的含銅污泥按含硫≥2%和含硫<2%的標準進行分類,再分別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
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含硫<2%的含銅污泥用烘干機進行低溫烘干;
2)將烘干后的含銅污泥配入石灰石后,送到制磚機中壓制成方磚,自然晾曬一周后備用;
3)將制好的方磚和石英石造渣熔劑及還原焦煤等物料一起加入到富氧側吹熔煉爐中,在高溫作用下通過一系列還原反應,生成含硫較高且富集金、銀、鈀、鎳等稀貴及有色金屬的次粗銅;
4)將產出的次粗銅加入到礦銅冶煉系統的吹煉工序,利用轉爐吹煉反應過程的富余熱量進行低成本的處理,產出含銅98.5%以上的液態粗銅后,用銅包送往后續的陽極爐進行火法精煉;次粗銅中的硫生成SO2隨煙氣一起經余熱回收后送往煙氣制酸系統產出硫酸外售;
5)富氧側吹熔煉爐產出含銅0.6%左右的熔煉渣送往礦銅冶煉系統的渣選礦工序進行綜合回收,產出含銅22%左右的渣精礦返回礦銅冶煉系統處理,剩余含銅0.20%以下的浮選尾渣外售給水泥建材廠做為原料。
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含硫≥2%的含銅污泥用烘干機進行低溫烘干;;
2)烘干后的含銅污泥從低溫烘干機的出料口排出來后,送到雙棍擠壓造粒機,制成顆粒狀含銅污泥;
3)將顆粒狀的含銅污泥送往帶式干燥機進行干燥;
4)經干燥后的顆粒狀含銅污泥送往礦銅冶煉系統的精礦庫,與銅精礦、渣精礦、石英石造渣溶劑配料后加入到熔煉爐中,經過一系列氧化和造锍反應,含銅污泥中的硫生成SO2隨煙氣一起經余熱回收后送往煙氣制酸系統產出硫酸外售;含銅污泥中的銅生成銅锍送往后續轉爐工序,通過轉爐吹煉反應產出粗銅,熔煉爐中的氧化和造锍反應均屬于放熱反應,除了少量改變渣性的焦粉外,不需要消耗其它燃料;生成的熔煉渣送往渣選礦工序進行綜合回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的步驟1)和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步驟1)均采用槳葉式或圓盤式烘干機進行低溫烘干,使得含銅污泥的含水率從75%左右降到40%左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的步驟1)和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步驟1)所使用的槳葉式或圓盤式烘干機均采用壓力≥0.6MPa的余熱蒸汽作為熱源,余熱蒸汽均來自于礦銅冶煉系統的熔煉爐和轉爐吹煉工序后續高溫煙氣余熱回收產出的蒸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的步驟2)中石灰石的配量重量為含銅污泥干量重量的4~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的步驟2)中壓制方磚的尺寸為140×120×12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的步驟3)中石英石造渣熔劑的加入重量為方磚加入重量的6~8%,還原焦煤的加入重量為方磚加入重量的11~1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步驟2)制成直徑5~15mm的顆粒狀含銅污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步驟3)使含銅污泥的含水率從40%左右降到10%以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步驟3)所使用的帶式干燥機采用熱風作為熱源,熱風是用礦銅冶煉系統的熔煉爐和轉爐吹煉工序后續高溫煙氣余熱回收產出的壓力≥0.6MPa的余熱蒸汽通過換熱器換熱產出的。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銅污泥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硫≥2%的含銅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步驟4)中顆粒狀含銅污泥、銅精礦、渣精礦、石英石熔劑按S/Cu>1.25,產出爐渣Fe/SiO2為1.6~1.8的配比進行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