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液壓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輸油管用高強度耐腐蝕鋼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液壓站的主要工作零部件之一就是輸油管,輸油管材一般為鋼管,使用焊接和法蘭等連接裝置連接,并使用閥門進行開閉控制和流量調節;輸油管的密封性、耐腐蝕性以及其耐高溫性能,決定了液壓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輸油管用高強度耐腐蝕鋼,具有高強度、耐腐蝕耐高溫,使用壽命長。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輸油管用高強度耐腐蝕鋼,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按重量百分比計成分為:C:0.53-0.67%, Si:0.15-0.21%,Mn:0.63-0.68%,V:0.05-0.12%,Co:0.002-0.004%,Cr:0.25-0.31%,S:0.001-0.002%, Al:0.065-0.067%,N:0.002-0.003%,Mo:0.13-0.26%,Ca:0.001-0.002%,Cu:0.02-0.04%,Nb:0.026-0.031%,Ni: 0.26-0.35%,W:0.08-0.12%,Mg:0.001-0.0015%,Ag:0.001-0.002%,Ti:0.003-0.007%,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所述鋼板表面設有一層耐腐蝕涂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樹脂30-40份、碳化硅微粉10-15份、陶瓷微珠12-14份、氮化硼5-8份、細晶氧化鋁7-9份、超細氧化鋅6-8份、納米二氧化鈦8-12份、納米二氧化硅11-16份、聚四氟乙烯10-12份、碳纖維粉5-7份、消泡劑3-4份、固化劑3-5份、粘接劑2-4份、去離子水30-40份。
本發明進一步限定方案:
前述的鋼板按重量百分比計成分為:C:0.58%, Si:0.16%,Mn:0.63%,V:0.08%,Co:0.002%,Cr:0.28%,S:0.001%,Al:0.065%,N:0.002%,Mo:0.17%,Ca:0.001%,Cu:0.02%,Nb:0.026%,Ni: 0.28%,W:0.08%,Mg:0.001%,Ag:0.001%,Ti:0.003%,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所述鋼板表面設有一層耐腐蝕涂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樹脂30份、碳化硅微粉11份、陶瓷微珠12份、氮化硼5份、細晶氧化鋁7份、超細氧化鋅6份、納米二氧化鈦8份、納米二氧化硅11份、聚四氟乙烯10份、碳纖維粉5份、消泡劑3份、固化劑3份、粘接劑2份、去離子水34。
前述的鋼板按重量百分比計成分為:C:0.62%, Si:0.18%,Mn:0.65%,V:0.09%,Co:0.003%,Cr:0.30%,S:0.0015%, Al:0.066%,N:0.0024%,Mo:0.21%,Ca:0.002%,Cu:0.03%,Nb:0.028%,Ni: 0.31%,W:0.09%,Mg:0.0013%,Ag:0.0012%,Ti:0.004%,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所述鋼板表面設有一層耐腐蝕涂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樹脂30-40份、碳化硅微粉13份、陶瓷微珠13份、氮化硼7份、細晶氧化鋁8份、超細氧化鋅8份、納米二氧化鈦10份、納米二氧化硅13份、聚四氟乙烯11份、碳纖維粉6份、消泡劑4份、固化劑4份、粘接劑3份、去離子水36份。
前述的耐腐蝕涂層的制備方法為:將有機硅樹脂和聚四氟乙烯混合攪拌,速度為200-300r/min,時間為30-40min,然后加入碳化硅微粉、陶瓷微珠、氮化硼、細晶氧化鋁、超細氧化鋅、納米二氧化鈦、納米二氧化硅和碳纖維粉,以300-400r/min攪拌2-3h,溫度升至60-65℃,邊攪拌邊加入消泡劑、固化劑和粘接劑,繼續攪拌20-30min。
本發明一種輸油管用高強度耐腐蝕鋼及其加工工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配比將鋼材坯料置于加熱爐加熱,精軋初始溫度為1030-1040℃,終軋溫度為880-900℃,熱軋后以采用壓縮空氣以3-5℃/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冷至610-620℃,然后再采用水冷以15-18℃/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水冷至350-360℃,再采用風冷8-10℃/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冷至室溫;
步驟二:將步驟一加熱至580-600℃,并保溫35-40min,然后穩定繼續加熱至900-1000℃,通入煤油進行滲碳處理,然后用霧化冷卻以13-16℃/s的速度冷卻到室溫;
步驟三:將步驟二回爐加熱至780-800℃,并保溫5-7小時,然后油冷至450-480℃,保溫2-4小時,再空冷至室溫;
步驟四:將步驟三去毛刺并進行打磨,并在其外壁涂覆防腐蝕涂層,烘干入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鋼板表面涂有一層防腐蝕層,提高了鋼板的耐腐蝕能力,在配料中添加硅和鉬、鎢、鉻等結合,提高了抗腐蝕性和抗氧化;添加錳,提高了強度和硬,加入Ti、Al屬元素,減輕了鋼板的質量,增加了結構強度和耐腐蝕性能,在防腐層涂層中添加碳化硅微粉,增加了耐磨性,同時也提高了強度,添加粘接劑,能夠更好地將防腐蝕涂層涂覆在鋼板表面,不易脫落,添加聚四氟乙烯和碳纖維粉,能夠顯著提高本發明的耐腐蝕性能,延長了使用壽命長。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輸油管用高強度耐腐蝕鋼,鋼板按重量百分比計成分為:C:0.58%, Si:0.16%,Mn:0.63%,V:0.08%,Co:0.002%,Cr:0.28%,S:0.001%,Al:0.065%,N:0.002%,Mo:0.17%,Ca:0.001%,Cu:0.02%,Nb:0.026%,Ni: 0.28%,W:0.08%,Mg:0.001%,Ag:0.001%,Ti:0.003%,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所述鋼板表面設有一層耐腐蝕涂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樹脂30份、碳化硅微粉11份、陶瓷微珠12份、氮化硼5份、細晶氧化鋁7份、超細氧化鋅6份、納米二氧化鈦8份、納米二氧化硅11份、聚四氟乙烯10份、碳纖維粉5份、消泡劑3份、固化劑3份、粘接劑2份、去離子水34。
本實施例耐腐蝕涂層的制備方法為:將有機硅樹脂和聚四氟乙烯混合攪拌,速度為200r/min,時間為40min,然后加入碳化硅微粉、陶瓷微珠、氮化硼、細晶氧化鋁、超細氧化鋅、納米二氧化鈦、納米二氧化硅和碳纖維粉,以300r/min攪拌3h,溫度升至60℃,邊攪拌邊加入消泡劑、固化劑和粘接劑,繼續攪拌26min。
本實施例一種輸油管用高強度耐腐蝕鋼及其加工工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配比將鋼材坯料置于加熱爐加熱,精軋初始溫度為1030℃,終軋溫度為880℃,熱軋后以采用壓縮空氣以4℃/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冷至620℃,然后再采用水冷以15℃/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水冷至360℃,再采用風冷8℃/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冷至室溫;
步驟二:將步驟一加熱至580℃,并保溫40min,然后穩定繼續加熱至900℃,通入煤油進行滲碳處理,然后用霧化冷卻以14℃/s的速度冷卻到室溫;
步驟三:將步驟二回爐加熱至780℃,并保溫6小時,然后油冷至450℃,保溫4小時,再空冷至室溫;
步驟四:將步驟三去毛刺并進行打磨,并在其外壁涂覆防腐蝕涂層,烘干入庫。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輸油管用高強度耐腐蝕鋼,鋼板按重量百分比計成分為:C:0.62%, Si:0.18%,Mn:0.65%,V:0.09%,Co:0.003%,Cr:0.30%,S:0.0015%, Al:0.066%,N:0.0024%,Mo:0.21%,Ca:0.002%,Cu:0.03%,Nb:0.028%,Ni: 0.31%,W:0.09%,Mg:0.0013%,Ag:0.0012%,Ti:0.004%,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
所述鋼板表面設有一層耐腐蝕涂層,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樹脂30-40份、碳化硅微粉13份、陶瓷微珠13份、氮化硼7份、細晶氧化鋁8份、超細氧化鋅8份、納米二氧化鈦10份、納米二氧化硅13份、聚四氟乙烯11份、碳纖維粉6份、消泡劑4份、固化劑4份、粘接劑3份、去離子水36份。
本實施例耐腐蝕涂層的制備方法為:將有機硅樹脂和聚四氟乙烯混合攪拌,速度為200-300r/min,時間為30-40min,然后加入碳化硅微粉、陶瓷微珠、氮化硼、細晶氧化鋁、超細氧化鋅、納米二氧化鈦、納米二氧化硅和碳纖維粉,以400r/min攪拌2h,溫度升至63℃,邊攪拌邊加入消泡劑、固化劑和粘接劑,繼續攪拌25min。
本實施例一種輸油管用高強度耐腐蝕鋼及其加工工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配比將鋼材坯料置于加熱爐加熱,精軋初始溫度為1040℃,終軋溫度為890℃,熱軋后以采用壓縮空氣以5℃/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冷至620℃,然后再采用水冷以18℃/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水冷至350℃,再采用風冷10℃/s的冷卻速率將板坯冷至室溫;
步驟二:將步驟一加熱至600℃,并保溫35min,然后穩定繼續加熱至1000℃,通入煤油進行滲碳處理,然后用霧化冷卻以16℃/s的速度冷卻到室溫;
步驟三:將步驟二回爐加熱至800℃,并保溫5小時,然后油冷至460℃,保溫2小時,再空冷至室溫;
步驟四:將步驟三去毛刺并進行打磨,并在其外壁涂覆防腐蝕涂層,烘干入庫。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發明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