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棱鏡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柱面鏡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柱面鏡主要應用于改變成像尺寸大小的設計要求,具有一維放大功能。一般應用在線性探測器照明、條形碼掃描、全息照明、光信息處理、計算機及激光發射等領域。隨著光學柱面鏡的廣泛應用,對柱面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柱面鏡一般固定安置于夾具中,打磨時需要多個打磨機構分別對不同的鏡面進行打磨,不利于提高打磨效率,而且結構復雜,加工精度低,成本高。因此,為了避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做出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打磨精度的柱面鏡打磨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柱面鏡打磨裝置,包括機架、安裝于所述機架上的定位機構和打磨機構,所述打磨機構包括打磨部件及驅動所述打磨部件分別沿柱面鏡兩延伸方向運行的第一氣缸,所述打磨部件包括套設于所述柱面鏡外周壁的夾持部,所述夾持部的內表面設有摩擦部件。
進一步,所述夾持部具有與柱面鏡外壁相適配的夾持面。
進一步,所述摩擦部件為研磨板。
進一步,所述打磨機構還設有第一安裝板,所述打磨部件固定于第一安裝板上,所述第一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安裝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分別設于所述柱面鏡兩延伸端的第一吸頭機構和第二吸頭機構,所述第一吸頭機構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一氣管及與所述第一氣管始端連通的第一吸盤,所述第一氣管的末端設有控制所述第一氣管通斷的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吸盤安裝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上,所述第二吸頭機構包括第二定位板、第二氣管、與所述第二氣管始端連通的第二吸盤及驅動所述第二吸盤伸縮運行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管的末端設有控制所述第二氣管通斷的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氣缸安裝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
進一步,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設于柱面鏡下部的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支撐桿及驅動所述支撐桿上下運行的第三氣缸。
進一步,所述支撐桿的上端面設有與所述柱面鏡相適配的凹槽。
進一步,所述凹槽的上端面鋪設有柔性層。
進一步,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第二安裝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安裝于所述第二安裝板上。
進一步,所述第二安裝板還開設有導向孔,所述第一氣缸的輸出端穿過所述導向孔與所述打磨部件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打磨部件的夾持部套設于柱面鏡外周壁,打磨時可實現柱面鏡的多面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和打磨精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柱面鏡打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夾持部;3-支撐桿;4-第一安裝板;5-第二安裝板;6-第一定位板;7-第二定位板;8-第一氣管;9-第二氣管;10-第一吸盤;11-第二吸盤;12-第一電磁閥;13-第二電磁閥;14-第一氣缸;15-第二氣缸;16-第三氣缸;17-柱面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柱面鏡打磨裝置,包括機架1、安裝于機架1上的定位機構和打磨機構,打磨機構包括打磨部件及驅動打磨部件分別沿柱面鏡17兩延伸方向運行的第一氣缸14,打磨部件包括套設于柱面鏡17外周壁的夾持部2,夾持部2的內表面設有摩擦部件。夾持部2實現對柱面鏡17外表面的一次性打磨,打磨強度和打磨次數一致,有利于提供打磨精度和打磨效率。
夾持部2具有與柱面鏡17外壁相適配的夾持面,便于提高打磨精度。
摩擦部件為研磨板。當然,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它摩擦部件。
打磨機構還設有第一安裝板4,打磨部件固定于第一安裝板4上,第一氣缸14的輸出端與第一安裝板4固定連接。
定位機構包括分別設于柱面鏡17兩延伸端的第一吸頭機構和第二吸頭機構,第一吸頭機構包括第一定位板6、第一氣管8及與第一氣管8始端連通的第一吸盤10,第一氣管8的末端設有控制第一氣管8通斷的第一電磁閥12,第一吸盤10安裝于第一定位板6上,第二吸頭機構包括第二定位板7、第二氣管9、與第二氣管9始端連通的第二吸盤11及驅動第二吸盤11伸縮運行的第二氣缸15,第二氣管9的末端設有控制第二氣管9通斷的第二電磁閥13,第二氣缸15安裝于第二定位板7上。
定位機構還包括設于柱面鏡17下部的升降機構,該升降機構包括支撐桿3及驅動支撐桿3上下運行的第三氣缸16。支撐桿3的上端面設有與柱面鏡17相適配的凹槽,便于提高柱面鏡17的穩定性,提高定位精度。凹槽的上端面鋪設有柔性層,防止損壞柱面鏡17的鏡面。
定位機構還包括第二安裝板5,第一定位板4安裝于第二安裝板5上。第二安裝板5還開設有導向孔,第一氣缸14的輸出端穿過導向孔與打磨部件連接。
工作原理:第三氣缸16驅動支撐桿3把柱面鏡17向上運行,接著第二氣缸15推動第二吸盤11吸附于柱面鏡17的一端,同時柱面鏡17的另一端受到推力被第一吸盤10吸附,接著第三氣缸16驅動支撐桿3向下運行,接著夾持部2夾持于柱面鏡17的一端,第一氣缸14驅動夾持部2沿柱面鏡17來回移動,完成多面打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