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砂光附件及砂光機。
背景技術:
目前,砂光機被廣泛應用于墻面或地面的打磨砂光。砂光機具有提供驅動動力的動力元件,動力元件連接到動力傳輸系統且位于砂光機外殼內。砂光機還具有工作底盤,動力元件通過動力傳輸系統和工作底盤連接,在工作底盤上設有砂紙等磨砂材料。工作時,動力元件驅動底盤及砂紙對工件表面進行打磨,從而使之光滑平整。
目前,為適用于不同的砂磨工況,可安裝不同形狀的砂光附件,如指形、菱形或三角形等。但現有的砂光附件插裝于底盤的前端邊緣處,通過設置滑鈕及鎖止機構,使滑鈕與底盤相對滑動而鎖止或拆卸該砂光附件,但該種裝拆方式操作麻煩,零件多易丟失,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的砂光附件通過滑鈕滑動鎖止或拆卸砂光附件而操作麻煩、零件多易丟失、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零件少、安裝與操作便利且成本低的砂光附件及砂光機。
一種砂光附件,安裝于砂光機的底板框架,所述砂光附件包括底座、固接于所述底座一側的砂光組件及鎖緊件,所述底座相對所述砂光組件的另一側設有導向柱,所述砂光附件通過所述鎖緊件固定連接于所述砂光機的所述底板框架。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砂光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底座一側且具有彈性的底座墊及磨砂件,所述底座墊與所述底座分別開設有相貫通的第一安裝孔及第二安裝孔,所述鎖緊件依次穿設所述第一安裝孔及所述第二安裝孔,并螺紋連接于所述砂光機的所述底板框架,以將所述砂光附件安裝于所述底板框架,所 述磨砂件固接于所述底座墊遠離所述底座一側。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導向柱為兩個,所述第二安裝孔位于兩所述導向柱之間,且兩個所述導向柱與所述第二安裝孔位于同一直線上。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鎖緊件包括頭部及一端與所述頭部連接且設有外螺紋的桿部,所述第一安裝孔的徑向尺寸小于所述鎖緊件的所述頭部的徑向尺寸。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裝孔包括同軸且相貫通的第一過孔及第二過孔,所述鎖緊件的所述桿部依次穿過所述第一過孔并伸出所述第二過孔,所述頭部位于所述第一過孔內。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過孔始終與所述鎖緊件的所述桿部相配合,以使所述鎖緊件與所述第二安裝孔軸向保持在同一方向。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底板框架一側設有安裝部,所述第二過孔開設于所述安裝部朝向所述底板框架的端部,所述第一過孔自所述底座遠離所述底板框架一側貫穿所述安裝部,并與所述第二過孔連通。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導向柱的徑向尺寸自其遠離所述底座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漸增大。
一種砂光機,包括:
殼體;
馬達,設置在殼體內;
輸出端,由所述馬達驅動;
底板框架,連接于所述輸出端;
所述砂光機還包括如上述的砂光附件,所述砂光附件可拆卸連接于所述底板框架。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底板框架對應開設有導向柱孔及螺紋孔,所述導向柱插設于所述導向柱孔內,所述鎖緊件螺紋連接于所述螺紋孔,以將所述砂光附件固定于所述底板框架。
上述砂光附件及砂光機,在安裝過程中,將導向柱對準底板框架的導向柱 孔插入,并旋緊鎖緊件即可將砂光附件快速安裝于砂光機,相對傳統的砂光附件安裝方式,零件少且不易丟失,且操作方便可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砂光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砂光附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砂光附件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的砂光附件的底座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砂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所示的砂光機的B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的砂光附件10,安裝于砂光機100的底板框架40,該砂光附件10包括底座12、固接于底座12一側的砂光組件14及鎖緊件16,該底座12相對砂光組件14的另一側設有導向柱122,該砂光附件10通過鎖緊件16固定連接于砂光機100的底板框架40。具體到本實施 例中,該砂光附件10為指形砂。
如此,在安裝過程中,將導向柱122對準底板框架40的導向柱孔插入,并旋緊鎖緊件16即可將砂光附件10快速安裝于砂光機100,相對傳統的砂光附件10安裝方式,零件少且不易丟失,且操作方便可靠,成本低。
優選地,該導向柱122一體成型于底座12,從而節省了安裝零件,且起到導向與定位的作用,便于安裝于拆卸。
優選地,該砂光組件14包括固接于底座12一側且具有彈性的底座墊142及磨砂件(圖未示)。該底座墊142與底座12分別開設有相貫通的第一安裝孔11及第二安裝孔13,該鎖緊件16依次穿設第一安裝孔11及第二安裝孔13,并螺紋連接于砂光機100的底板框架40,該磨砂件固接于底座墊142遠離底座一側。底座墊142具有彈性可起到減振作用,減少底板框架40對磨砂件的直接作用。本實施例中,該底座墊142包括底座墊本體1422及砂刺毛皮1424,該底座墊本體1422粘結于底座12,該砂刺毛皮1424一體成型于底座墊本體1422,該砂刺毛皮1424用于將磨砂件粘結于其。其中,該底座墊142為泡沫板,該磨砂件為砂紙,可以理解,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該底座墊142還可為其他具有彈性的材料制成,該磨砂件可為砂布或拋光墊等,在此不作限定。
優選地,如圖4所示,底座12朝向砂光組件14一側設有筋條124,便于底座墊142的粘結,且增強了底座12的強度。
優選地,一并參閱圖3,該導向柱122為兩個,第二安裝孔13位于兩導向柱122之間,且兩導向柱122的中軸線之間的垂線穿過第二安裝孔13的中軸線,也就是說,兩導向柱122與第二安裝孔13位于同一直線,如此,便于砂光附件10的安裝。
優選地,該鎖緊件16為螺釘,該鎖緊件16包括頭部162及一端與所述頭部162連接且設有外螺紋的桿部164,第一安裝孔11的徑向尺寸小于鎖緊件16的頭部162的徑向尺寸。如此,由于底座墊142具有彈性,在安裝過程中,鎖緊件16的頭部162撐開第一安裝孔11,當鎖緊件16的頭部162位于第二安裝孔13內時,第一安裝孔11恢復到原狀,則可防止鎖緊件16從第一安裝孔11滑落丟失。此外,除第一次安裝時需要將鎖緊件16推入第二安裝孔13內,以 后安裝時不用安裝人員扶持鎖緊件16并翻轉砂光機100,便于操作人員的安裝。
優選地,參閱圖3及圖4,該第二安裝孔13為沉頭孔,其包括同軸其相貫通的第一過孔132及第二過孔134,該鎖緊件16的桿部164依次穿過第一過孔132,并伸出第二過孔134,該鎖緊件16的頭部162位于第一過孔132內。如此,將砂光附件10緊固于砂光機100的底板框架40上。
優選地,該第二過孔134始終與鎖緊件16的桿部164相配合,以使鎖緊件16與第二安裝孔13軸向保持同一方向。也就是說,砂光附件10可沿第二安裝孔13的軸向移動,但鎖緊件16的桿部不脫離第二過孔134。當砂光附件10在沒有安裝使用時,將砂光附件10直立,則鎖緊件16的在重力的作用下其頭部162與底座墊142相接觸,并被底座墊142所限位,此時,桿部164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過孔134內。如此,在需要安裝時候,便于鎖緊件16的桿部164穿過第二過孔134,進而便于砂光附件10安裝于砂光機100的底板框架40上。
優選地,該底座12朝向底板框架40一側凸設有安裝部126,該第二過孔134開設于安裝部126朝向底板框架40的端部,該第一過孔132自底板遠離底板框架40的一側貫穿該安裝部126并與第二過孔134連通。如此,不僅給鎖緊件16的頭部162以容置空間,且進一步起到導向與定位作用,便于鎖緊件16的固定,使用便利。
優選地,該導向柱122的徑向尺寸自其遠離底座12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漸增大,本實施例中,該導向柱122為一圓臺。如此,在安裝過程中,便于導向柱122插入底板框架40的導向柱孔42內。
基于上述的砂光機100,如圖5及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砂光機100,其包括殼體10、馬達30、輸出端(圖未標)、底板框架40及上述的砂光附件10。其中,馬達30設置在殼體10內,馬達30驅動輸出端,底板框架40連接在輸出端,在馬達30驅動下運動,砂光附件10可拆卸地連接于底板框架40。
具體地,輸出端包括偏心機構(圖未標),馬達30驅動偏心機構,偏心機構驅動底板框架40運動,從而將馬達30的旋轉運動轉化為底板框架40的軌道式運動。當然,根據可根據馬達30的位置以及實際需要,可以在馬達30和偏 心機構之間設置傳動機構、減速機構等。
該底板框架40對應開設有導向柱孔42及螺紋孔44,該導向柱122插設于導向柱孔內42,該鎖緊件16螺紋連接于螺紋孔44,以將前述的砂光附件10固定于底板框架40。本實施例中,該底板框架40還設有與安裝部126相配的導向通道46,從而進一步起到導向與定位作用,便于鎖緊件16的固定,使用便利。
上述砂光附件10及砂光機100,在安裝指形砂時,導向柱122及安裝部126插入對應的導向柱孔42及導向通道46,將砂光附件10抵住砂光機100的底板框架40,然后通過螺絲刀旋緊鎖緊件16即可將砂光附件10固定于底板框架40。如此,零件少且不易丟失,安裝操作方便可靠,成本低。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