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噴砂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噴砂機。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的發展,噴砂機應用廣泛,適用于平板類、盤類、四方體、型材及其他異形工件的噴砂加工,如:平面不銹鋼板材、并能鋼板、玻璃鋼板、石材、不粘鍋、烤盤、多士爐、電腦機箱、功能DVD面板,筆記本、電腦主機板、電熨斗底板、裝飾件、標牌徽章、通訊器材、鋁板材、型材及其他異形件等,然而傳統設備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占地面積過大,噪聲嚴重等,且噴砂時磨料易堵塞,噴砂不均勻,由于現有技術存在嚴重的不足,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革新。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噴砂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噴砂機,包括主工作柜、操作按鍵、減震坐墊、進料斗、混料管、高壓噴嘴和電機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工作柜上側設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按鍵均勻安裝在操作面板上,所述減震坐墊分別安裝在主工作柜底部兩側,所述主工作柜上側安裝有進料斗,所述進料斗下側設有錐形閥門,所述主工作柜內部設備空氣泵,所述空氣泵與混料管連接,所述混料管末端焊接有高壓噴嘴,所述高壓噴嘴下側設備工作平臺,所述工作平臺左側設有電機,所述電機與電機轉軸連接,所述主工作柜右側設有傳送皮帶。
優選的,所述主工作柜上側設有氣壓表。
優選的,所述操作面板由操作按鍵和顯示屏組成。
優選的,所述高壓噴嘴與工作平臺在同一軸線位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自動噴砂機設有操作主板,使用操作主板上的操作按鍵對設備的工作參數進行設置,大大加強了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安裝了減震坐墊,減小了設備的震動,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在主工作柜上安裝氣壓表,增強了設備的信息反饋能力,并且在主工作柜內部安裝了空氣泵,使磨料與高壓氣體混合,完成噴砂過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工作柜,2、操作面板,3、操作按鍵,4、減震坐墊,5、進料斗,6、錐形閥門,7、空氣泵,8、混料管,9、高壓噴嘴,10、工作平臺,11、電機,12、電機轉軸,13、傳送皮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噴砂機,包括主工作柜1、操作面板2、操作按鍵3、減震坐墊4、進料斗5、錐形閥門6、空氣泵7、混料管8、高壓噴嘴9、工作平臺10、電機11、電機轉軸12和傳送皮帶13,主工作柜1上側設有操作面板2,且主工作柜1上側設有氣壓表,操作按鍵3均勻稱安裝在操作面板2上,操作面板2由操作按鍵3和顯示屏組成,減震坐墊4分別安裝在主工作柜1底部兩側,主工作柜1上側安裝有進料斗5,進料斗5下側設有錐形閥門6,主工作柜1內部設備空氣泵7,空氣泵7與混料管8連接,混料管8末端焊接有高壓噴嘴9,高壓噴嘴9下側設備工作平臺10,且高壓噴嘴9與工作平臺10在同一軸線位置,工作平臺10左側設有電機11,電機11與電機轉軸12連接,且電機轉軸12與電機皮帶連接,主工作柜1右側設有傳送皮帶13。
工作原理:在使用自動噴砂機時,首先通過操作面板2,使用操作按鍵3和顯示屏對設備的各項工作參數進行詳細設置,然后將磨料人工投入至進料斗5中,經過錐形閥門6對流量進行控制,適量將磨料傳送到混料管8中,此時空氣泵7工作,使砂氣混合形成高速噴射束將噴料沿高壓噴嘴9高速噴出,工作平臺10經過電機11和電機轉軸12的帶動下勻速旋轉,使工件表面均勻噴砂,最終磨料經過傳送皮帶13運出,循環利用,完成噴砂過程。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