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鐵水包。
背景技術:
鐵水包用于鑄造車間澆注作業,在爐前承接鐵液后,由行車運到鑄型處進行澆注。目前的鐵水包在澆鑄時需要傾倒,使用不方便;且由于鐵水包的重量極大,傾倒鐵水包時鐵水包可能發生翻轉,以使盛放于鐵水包內的高溫鐵水濺出,導致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不用傾倒鐵水包就能進行澆鑄,且保證工人安全的鐵水包。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鐵水包,包括鐵水包體及堵塞件。所述鐵水包體內形成一具有開口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用于收容鐵水。所述鐵水包體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容納腔連通的鐵水流嘴。所述堵塞件可拆卸地裝設于所述鐵水流嘴內以封閉所述鐵水流嘴。
進一步地,所述鐵水流嘴的橫截面為正方形。
進一步地,所述正方形的邊長為30-50mm。
進一步地,所述側壁上還設有導流通道,所述導流通道鄰近所述鐵水流嘴設置以對從所述鐵水流嘴流出的鐵水進行導向。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通道包括底板及分別裝設在所述底板相對兩側的兩個側板,所述底板及所述兩個側板朝向所述鐵水包體的一側均與所述側壁連接,所述底板及所述兩個側板共同圍成一導流槽,所述導流槽與所述鐵水流嘴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鐵水流嘴遠離所述開口。
進一步地,所述鐵水流嘴的數量為多個,所述多個鐵水流嘴間隔設置在所述鐵水包體的側壁上,所述堵塞件的數量與所述鐵水流嘴的數量相同,每一堵塞件可拆卸地裝設于相應的鐵水流嘴內。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鐵水包在側壁上開設鐵水流嘴,不澆注時,采用堵塞件堵住鐵水流嘴;澆 注時,采用一輔助工具將堵塞件移出鐵水流嘴,即可使得鐵水從鐵水流嘴流出,無需傾倒鐵水包即可實現澆注作業,使用方便,且避免鐵水包翻轉導致的高溫鐵水濺出,提高了生產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鐵水包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鐵水包的鐵水包體在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附圖中,100-鐵水包、20-鐵水包體、24-容納腔、242-開口、26-鐵水流嘴、28-導流通道、282-底板、284-側板、286-導流槽、40-堵塞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同時參見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鐵水包100,包括鐵水包體20和堵塞件40。鐵水包體20大致呈圓柱形桶狀,其內形成一具有開口242的容納腔24。容納腔24用于收容鐵水(圖未示)。鐵水包體20的側壁上開設有鐵水流嘴26。鐵水流嘴26遠離開口242且與容納腔24連通。鐵水流嘴26的橫截面為正方形,其邊長為30-50mm。在本實施方式中,該正方形的尺寸具體為40mm。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鐵水流嘴26的橫截面也可以 設置為圓形、長方形等其他形狀,其尺寸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堵塞件40可拆卸地裝設于鐵水流嘴26內以封閉鐵水流嘴26。在本實施方式中,堵塞件40為干燥的焦炭粉。
在本實施方式中,鐵水包體20的側壁上還設有導流通道28。導流通道28鄰近鐵水流嘴26設置以對從鐵水流嘴26流出的鐵水進行導向。導流通道28包括底板282及分別裝設在底板282相對兩側的兩個側板284,底板282及兩個側板284朝向鐵水包體20的一側均與鐵水包體20的側壁連接。其中,底板282位于鐵水流嘴26的下方,兩個側板284分別位于鐵水流嘴26的相對兩側。底板282及兩個側板284共同圍成一導流槽286,導流槽286與鐵水流嘴26連通。在本實施方式中,底板282及兩個側板284均由耐火磚構成。
鐵水包100在不澆注時,堵塞件40堵住鐵水流嘴26,此時,鐵水可以盛放于容納腔24內。澆注時,首先通過行車(圖未示)將鐵水流嘴26運送至鑄造模具(圖未示)附近,并使鐵水流嘴26朝向鑄造模具的鑄造腔。然后,采用一輔助工具將堵塞件40移出鐵水流嘴26,使得鐵水從鐵水流嘴26經由導流槽286流向鑄造腔內。
本實用新型的鐵水包100在側壁上開設鐵水流嘴26,不澆注時,采用堵塞件40堵住鐵水流嘴26;澆注時,采用一輔助工具將堵塞件40移出鐵水流嘴26,即可使得鐵水從鐵水流嘴26流出,無需傾倒鐵水包100即可實現澆注作業,使用方便,且避免鐵水包100翻轉導致的高溫鐵水濺出,提高了生產安全。
在本實施方式中,鐵水流嘴26的數量為一個。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鐵水流嘴26的數量也可以為多個,多個鐵水流嘴26間隔設置于側壁上,以同時對多個鑄造模具進行澆注,提高生產效率。同樣地,堵塞件40的數量也設置為多個,每一堵塞件40可拆卸地裝設于相應的鐵水流嘴26內。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實用新型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