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澆口杯領域,尤其涉及用于鑄造的保溫澆口杯。
背景技術:
澆口杯是漏斗形的外澆口,單獨制造或直接在鑄型內形成,成為直澆道頂部的擴大部分,其作用是承接金屬液,防止飛濺和溢出,減少金屬液對鑄型的直接沖擊,撇去部分熔渣、雜質、阻止其進入直澆道內。傳統的漏斗形澆口杯結構簡單,節約金屬,但撇渣效果差,容易使得大部分空氣進入,影響鑄件的質量,金屬高溫下融化成金屬液,進入澆口杯,因其溫度較高,易于危害操作人員安全,易引起燙傷等,所以需要設計用于鑄造的保溫澆口杯。
申請號為CN201520446430.6的專利,澆口杯裝置包括澆口杯上部鐵模、澆口杯樹脂砂型和澆口陶瓷過濾網,澆口杯上部鐵模為喇叭型,澆口杯樹脂砂型和澆口杯上部鐵模相互配合,澆口杯上部鐵模位于澆口杯樹脂砂型的上方,澆口杯上部鐵模內有澆口陶瓷過濾網。此專利中仍然采用傳統的喇叭型結構,不能夠很好地解決渣滓和氣泡的問題,所以需要設計用于鑄造的保溫澆口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這一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用于鑄造的保溫澆口杯,其結構特征在于包括杯身,杯口,出口,保溫層;所述杯身在豎直方向上的一個橫截面為圓弧形,所述杯口位于杯身的上方,所述杯口的一個橫截面為圓形,所述杯身的材質為高鋁土;所述出口位于杯身的一側,所述出口的直徑與所述杯口的直徑之比為1:1.5-2.5;所述保溫層包括內層、外層,所述內層包裹住杯身,所述外層包裹住內層,所述內層為微納隔熱板,所述外層為巖棉。
進一步的,所述杯口上設有向杯口內側彎曲的擋板,金屬液從杯口上方進入,在整個過程中,金屬液溫度較高,若流速過快,會引起噴濺的情況,在杯口上設有擋板,能夠有效防止金屬液噴濺的情況,保護操作人員安全;
進一步的,所述出口下方設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與所述出口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夾角為30-60°,過濾網設置在出口的下方,能夠有效的對空氣、渣滓進行過濾,且設置一定的角度,更加符合液體流動時的流動方向,使得過濾更加徹底。
本實用新型中,杯身采用半弧形的設計,即構成一個有型腔,增大金屬液的深度,能夠阻止水平漩渦的產生,更加有利于分離渣滓,設有保溫層,采用新型的材質,能夠有效的保證金屬液的溫度,提高鑄件的質量,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視角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鑄造的保溫澆口杯,其結構特征在于包括杯身1,杯口4,出口5,保溫層;所述杯身1在豎直方向上的一個橫截面為圓弧形,所述杯口4位于杯身1的上方,所述杯口4的一個橫截面為圓形,所述杯身1的材質為高鋁土;所述出口5位于杯身1的一側,所述出口5的直徑與所述杯口4的直徑之比為1:1.5-2.5;所述保溫層包括內層2、外層3,所述內層2包裹住杯身1,所述外層3包裹住內層2,所述內層2為微納隔熱板,所述外層3為巖棉。
更具體的,所述杯口4上設有向杯口內側彎曲的擋板7,金屬液從杯口上方進入,在整個過程中,金屬液溫度較高,若流速過快,會引起噴濺的情況,在杯口上設有擋板,能夠有效防止金屬液噴濺的情況,保護操作人員安全;
更具體的,所述出口下方設有過濾網6,所述過濾網6與所述出口5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的夾角為30-60°,過濾網6設置在出口5的下方,能夠有效的對空氣、渣滓進行過濾,且設置一定的角度,更加符合液體流動時的流動方向,使得過濾更加徹底。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裝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覆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