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技術領域,尤其是指新型拋光輪。
背景技術: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但是拋光輪的接觸面積小,而且購買拋光輪的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加工效果好的新型拋光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新型拋光輪,它包括有由金屬制成的中空內筒,內筒的內環端部內凹形成階梯狀的定位臺階,內環腔壁上沿長度方向開有定位槽,內筒外側套裝有拋光砂帶,內筒外壁上沿長度方向開有固定槽,拋光砂帶連接部位通過嵌條固定在固定槽內,并通過螺絲鎖緊。
所述的拋光砂帶端部重疊一段距離后繞卷在嵌條上,繞卷部位與嵌條一起嵌入固定槽,螺絲從外側穿過拋光砂帶的繞卷部位和嵌條后固定在固定槽內。
所述的中空內筒端部設有固定沉孔。
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采用圓筒形的內筒和制成輥狀的砂帶,使砂帶與工件之間的接觸面更大,采用固定槽和嵌條的方式安裝砂帶,使砂帶安裝、更換更加方法,而且加工時,砂帶表面接口可以隱藏,防止因連接部位帶來加工盲區的問題;采用本方案后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加工效果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嵌條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和附圖2,本實施例所述的新型拋光輪包括有由金屬制成的中空內筒1,所述的中空內筒1端部設有固定沉孔8,內筒1的內環端部內凹形成階梯狀的定位臺階2,內環腔壁上沿長度方向開有定位槽3,內筒1外側套裝有拋光砂帶4,內筒1外壁上沿長度方向開有固定槽5,拋光砂帶4連接部位通過嵌條6固定在固定槽5內,并通過螺絲7鎖緊,所述的拋光砂帶4端部重疊一段距離后繞卷在嵌條6上,繞卷部位與嵌條6一起嵌入固定槽5,螺絲7從外側穿過拋光砂帶4的繞卷部位和嵌條6后固定在固定槽5內。本實施例采用圓筒形的內筒和制成輥狀的砂帶,使砂帶與工件之間的接觸面更大,采用固定槽和嵌條的方式安裝砂帶,使砂帶安裝、更換更加方法,而且加工時,砂帶表面接口可以隱藏,防止因連接部位帶來加工盲區的問題。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