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粉末冶金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分壓真空爐的脫蠟結構。
背景技術:
:
現有的金屬注射成型粉末冶金工藝一般包括:混料-注射成形-脫蠟-燒結-后處理。燒結能使多孔的毛坯脫蠟、收縮致密成為具有一定組織和相應性能的制品,燒結工藝對最終制品的金相組織和性能有很大甚至決定性的影響,而燒結前的脫蠟工藝是保證燒結質量的一道重要工序。
經過一道專門脫蠟工序后,制品中還有小部分的粘結劑,此一小部分的粘結劑的脫除和燒結一般在同一真空爐中發生,目前真空爐的脫蠟結構包括設于真空爐底部的脫蠟引導管、真空泵和脫蠟管,脫蠟管一端連通脫蠟引導管且另一端連通真空泵。在真空泵抽真空的作用下,真空爐中的蠟蒸汽通過脫蠟管排出到集蠟罐中。采用此結構具有如下缺點:當真空爐需要較高的真空度時,功率低的真空泵無法滿足抽真空需求;若采用功率高的真空泵,真空爐在需要較低的真空度時,功率高的真空會造成資源不必要的浪費,無形中增大了生產成本;真空泵無法滿足真空爐內不同真空度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解決了現有真空泵無法滿足真空爐不同真空度需求的問題,旨在提供一種用于分壓真空爐的脫蠟結構,通過采用單獨機械泵的結構,調整真空泵的真空度,有效利用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用于分壓真空爐的脫蠟結構,包括真空爐、真空蝶閥、脫蠟引導管、機械泵和脫蠟管,真空爐上設置有進氣口,真空蝶閥安裝在真空爐的側壁上,脫蠟引導管的一端與真空蝶閥連通,另一端與脫蠟管連通,機械泵安裝在脫蠟管上。
進一步地,真空爐的進氣口處安裝有氣流計。
進一步地,所述脫蠟管為直線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脫蠟管的外壁與地面成90°角。
進一步地,所述脫蠟引導管和脫蠟管上設置有加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單獨機械泵的結構,有效利用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進氣口,2為氣流計,3為真空爐,4為真空疊閥,5為脫蠟引導管,6為脫蠟管,7為機械泵,8為加熱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用于分壓真空爐的脫蠟結構,包括真空爐3、真空蝶閥、脫蠟引導管5、機械泵7和脫蠟管6,真空爐3上設置有進氣口1,真空爐3的進氣口1處安裝有氣流計2。真空蝶閥安裝在真空爐3的側壁上,脫蠟引導管5的一端與真空蝶閥連通,另一端與脫蠟管6連通,機械泵7安裝在脫蠟管6上。
當真空爐3需要較高的真空度時,減少進氣口1的氣流量,并把真空疊閥4順時針旋轉;當真空爐3需要較低的真空度時,增加進氣口1的氣流量,并把真空疊閥4逆時針旋轉,只需機械泵7工作,真空爐3中蠟蒸汽沿著脫蠟引導管5進入脫蠟管6排出,采用單獨機械泵7的結構,有效利用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另外,所述脫蠟引導管5和脫蠟管6上設置有加熱裝置8。使石蠟順利排到集蠟管內,防止管道中的石蠟堵塞。
本實用新型采用單獨機械泵7的結構,有效利用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