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疏通裝置,具體是一種疏通開放式霧化器堵口的裝置,屬于金屬材料粉末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無坩堝真空氣霧化設備生產高溫合金粉體過程中,經常因霧化堵口,迫使設備停止生產。如果出現霧化堵口現象,必須立即停止生產,并將爐門打開,打破氬氣氛圍,清理堵口,然后必須重新抽真空并用氬氣置換后方可進行繼續生產。
目前,傳統清理無坩堝真空氣霧化設備霧化堵口的方法為,停止生產,打開爐門,使用工具將堵口清理,再重新進行抽真空和置換,充保護氣體并繼續生產。
在正常生產高溫合金粉體過程中,會發生若干次堵口,在處理堵口時,先打開爐門,采用工具將霧化器堵口的結塊金屬清除,再關上爐門抽真空,并進行惰性氣體置換,才能繼續生產,每次處理堵口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并額外消耗大量的惰性氣體和電力。同時,當堵口情況發生后,原料棒仍處于即將融化的高溫狀態,此時打開爐門,會使原料受到一定程度的氧化,最終導致產品粉末的氧含量增大。若希望原料棒不在處理堵口的過程中氧化,則必須使原料棒冷卻至一定溫度以下,此過程通常需要1-2小時,這會進一步降低生產效率。另外,每次抽真空及置換還會消耗大量惰性氣體和電力。
上述處理方式會嚴重降低生產效率,在打開設備進行清理的同時,高溫合金棒材原料還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氧化,降低最終產品的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疏通開放式霧化器堵口的裝置,可以在不打開爐蓋的情況下,快速處理霧化堵口,免去了破真空、抽真空及置換的過程,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以降低生產輔料的消耗,原材料的氧化程度得到更好的控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疏通霧化器堵口的裝置,包括縱向貫穿爐蓋設置的柔性管道,所述的柔性管道與爐蓋內壁相配合,在伸出爐蓋上部的柔性管道的外壁上嵌套設置有水平旋轉把手,柔性管道的頂端固定連接在轉動圓盤上,柔性管道底端折彎 設置為L型,其折彎點處內部設置導向輪Ⅰ、導向輪Ⅱ,在柔性管道的底端端部設置沖撞裝置,沖撞裝置由沖撞頭、內絲滑軸、金屬線絲、外絲螺紋桿構成。
外絲螺紋桿的頂端設置螺紋桿限位擋板,外絲螺紋桿的底端穿過內絲滑軸且與內絲滑軸內壁螺紋配合后連接沖撞頭;金屬絲線的一端安裝在內絲滑軸上并通過導向輪Ⅰ后繞過轉動圓盤的轉動軸,金屬絲線的另一端通過導向輪Ⅱ后安裝在內絲滑軸上。
進一步,在柔性管道與爐蓋內壁相配合的地方設置平面軸承。
進一步,在金屬絲線上設置有長度調節機構。
進一步,還包括加固裝置,所述的加固裝置由至少一件嵌套在柔性管道上的加固軸承和與加固軸承固定連接的加固桿組成,所述的加固桿的另一端與爐蓋的下端固定連接。
進一步,在柔性管道的折彎處設置加強板。
進一步,還包括內絲滑軸擋板,所述的內絲滑軸擋板為兩件,分別設置在內絲滑軸的上下兩端。
進一步,在轉動圓盤上設置轉動手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不打開爐體的前提下,就可以處理堵口問題,當發生霧化堵口時,停止高壓氣體的供給;將原棒料提升,轉動水平旋轉把手,將沖撞裝置旋轉至霧化裝置上的通孔的正上方;轉動轉動手柄將沖撞頭下降至堵口處,對準堵口的金屬結塊進行撞擊,將金屬結塊撞擊到霧化桶內后,通過轉動手柄將沖撞頭提升,然后旋轉水平旋轉把手將沖撞裝置旋轉至偏離通孔的位置,霧化裝置通孔疏通完畢后,重新開啟高壓霧化氣體,此時即可打開電源繼續霧化程序,該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在不打開爐蓋的情況下,快速處理霧化堵口,免去了破真空、抽真空及置換的過程,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可以降低生產輔料的消耗,原材料的氧化程度得到更好的控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霧化裝置工作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處理堵口的工作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沖撞裝置相對于爐蓋旋轉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柔性管道,2、轉動圓盤,2.1、轉動手柄,2.2、轉動軸,3、水平旋轉把手,4、導向輪Ⅰ,5、導向輪Ⅱ,6、沖撞裝置,6.1、沖撞頭,6.2、內絲滑軸,6.3、金屬線絲,6.4、外絲螺紋桿,7、螺紋桿限位擋板,8、平面軸承,9、加固軸承,10、加固桿,11、加強板,12、內絲滑軸擋板,13、霧化裝置,14、高壓氣體,15、原棒料,16、通孔,17、 金屬結塊,18、感應熔煉線圈,19、爐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疏通開放式霧化器堵口的裝置,包括縱向貫穿爐蓋設置的柔性管道1,所述的柔性管道1與爐蓋內壁相配合,在伸出爐蓋上部的柔性管道1的外壁上嵌套設置有水平旋轉把手3,柔性管道1的頂端固定連接在轉動圓盤2上,柔性管道1底端折彎設置為L型,其折彎點處內部設置導向輪Ⅰ4、導向輪Ⅱ5,在柔性管道1的底端端部設置沖撞裝置6,沖撞裝置6由沖撞頭6.1、內絲滑軸6.2、金屬線絲6.3、外絲螺紋桿6.4構成。
外絲螺紋桿6.4的頂端設置螺紋桿限位擋板7,外絲螺紋桿6.4的底端穿過內絲滑軸6.2且與內絲滑軸6.2內壁螺紋配合后連接沖撞頭6.1;金屬絲線6.3的一端安裝在內絲滑軸6.2上并通過導向輪Ⅰ4后繞過轉動圓盤2的轉動軸2.2,金屬絲線6.3的另一端通過導向輪Ⅱ5后安裝在內絲滑軸6.2上。
為了方便實現沖撞裝置6在爐蓋19下面的旋轉,優選在柔性管道1與爐蓋內壁相配合的地方設置平面軸承8。
在金屬絲線6.3上設置有長度調節機構。
還包括加固裝置,所述的加固裝置由至少一件嵌套在柔性管道1上的加固軸承9和與加固軸承9固定連接的加固桿10組成,所述的加固桿10的另一端與爐蓋的下端固定連接。
在柔性管道1的折彎處設置加強板11。
還包括內絲滑軸擋板12,所述的內絲滑軸擋板12為兩件,分別設置在內絲滑軸6.2的上下兩端。
在轉動圓盤2上設置轉動手柄2.1。
一種用于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的解決開放式霧化器堵口的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②當霧化裝置13發生堵口現象時,停止高壓氣體14的供給;
②將原棒料15提升至清理裝置能夠順利使用的安全高度,轉動水平旋轉把手1.1,將沖撞裝置6旋轉至霧化裝置13上的通孔16的正上方;
③轉動轉動手柄2.1將沖撞頭6.1下降至堵口處,對準堵口的金屬結塊17進行撞擊,將金屬結塊17撞擊到霧化桶內后,通過轉動手柄2.1將沖撞頭6.1提升,然后旋轉水平旋轉把手3將沖撞裝置6旋轉至偏離通孔16的位置。
霧化裝置工作過程:
①安裝原料棒15,清潔霧化裝置13;
②對設備進行抽真空、置換操作,根據工藝需要,置換至少需要進行兩次;
③開啟高壓氣體14并調整到工藝指定的壓力;
④開啟感應熔煉電源,把原料棒15下降至感應熔煉線圈18處,將原料棒15前端感應融化,感應融化后的金屬熔滴會滴入霧化裝置13,經高壓氣體14噴吹后霧化成粉,并進入霧化桶冷卻;
⑤等金屬粉冷卻后,取出,并按客戶要求進行篩分。
在③過程中,融化的金屬液體可能在下落的過程中與霧化通孔壁接觸形成金屬結塊17將霧化裝置14的通孔16堵住(堵口)。
本實用新型在不打開爐體的前提下,可以處理堵口問題,具體操作如下:當霧化裝置13發生堵口時,停止高壓氣體14的供給,將原料棒15提升,轉動水平旋轉把手3,將該疏通裝置旋轉至霧化裝置13上通孔16的正上方,然后轉動轉動手柄2.1,金屬絲線6.3會在轉動軸2.2,導向輪Ⅰ4、導向輪Ⅱ5的帶動下,帶動內絲滑軸6.2轉動,內絲滑軸6.2轉動的同時會帶動與其螺紋配合的外絲螺紋桿6.4向下移動,當沖撞頭6.1下降至堵口處的時候,對準堵口的金屬結塊17進行撞擊,將金屬結塊17從堵口處撞擊到霧化桶內后,再反方向轉動轉動手柄2.1,金屬絲線6.3會在轉動軸2.2,導向輪Ⅰ4、導向輪Ⅱ5的帶動下,帶動內絲滑軸6.2轉動,內絲滑軸6.2轉動的同時會帶動與其螺紋配合的外絲螺紋桿6.4向上移動,然后轉動水平旋轉把手3將該裝置歸位。霧化裝置13的通孔16疏通完畢后,重新開啟高壓氣體14,此時即可打開電源繼續霧化。
實施例
在生產GH3536過程中,裝好原棒料15,對無坩堝氣霧化設備進行抽真空,并進行惰性氣體置換處理,正常工藝要求至少進行兩次置換處理,整個過程需要30-45分鐘。置換完成后,用惰性氣體對設備充壓至大氣壓。開啟高壓氣體14,將壓力調整到工藝要求的數值(一般為3MPa-8MPa),把原料棒15放入感應熔煉線圈18處,進行加熱熔化,熔滴順著霧化裝置13的通孔16滴下,被霧化裝置13吹出的高壓氣體14破碎成金屬小液滴。在霧化過程中,因為高速氣流側向產生的負壓會把液滴吸到霧化裝置13的通孔16的內壁上,且原料棒15在融化過程中可能會偏離正中間滴下,使熔滴會粘在霧化裝置通孔的內壁上。隨著熔滴量增大,結塊面積逐漸增加,最后導致霧化通孔堵塞,無法正常生產。
采用該設計方案,當發生霧化裝置13堵口時,停止高壓氣體14的供給,將原料棒15 提升,轉動水平旋轉把手3,將該疏通裝置旋轉至霧化裝置13的通孔16的正上方,然后轉動轉動手柄2.1,將沖撞頭6.1下降至堵口處,對準堵口的金屬結塊17進行撞擊,將金屬結塊17從堵口處撞擊到霧化桶內后再將裝置歸位。霧化裝置通孔疏通完畢后,重新開啟高壓霧化氣體,此時即可打開電源繼續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