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稀土合金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釹鐵硼材料氣研磨設備。
背景技術:
釹鐵硼磁性材料,是稀土永磁材料發展的最新結果,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永磁材料,在現代工業和電子技術中獲得了廣泛應用。為了獲得良好的性能,使得制成的永磁體磁性均勻,硬度高,就需要生產出顆粒均勻且極細致的釹鐵硼粉末。現有的設備難以滿足該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研磨效果好,粉末顆粒均勻的粉末氣研磨設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提供的釹鐵硼材料氣研磨設備,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分選機,其分選機下方一體安裝有研磨機,所述分選機與研磨機之間安裝有隔板,所述研磨機底部設有收集口,所述分選機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收集口與進料口之間設有循環管道。
進一步,所述分選機側壁上開設有出料口,在該出料口上設有篩選裝置。
進一步,所述研磨機包括研磨筒,該研磨筒內設有驅動氣缸、驅動軸及研磨輪,所述研磨筒底部為錐形,所述驅動氣缸通過驅動軸與研磨輪連接。
進一步,所述研磨筒的內部設有套筒,所述驅動軸貫穿套筒中心處,所述驅動軸上還安裝有破碎葉輪,所述破碎葉輪位于套筒內部,所述破碎葉輪位于研磨輪上方且設置驅動軸上。
進一步,所述隔板呈內凹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一方面,采用分選機與研磨機一體結構,使部分釹鐵硼精細粉末不必再次進入研磨機內進行研磨,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分選機與研磨機之間設有循環管道,這樣可以使研磨不均勻細致的粉末再次進行研磨,從而使粉末的均勻度及精細度達到最佳效果,同時,出料口上設置篩選裝置,可以有效的對大小不一的粉末進行分離,從而使加工出來的粉末均勻度達到最大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本體1、分選機2、研磨機3、隔板4、收集口5、進料口6、循環管道7、出料口8、篩選裝置9、研磨筒10、驅動氣缸11、驅動軸12、研磨輪13、套筒14、破碎葉輪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釹鐵硼材料氣研磨設備,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包括分選機2,其分選機2下方一體安裝有研磨機3,所述分選機2與研磨機3之間安裝有隔板4,所述研磨機3底部設有收集口5,所述分選機2上部設有進料口6,所述收集口5與進料口6之間設有循環管道7,所述分選機2側壁上開設有出料口8,在該出料口8上設有篩選裝置9,所述研磨機3包括研磨筒10,該研磨筒10內設有驅動氣缸11、驅動軸12及研磨輪13,所述研磨筒10底部為錐形,所述驅動氣缸11通過驅動軸12與研磨輪13連接,所述研磨筒10的內部設有套筒14,所述破碎葉輪15位于研磨輪13 上方且設置驅動軸12上,所述驅動軸12貫穿套筒14中心處,所述驅動軸12上還安裝有破碎葉輪15,所述破碎葉輪15位于套筒14內部。
工作時,釹鐵硼材料通過進料口6進入到分選機2內進行初步篩選,其一部分細致均勻的粉末則通過出料口8上的篩選裝置9進入到下一工序上,另一部分的釹鐵硼材料則通過隔板4將其引入到研磨機3內,隨后驅動氣缸11開啟,帶動驅動軸12運動,最后使其破碎葉輪15及其研磨輪13工作,釹鐵硼材料先進入到套筒14內通過破碎葉輪15對大塊固體的釹鐵硼材料搗碎成小塊顆粒,然后將其破碎的釹鐵硼材料引入到研磨輪13內并將其研磨成粉,最后將研磨成粉的釹鐵硼材料通過循環管道7再次進入到分選機2內進行篩選,將合格的均勻細致的釹鐵硼粉末通過出料口8上的篩選裝置9進入到下一工序。
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釹鐵硼材料氣研磨設備,其一方面,采用分選機2與研磨機3一體結構,使部分釹鐵硼精細粉末不必再次進入研磨機3內進行研磨,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分選機2與研磨機3之間設有循環管道7,這樣可以使研磨不均勻細致的粉末再次進行研磨,從而使粉末的均勻度及精細度達到最佳效果,同時,出料口8上設置篩選裝置9,可以有效的對大小不一的粉末進行分離,從而使加工出來的粉末均勻度達到最大化。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