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均質爐爐體結構,屬于大型鋁錠均質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型鋁錠(如長5m×寬2m×厚0.6m)為大型鑄造件,鑄造后其內部應力無法徹底釋放,因表面硬度較高,加工成薄鋁板時切削性能差,加工后的薄鋁板力學性能不好,因而需要對其進行均質化處理,從而改善切削性能和力學性能,現有的均質爐在加熱時,通常采用爐腔側壁安裝加熱裝置進行加熱,加熱速度慢,且時常會導致爐腔內熱量分布不均勻,均質效果差,且在針對大型笨重物料時,裝卸物料非常不便,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均質爐爐體結構,加熱快,溫度均勻性好,均質效果更好,裝卸物料方便,省時省力,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均質爐爐體結構,包括加熱裝置一、支撐臺和運輸裝置,加熱裝置一置于支撐臺上表面,支撐臺底部設置有驅動支撐臺從爐腔運進運出的運輸裝置。
優選的,上述加熱裝置一包括螺旋電阻加熱絲和多條加熱槽,每條加熱槽內放置兩條電阻加熱絲。
優選的,上述每條加熱槽內的還設置有多個間隔均勻放置的按壓電阻加熱絲的壓塊。
優選的,上述每條加熱槽采用耐火磚砌成,多條加熱槽整體構成加熱爐。
優選的,上述每條加熱槽上放置有傳熱壓板,傳熱壓板采用耐火磚制成,并設置有多個散熱通孔。
優選的,上述加熱裝置一上設置有支撐條。
優選的,上述加熱裝置一嵌入到支撐臺上,支撐臺上表面設置有嵌入凹槽。
優選的,上述凹槽底面設置有耐火保溫層,耐火保溫層采用石棉。
優選的,上述支撐臺包括支撐框架和固定連接在支撐框架上表面的鋼板,支撐框架采用工字鋼和槽鋼焊接而成。
優選的,上述運輸裝置包括軌道、滾輪和驅動電機,軌道安裝在爐腔下,并向爐門方向延伸出一段距離,延伸段距離大于爐體長度,滾輪通過轉動軸和軸承座連接到爐體下表面,轉動軸通過鏈輪鏈條傳動機構連接到變速箱輸出軸,變速箱固定安裝在爐體下表面,其輸入軸連接到驅動電機輸出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爐體上設置加熱裝置,能夠保證爐腔加熱效率高,底部熱氣流向上流動,從而爐腔內溫度均勻性更好,均質效果更好,采用運輸裝置將爐體從爐腔內運進運出,方便大型鋁錠的裝卸,操作更方便更省時省力,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操作維護方便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均質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的爐門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的側壁加熱裝置二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1中的爐體運輸裝置驅動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介紹。
實施例1:如圖1-圖6所示,一種均質爐爐體結構,包括加熱裝置一4支撐臺31和運輸裝置14,加熱裝置一4置于支撐臺31上表面,支撐臺31底部設置有驅動支撐臺31從爐腔1運進運出的運輸裝置14。
優選的,上述加熱裝置一4包括螺旋電阻加熱絲12和多條加熱槽13,每條加熱槽13內放置兩條電阻加熱絲12。
優選的,上述每條加熱槽13內的還設置有多個間隔均勻放置的按壓電阻加熱絲12的壓塊28,通過壓塊28能夠保持螺旋的電阻加熱絲保持伸直狀態,提高電阻絲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上述每條加熱槽13采用耐火磚砌成,能夠承載高溫,多條加熱槽13整體構成加熱爐。
優選的,上述每條加熱槽13上放置有傳熱壓板29,傳熱壓板29采用耐火磚制成,并設置有多個散熱通孔,通過散熱通孔能夠將產生的高溫氣流快速送出,提高加熱效率。
優選的,上述加熱裝置一4上設置有支撐條30,支撐大型鋁錠,保持熱氣流順著間隙流出。
優選的,上述加熱裝置一4嵌入到支撐臺31上,支撐臺31上表面設置有嵌入凹槽32,通過凹槽能夠將加熱裝置一穩固地置于支撐臺上。
優選的,上述凹槽32底面設置有耐火保溫層33,耐火保溫層33采用石棉,耐火保溫層起到隔熱保溫作用。
優選的,上述支撐臺31包括支撐框架34和固定連接在支撐框架34上表面的鋼板35,支撐框架34采用工字鋼和槽鋼焊接而成,該支撐臺結構支撐剛性和強度高,穩定性好。
優選的,上述運輸裝置14包括軌道15、滾輪16和驅動電機17,軌道15安裝在爐腔1下,并向爐門3方向延伸出一段距離,延伸段距離大于爐體2長度,滾輪16通過轉動軸18和軸承座19連接到爐體2下表面,轉動軸18通過鏈輪鏈條傳動機構20連接到變速箱21輸出軸,變速箱21固定安裝在爐體2下表面,其輸入軸連接到驅動電機17輸出軸。
實施例2:一種均質爐爐體結構用于均質爐,如圖1-圖6所示,該均質爐包括爐腔1和爐體2,爐腔1為下端開口結構,并固定連接在地面上,前側面設置有爐門3,爐體2安裝在爐腔1開口端,并與爐腔1接觸處保持密封,其上表面內設置有加熱裝置一4。
優選的,上述爐腔1兩側面設置有加熱裝置二5,加熱裝置二5采用多條電阻加熱管6間隔均勻地安裝在支撐板7上,支撐板7前后兩端固定連接在爐腔1腔壁上,并與腔壁形成上下開口的加熱腔8。
優選的,上述爐腔1頂部安裝有排風機9,排風機9出氣口通過回熱管道10連通到側壁加熱腔8內,排風機9設置四個,對稱間隔均勻分布在爐腔1頂側。
優選的,上述爐腔1通過多塊支撐板11間隔均勻地固定連接到地面上,支撐板11將爐腔1懸空,通過懸空的爐腔,能夠方便將爐體通過運輸裝置運進運出,保證爐腔的有效利用空間,且需要散熱時,也能夠提高散熱效率,另外也方便均質爐的電纜敷設和布置。
優選的,上述爐門3包括支撐架22、門體23和懸吊機構24,支撐架22為門框結構,其固定連接在爐腔1前側面,其兩立柱25內側設置有滑道26,門體23兩側設置有導向輪27,其頂部連接有驅動門體23上下移動的懸吊機構24,導向輪27嵌入到滑道26內滾動,滑到26采用兩槽鋼面對面對稱焊接而成。
上述支撐架22包括兩立柱25和固定連接在兩立柱25頂端的橫梁36,橫梁36兩端都延伸出立柱一段,立柱25采用三條槽鋼焊接而成,兩條槽鋼的內槽面對面并將其焊接到另一槽鋼的兩側面,形成截面為U型結構的立柱25。立柱內側面為光面。
上述懸吊機構24包括鋼絲饒線筒37、鋼絲纏繞電機38和鋼絲纏繞系統39,鋼絲饒線筒37通過軸承座連接在橫梁36右側延伸段上,鋼絲繞線電機38通過變速器40連接到鋼絲繞線筒37上,變速器40固定連接在橫梁36上,鋼絲纏繞系統39包括連接鋼絲饒線筒37的鋼絲一41、雙槽的定滑輪一42、雙槽的定滑輪二43、定滑輪三44和雙線鋼絲45,定滑輪一42安裝在右側立柱25中偏下部位,定滑輪二43安裝在橫梁36上,位于右側立柱25正上方靠左,定滑輪三44安裝在橫梁36上,位于左側立柱25正上方靠右,鋼絲一41一端纏繞造鋼絲饒線筒37上,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橫梁36上,通過帶掛鉤的動滑輪46連接到雙線鋼絲45一端,雙線鋼絲45的兩鋼絲纏繞在定滑輪一42的雙槽后繞到定滑輪二43的雙槽上,雙線鋼絲45的一條鋼絲繞過定滑輪二43后直接固定連接到門體23上端面靠右側,其另一條繞到定滑輪三44后直接固定連接到門體23上端面靠左側,定滑輪2和定滑輪三44繞后的鋼絲相對門體23縱向中心對稱。
上述爐腔1前端面和底部設置有采用石棉制作的彈性密封環47,通過密封環能夠保證與爐門3和爐體2保持密封,底部密封環47為U型結構,其寬度略小于爐門3寬度,前端面密封環47凸出爐腔1前端面一段,從而可以保證與爐門3的密封。
實施例3:一種大型鋁錠均質爐的操作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多塊大型鋁錠通過行車將其置于爐腔外的爐體上表面,每兩塊大型鋁錠間保持間隙;
(2)將爐體通過驅動電機輸送到爐腔內,當爐體移動到指定位置時,通過插接的方式接通爐體上加熱裝置的電源;
(3)放下通過懸吊機構放下爐門;
(4)設定均質溫度參數和均質時間,啟動爐體上的加熱裝置一和爐腔側壁的加熱裝置二進行升溫;
(5)當溫度達到指定溫度時,保持恒溫均質到設定的指定時間;
(6)關閉加熱裝置一和加熱裝置二,自然冷卻降溫到室溫,打開爐門取出大型鋁錠。
優選的,上述加熱裝置一和加熱裝置二啟動后,通過爐腔頂部的均勻布置的四個排風機將下部產生的熱氣傳輸到兩側加熱腔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