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鑄機中間包用分離環。
背景技術:
分離環主要應用于薄板坯連鑄機中間包上。由于薄板坯連鑄機結晶器較薄,且通鋼量較大,浸入式水口設計為下部扁平結構,用常規水口的安裝方式(上裝式)無法安裝,為此采用分離環襯在水口和座磚之間,使扁平形浸入式水口得以方便安裝使用。原分離環在使用過程中當連澆爐數大于7-8爐以后經常有鋼水從分離環和浸入式水口的縫隙間滲出,稱之為滲鋼。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分離環和浸入式水口的滲鋼現象。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申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連鑄機中間包用分離環,包括分離環本體,所述分離環本體為圓臺體;所述分離環本體內形成有通孔;
所述通孔包括有第一圓臺形通孔、圓柱形通孔和第二圓臺形通孔;
所述第一圓臺形通孔、圓柱形通孔和第二圓臺形通孔的中心軸向相重合;
所述圓柱形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圓臺形通孔和所述第二圓臺形通孔之間,且所述第一圓臺形通孔的平均半徑大于所述第二圓臺形通孔的平均半徑;
通過所述通孔形成的分離環內壁軸向設置有多個相平行的環形凸起和環形槽;
所述環形凸起和所述環形槽相交錯設置,使所述分離環內壁的截面形狀形成波浪狀;
所述分離環內壁上涂覆有微膨脹耐火泥。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圓臺形通孔、圓柱形通孔和第二圓臺形通孔的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所述通孔形成的分離環內壁為粗糙面。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離環本體的外表面為粗糙面。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離環采用剛玉澆注料預制成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當分離環與連鑄機的浸入式水口結合時,需要在分離環與浸入式水口之間涂抹鎂質涂抹料,但是鎂質涂抹料干燥后會與浸入式水口結合,進而與分離環之間產生縫隙,這就會影響澆注的效果,引發滲鋼的危險;在分離環的內壁上設置環形槽和環形凸起后,當分離環與浸入式水口進行結合的時候就具有一定具有弧度的空隙,然后在環形槽和環形凸起形成的具有弧度的縫隙中填充微膨脹耐火泥,就可以將縫隙堵上,避免在澆注的時候出現滲鋼的現象。
另外,圓臺體形狀的分離環可以與水口磚座有效的結合,分離環本體的外表面為摩擦面也可以加大分離環與水口磚座結合強度,防止當澆注的時候受力而產生松動,增大摩擦力;第一圓臺形通孔、圓柱形通孔和第二圓臺形通孔的結構可以使分離環與浸入式水口之間的結合效果,并且第一圓臺形通孔、圓柱形通孔和第二圓臺形通孔的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也可避免與浸入式水口結合的時候用于結合的應力而損壞浸入式水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申請所述的連鑄機中間包用分離環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分離環和浸入式水口的滲鋼現象,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連鑄機中間包用分離環,包括分離環本體,所述分離環本體1為圓臺體;所述分離環本體1內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有第一圓臺形通孔2、圓柱形通孔3和第二圓臺形通孔4;所述第一圓臺形通孔2、圓柱形通孔3和第二圓臺形通孔4的中心軸向相重合;所述圓柱形通孔3位于所述第一圓臺形通孔2和所述第二圓臺形通孔4之間,且所述第一圓臺形通孔2的平均半徑大于所述第二圓臺形通孔4的平均半徑;通過所述通孔形成的分離環內壁5軸向設置有多個相平行的環形凸起6和環形槽7;所述環形凸起6和所述環形槽7相交錯設置,使所述分離環內壁5的截面形狀形成波浪狀;所述分離環內壁5上涂覆有微膨脹耐火泥。當分離環與連鑄機的浸入式水口結合時,需要在分離環與浸入式水口之間涂抹鎂質涂抹料,但是鎂質涂抹料干燥后會與浸入式水口結合,進而與分離環之間產生縫隙,這就會影響澆注的效果,引發滲鋼的危險;在分離環內壁5上設置環形槽7和環形凸起6后,當分離環與浸入式水口進行結合的時候就具有一定具有弧度的空隙,然后在環形槽7和環形凸起6形成的具有弧度的縫隙中填充微膨脹耐火泥,就可以將縫隙堵上,避免在澆注的時候出現滲鋼的現象。
另外,圓臺體形狀的分離環可以與水口磚座有效的結合,分離環本體的外表面為摩擦面也可以加大分離環與水口磚座結合強度,防止當澆注的時候受力而產生松動,增大摩擦力;第一圓臺形通孔2、圓柱形通孔3和第二圓臺形通孔4的結構可以使分離環與浸入式水口之間的結合效果,并且第一圓臺形通孔2、圓柱形通孔3和第二圓臺形通孔4的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也可避免與浸入式水口結合的時候用于結合的應力而損壞浸入式水口。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圓臺形通孔2、圓柱形通孔3和第二圓臺形通孔4的連接處采用圓弧過渡。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所述通孔形成的分離環內壁5為粗糙面。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離環本體1的外表面為粗糙面。
進一步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離環采用剛玉澆注料預制成型。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連鑄機中間包用分離環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