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鎂合金壓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鎂合金制作提升機箱體的壓鑄系統。
背景技術:
提升機箱體是現有工業領域及民用領域提升系統應用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產品質量也是提升機系統中的重中之重。在整體的提升系統中,箱體的重量是影響整體系統性能的重要因素,然而市面上的提升機箱體都是用鑄鐵材料制作而成,其重量較重,影響提升系統的啟動性能和運行性能,同時也使得電動機的工作負荷較重,縮短其使用周期,進一步影響到安全性能。提升機箱體傳統的鑄造工藝有金屬型鑄造和砂型鑄造,金屬型鑄造相比砂型鑄造而言,具有如下優點:其機械性能比砂型鑄件高;鑄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比砂型鑄件高,而且質量和尺寸穩定;鑄件的工藝收得率高,液體金屬耗量減少,一般可節約15-30%;不用砂或者少用砂,一般可節約造型材料80-100%;此外,金屬型鑄造的生產效率高;使鑄件產生缺陷的原因減少;工藝簡單,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
用現有的壓鑄系統鑄造過程中,由于合金液進入模具后的流動性降低,從而使產品充填率下降,最終導致生產出的成品合格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鎂合金液流動性和提高產品率的用鎂合金制作提升機箱體的壓鑄系統。
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鎂合金制作提升機箱體的壓鑄系統,包括壓鑄機和模具,壓鑄機包括熔杯和沖頭,沖頭安裝在熔杯中,熔杯的一端與模具連接,以將合金液輸送至模具中;模具包括動模板、鎖模滑塊、模芯、定模板和模具內澆管,鎖模滑塊具有一凹槽,模芯安裝在鎖模滑塊的凹槽中,模芯下側和鎖模滑塊的凹槽下側預留形成一鎂合金液的進入口,模芯安裝在鎖模滑塊后再安裝在定模板上,動模板和模芯之間形成一模具腔體,該模具腔體的形狀與制作提升機箱體的形狀相匹配,模具內澆管安裝在鎂合金液的進入口中,模具內澆管設置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和出料口都為橢圓狀,且模具內澆管的管徑由進料口至出料口為逐漸增大狀,模具內澆管的進料口與壓鑄機的熔杯的另一端連接,且模具內澆管的中心線和熔杯的中心線重合,以使壓鑄機輸送的合金液順利流入模具腔體中。
優選的,上述定模板設置安裝壓鑄機之熔杯的安裝孔,該安裝孔的中心線和模具內澆管的中心線重合。
優選的,上述模具內澆管的進料口的短軸長為24mm,長軸為26mm,該橢圓形的進料口降低開模時模具內澆管處產生的拉伸應力,減少壓鑄成品熱件因開模拉升造成的壓鑄件變形。
優選的,上述模具內澆管的出料口的短軸長為26mm,長軸為28mm,該橢圓形的進料口降低開模時模具內澆管處產生的拉伸應力,減少壓鑄成品熱件因開模拉升造成的壓鑄件變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鎂合金制作提升機箱體的壓鑄系統包括壓鑄機和模具,壓鑄機包括熔杯和沖頭,熔杯的一端與模具連接,以將合金液輸送至模具中,模具包括動模板、鎖模滑塊、模芯和定模板,動模板和模芯之間形成一模具腔體,模芯上組裝模具內澆管,模具內澆管設置進料口和出料口,進料口和出料口都為橢圓狀,且從進料口至出料口為逐漸增大狀,上述結構的模具內澆管提高了鎂合金液從熔杯進入模具腔體的流動性,進而產品充填率得以提升,最終提高了成品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鎖模滑塊和定模板組裝后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模具內澆管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之模具內澆管的進料口端面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之模具內澆管的出料口端面視圖。
圖中:壓鑄機1、、熔杯11、沖頭12、模具2、動模板21、鎖模滑塊22、凹槽221、鎂合金液的進入口222、模芯23、定模板24、模具內澆管25、進料口251、出料口252、模具腔體26。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做進一步說明,參閱圖1,用鎂合金制作提升機箱體的壓鑄系統包括壓鑄機1和模具2,壓鑄機1包括熔杯11和沖頭12,沖頭12安裝在熔杯11中,熔杯11的一端與模具2連接,以將合金液輸送至模具2中;參閱圖1、圖2和圖3,模具2包括動模板21、鎖模滑塊22、模芯23、定模板24和模具內澆管25,鎖模滑塊22具有一凹槽221,模芯23安裝在鎖模滑塊22的凹槽221中,模芯23下側和鎖模滑塊22的凹槽221下側預留形成一鎂合金液的進入口222,模芯23安裝在鎖模滑塊22后再安裝在定模板23上,動模板21和模芯23之間形成一模具腔體26,模具內澆管25安裝在鎂合金液的進入口222中,模具內澆管25設置進料口251和出料口252,進料口251和出料口252都為橢圓狀,且模具內澆管25的管徑由進料口251至出料口252為逐漸增大狀,模具內澆管25的進料口251與壓鑄機1的熔杯11的另一端連接,且模具內澆管25的中心線和熔杯11的中心線重合,以使壓鑄機1輸送的合金液順利流入模具腔體26中。
參閱圖1和圖2,上述定模板24設置安裝壓鑄機1之熔杯11的安裝孔241,該安裝孔241的中心線和模具內澆管25的中心線重合。
參閱圖3和圖4,上述模具內澆管25的進料口251的短軸長為24mm,長軸為26mm,該橢圓形的進料口251降低開模時模具內澆管25處產生的拉伸應力,減少壓鑄成品熱件因開模拉升造成的壓鑄件變形。
參閱圖3和圖5,上述模具內澆管的出料口252的短軸長為26mm,長軸為28mm,該橢圓形的進料口252降低開模時模具內澆管25處產生的拉伸應力,減少壓鑄成品熱件因開模拉升造成的壓鑄件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