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機床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控兩軸工作臺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精密及超精密加工技術的發展及加工制造的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人們對數控工作臺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統的數控工作臺還存在計算精度低、結構復雜以及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數控工作臺控制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數控兩軸工作臺系統,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數控兩軸工作臺系統,包括工作臺、支撐于工作臺下方并可驅動工作臺沿Y軸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裝置、以及支撐于第一驅動系統下方并可驅動第一驅動裝置和工作臺整體沿X軸方向移動的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板、截面呈U形的第一導軌支撐架、固定于第一導軌支撐架頂面的第一導軌、以及與第一導軌配合的第一滑塊,工作臺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一滑塊上,所述第一導軌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一導軌支撐架上,所述第一導軌支撐架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一支撐板上,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板、截面呈U形的第二導軌支撐架、固定于第二導軌支撐架頂面的第二導軌、以及與第二導軌配合的第二滑塊,所述工作臺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二滑塊上,第二導軌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二導軌支撐架上,所述第二導軌支撐架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二支撐板上。
優選的,在上述的數控兩軸工作臺系統中,所述第一滑塊的端部開設有注油孔,該注油孔連通于第一滑塊和第一導軌的接觸面空間。
優選的,在上述的數控兩軸工作臺系統中,所述第二滑塊的端部開設有注油孔,該注油孔連通于第二滑塊和第二導軌的接觸面空間。
優選的,在上述的數控兩軸工作臺系統中,所述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滑塊之間固定有連接板,該連接板分別通過螺釘與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滑塊之間可拆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本新型實現自動化驅動,相比人工手動運動機床,效率更高;
2、采用絲杠驅動方式,控制精度高、成本低。
3、整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機動靈活性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數控兩軸工作臺的俯視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數控兩軸工作臺的主視圖;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數控兩軸工作臺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結合圖1至圖3所示,數控兩軸工作臺系統,包括工作臺1、支撐于工作臺1下方并可驅動工作臺沿Y軸方向移動的第一驅動裝置2、以及支撐于第一驅動系統2下方并可驅動第一驅動裝置2和工作臺1整體沿X軸方向移動的第二驅動裝置3。
控制系統連接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2和第二驅動裝置3并可控制其移動,控制系統包括控制器、第一限位開關和第二限位開關,第一限位開關設置于第一驅動裝置上以限定工作臺沿Y軸方向的最大位移范圍,第二限位開關設置于第二驅動裝置上以限定工作臺沿X軸方向的最大位移范圍。
進一步地,控制系統還包括急停控制按鈕。
急停控制按鈕為常閉觸點,按下后旋轉復位。
進一步地,控制器采用S7-200芯片。
進一步地,控制系統還包括連接于控制器的光電開關,該光電開關用以指示工作臺是否移動至設定位置。
第一驅動裝置2包括第一支撐板21、截面呈U形的第一導軌支撐架22、固定于第一導軌支撐架22頂面的第一導軌23、以及與第一導軌23配合的第一滑塊24,工作臺1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一滑塊24上,第一導軌23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一導軌支撐架22上,第一導軌支撐架22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一支撐板21上。
第二驅動裝置3包括第二支撐板31、截面呈U形的第二導軌支撐架32、固定于第二導軌支撐架32頂面的第二導軌33、以及與第二導軌33配合的第二滑塊34,工作臺1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二滑塊34上,第二導軌33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二導軌支撐架32上,第二導軌支撐架32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于第二支撐板31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塊24的端部開設有注油孔241,該注油孔241連通于第一滑塊24和第一導軌23的接觸面空間。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塊34的端部開設有注油孔341,該注油孔341連通于第二滑塊34和第二導軌33的接觸面空間。
進一步地,第一支撐板21和第二滑塊34之間固定有連接板4,該連接板4分別通過螺釘與第一支撐板21和第二滑塊34之間可拆卸連接。
第一驅動裝置2包括第一電機25、以及設置于第一導軌支撐架22U形凹槽內的第一軸承座26和第一滾珠絲杠副27,第一電機25和第一滾珠絲杠副27之間設有第一聯軸器28,第一滾珠絲杠副27與工作臺1固定,第一軸承座26的上方凹設形成有容納第一聯軸器28的第一凹槽261。
第二驅動裝置3包括第二電機35、以及設置于第二導軌支撐架33U形凹槽內的第二軸承座36和第二滾珠絲杠副37,第二電機35和第二滾珠絲杠副37之間設有第二聯軸器38,第二滾珠絲杠副37與工作臺1固定,第二軸承座36的上方凹設形成有容納第二聯軸器38的第二凹槽361。
進一步地,第一軸承座26的一側開設有軸承安裝腔262,第一滾珠絲杠副27的一端穿過軸承安裝腔與第一聯軸器28固定,軸承安裝腔262內設置有軸承263,軸承263套設于第一滾珠絲杠副27的外側。
更進一步地,軸承安裝腔262的開口處遮蓋有第一端蓋264,第一端蓋264與第一軸承座26之間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第一端蓋抵持于軸承的端面。
再進一步地,第一端蓋與第一滾珠絲杠副的接觸面之間設有密封圈265。
進一步地,第二軸承座36的一側開設有軸承安裝腔362,第二滾珠絲杠副37的一端穿過軸承安裝腔與第二聯軸器38固定,軸承安裝腔362內設置有軸承363,軸承363套設于第二滾珠絲杠副37的外側。
更進一步地,軸承安裝腔362的開口處遮蓋有第二端蓋364,第二端蓋364與第二軸承座36之間通過螺釘可拆卸固定,第二端蓋抵持于軸承的端面。
再進一步地,第二端蓋與第二滾珠絲杠副的接觸面之間設有密封圈365。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僅是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