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壓縮機軸承套圈用可自動卸料的溝道超精磁極。
背景技術:
在球軸承的加工工藝中,需要對軸承套圈上的溝道進行超精加工。圖1所示為進行上述超精加工的加工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該加工裝置包括磁極10、壓輪20、定心軸30和油石40。加工過程中,將軸承套圈50的一端在磁力的作用下緊貼在磁極10的端面上,壓輪20抵壓于軸承套圈50的另一端面,定心軸30由壓輪20內圈穿過用于定位軸承套圈的旋轉中心軸。壓輪20和磁極10將軸承套圈50固定后,驅動軸承套圈50旋轉,同時油石40在軸承套圈50的溝道內擺動,從而實現對溝道的光整加工,降低溝道表面的粗糙度。
上述結構的超精加工裝置,當軸承套圈的端面較寬或重量較輕(例如電動壓縮機的軸承套圈)時,在加工完成后,壓輪、定心軸及油石均解除對軸承套圈的限制,軸承套圈依舊吸附在磁極上,不能自行與磁極分離,這就導致該道精加工工序無法實現自動化加工,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現有技術中軸承套圈在經過溝道超精加工后不能自行與磁極分離的技術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動壓縮機軸承套圈用可自動卸料的溝道超精磁極,包括磁極本體,所述磁極本體的端面上設有頂料機構,所述頂料機構包括自磁極本體的端面向內軸向延伸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設有突出于磁極本體端面的頂料件,所述頂料件通過安裝孔內的彈性件安裝于安裝孔內。
上述結構的電動壓縮機軸承套圈用可自動卸料的溝道超精磁極,通過在磁極本體的端面上設置頂料機構,正常狀態下,頂料件的一端突出于磁極本體的端面,在加工軸承套圈的過程中,軸承套圈的端面與磁極本體的端面貼合,在軸承套圈的壓力下,頂料件被壓縮后收縮于安裝孔中,溝道超精加工完成后,卸去壓輪對軸承套圈的壓力,則頂料件在彈性件回彈力的作用下,將軸承套圈的端面與磁極的端面分離,從而實現自動卸料的目的,為溝道超精加工的自動化加工打下了基礎,且該頂料機構的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尤其是對現有的磁極也可以進行改造,改造成本也較低,適合大范圍推廣。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孔為通孔,所述頂料件為陶瓷球,所述安裝孔在磁極本體端面上的開口小于陶瓷球的大徑,所述陶瓷球位于安裝孔內靠近磁極本體端面的一端,所述安裝孔的另一端設有堵頭,堵頭與陶瓷球之間設有彈性件,常規狀態下,所述陶瓷球的部分球體突出于磁極本體的端面。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件為壓縮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磁極本體的端面上設有多個頂料機構,多個頂料機構在磁極本體的端面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軸承套圈溝道超精加工的加工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一種電動壓縮機軸承套圈用可自動卸料的溝道超精磁極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軸承套圈溝道超精加工的加工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電動壓縮機軸承套圈用可自動卸料的溝道超精磁極,包括磁極本體,該磁極本體的端面上設有頂料機構。其中頂料機構包括自磁極本體的端面向內軸向延伸的安裝孔11,安裝孔11內設有突出于磁極本體端面的頂料件12,所述頂料件12通過安裝孔11內的彈性件13安裝于安裝孔11內。
作為優選,上述安裝孔11為通孔,頂料件12為陶瓷球,安裝孔11在磁極本體端面上的開口小于陶瓷球的大徑。陶瓷球位于安裝孔11內靠近磁極本體端面的一端,安裝孔11的另一端設有堵頭14,堵頭14與陶瓷球之間設有彈性件13,該彈性件13優選壓縮彈簧。常規狀態下,陶瓷球的部分球體突出于磁極本體的端面。
作為優選,所述磁極本體的端面上設有多個頂料機構,多個頂料機構在磁極本體的端面上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圖3所示為包含本實施例電動壓縮機軸承套圈用可自動卸料的溝道超精磁極的加工裝置,在加工軸承套圈的過程中,軸承套圈的端面與磁極本體的端面貼合,在軸承套圈的壓力下,頂料件被壓縮后收縮于安裝孔中,溝道超精加工完成后,卸去壓輪對軸承套圈的壓力,則頂料件在彈性件回彈力的作用下,將軸承套圈的端面與磁極的端面分離,從而實現自動卸料的目的,為溝道超精加工的自動化加工打下了基礎,且該頂料機構的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尤其是對現有的磁極也可以進行改造,改造成本也較低,適合大范圍推廣。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