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鉛酸蓄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鉛酸蓄電池鉛泥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電動車因其具有較好的環保性及方便性,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與之對應的電池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從而帶動了電動車行業的迅速發展。蓄電池是電動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目前蓄電池在極板制造的過程中,有一道工序是淋酸,淋酸是指在涂好的濕極板的表面淋一道稀硫酸,在極板的表面形成一層硫酸鉛保護層,減緩極板內部水分的散失以及降低極板表面的粘性。在淋酸工序中,多余的稀硫酸會將極板表面的部分活性物質帶走,通過多級沉淀,這些活性物質形成鉛泥,鉛泥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鉛、氧化鉛,以及少量金屬鉛,通常這些鉛泥只能低價賣給煉鉛廠,造成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鉛酸蓄電池鉛泥處理設備,通過該處理設備進行鉛泥的回用,不僅可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鉛酸蓄電池鉛泥處理設備,包括反應桶、壓濾機、儲存桶和烘干機,反應桶的頂部設有加料斗I和高速攪拌機,反應桶側底部的出料口通過輸送管I和輸送泵I與壓濾機一側的入料口連接,壓濾機另一側的出液口通過輸送管II與儲存桶頂部的入料口連接,儲存桶側底部的出料口連接有輸送管III和輸送泵II,壓濾機的底部設有出渣口,出渣口的正下方設有輸送帶I,輸送帶I的一側設有垂直送料管,烘干機的頂部設有排氣管和加料斗II,加料斗II與垂直送料管的底部連接,烘干機的出料口通過輸送帶II連接有粉碎機構。
所述粉碎機構包括粉碎機和收集箱,粉碎機的入料口靠近輸送帶II設置,粉碎機的出料口通過輸送管IV與收集箱的入料口連接,收集箱內設有負壓風機。
所述輸送管IV呈倒V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處理設備結構簡單,組裝方便,將淋酸工序中產生的鉛泥與多余的稀硫酸經攪拌反應、壓濾、烘干、粉碎等操作進行回用,不僅可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提高鉛酸蓄電池的比能量,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節約資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反應桶,2、加料斗I,3、高速攪拌機,4、輸送管I,5、輸送泵I,6、壓濾機,7、輸送帶I,8、輸送管II,9、儲存桶,10、輸送管III,11、輸送泵II,12、垂直送料管,13、加料斗II,14、排氣管,15、烘干機,16、輸送帶II,17、粉碎機,18、輸送管IV,19、負壓風機,20、收集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鉛酸蓄電池鉛泥處理設備,包括反應桶1、壓濾機6、儲存桶9和烘干機15,反應桶1的頂部設有加料斗I2和高速攪拌機3,反應桶1側底部的出料口通過輸送管I4和輸送泵I5與壓濾機6一側的入料口連接,壓濾機6另一側的出液口通過輸送管II8與儲存桶9頂部的入料口連接,儲存桶9側底部的出料口連接有輸送管III10和輸送泵II11,壓濾機6的底部設有出渣口,出渣口的正下方設有輸送帶I7,輸送帶I7的一側設有垂直送料管12,烘干機15的頂部設有排氣管14和加料斗II13,加料斗II13與垂直送料管12的底部連接,烘干機15的出料口通過輸送帶II16連接有粉碎機構。
粉碎機構包括粉碎機17和收集箱20,粉碎機17的入料口靠近輸送帶II16設置,粉碎機17的出料口通過輸送管IV18與收集箱20的入料口連接,輸送管IV18呈倒V形,以確保風選質量,收集箱20內設有負壓風機19。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處理設備進行鉛泥回用的操作為:將淋酸處產生的鉛泥以及使用過的稀硫酸放入攪拌桶1內,開啟高速攪拌機3攪拌30-50min,高速攪拌機的轉速控制在2500-4000r/min,確保稀硫酸與鉛泥中的氧化鉛充分反應生產硫酸鉛;將攪拌反應好的漿料通過輸送管I4和輸送泵I5送入壓濾機6進行壓濾,壓濾出來的稀酸從出液口經輸送管II8輸送到儲存桶9中進行儲存,調配后可通過輸送管III10和輸送泵II11實現循環利用;壓濾出來的鉛泥從出渣口落至輸送帶I7上,經垂直送料管12送入到烘干機15中進行烘干,烘干機溫度設定為120-200℃;烘干得到的干膏經輸送帶II16送入粉碎機進行高速粉碎;粉碎后的干膏通過調節負風壓機19風量的大小,將大小符合要求的硫酸鉛粉末采用風選的方式越過輸送管IV18,在收集箱20內進行硫酸鉛粉的收集。
對收集箱20內的硫酸鉛粉進行取樣分析,硫酸鉛含量≥90%,過100目篩偶的篩余物不超過3%。
將硫酸鉛粉按照0.05-0.5%的比例添加到鉛膏中,可以提高活性物質的孔率以及蓄電池的比能量,同時也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約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