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向開門冰箱壓縮機缸蓋的鑄造裝置。
背景技術: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后,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領域使用鑄造工藝,在冰箱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使用鑄造裝置澆鑄雙向開門冰箱壓縮機的缸蓋,但是現存在的雙向開門冰箱壓縮機缸蓋的鑄造裝置在鑄造缸蓋時直接將金屬溶液倒入鑄造裝置內,使得溶液內容易進入氣泡,影響鑄造的雙向開門冰箱的品質,耽誤生產進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雙向開門冰箱壓縮機缸蓋的鑄造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向開門冰箱壓縮機缸蓋的鑄造裝置,包括鑄造裝置本體,所述鑄造裝置本體為中空結構,所述鑄造裝置本體的頂端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底端連接有加熱室,所述加熱室安裝于鑄造裝置本體內壁頂端,所述加熱室的底端設有擋板,且擋板為中空結構,所述擋板內設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設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輸出軸連接有轉軸,且轉軸延伸至加熱室內,所述轉軸的兩側對稱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擋板頂端的兩側設有加熱板,且加熱板安裝于加熱室的內壁上,所述放置槽的兩側設有導料管道,所述導料管道的一端連接有加熱室,所述導料管道的另一端連通缸蓋型腔殼體,且缸蓋型腔殼體安裝于鑄造裝置本體的內壁底端,所述導料管道上設有電動閥門。
優選的,所述放置槽的頂端設有槽口,且轉軸活動安裝于槽口內。
優選的,所述鑄造裝置本體內設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內設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加熱板的輸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有電動閥門的輸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電機的輸入端。
優選的,所述攪拌葉片和轉軸上分別設置有耐高溫層。
優選的,所述加熱室的內壁兩側設有固定槽,所述加熱板安裝于固定槽內。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增加加熱板和電機,能夠排出金屬溶液中空氣或者氣泡,防止金屬溶液中空氣或者氣泡進入缸蓋型腔殼體內,避免產品的品質受到影響,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向開門冰箱壓縮機缸蓋的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鑄造裝置本體、2進料口、3加熱室、4擋板、5放置槽、6電機、7轉軸、8攪拌葉片、9加熱板、10電動閥門、11導料管道、12缸蓋型腔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雙向開門冰箱壓縮機缸蓋的鑄造裝置,包括鑄造裝置本體1,鑄造裝置本體1為中空結構,鑄造裝置本體1的頂端設有進料口2,進料口2的底端連接有加熱室3,加熱室3安裝于鑄造裝置本體1內壁頂端,加熱室3的底端設有擋板4,且擋板4為中空結構,擋板4內設有放置槽5,放置槽5內設有電機6,電機6通過輸出軸連接有轉軸7,且轉軸7延伸至加熱室3內,轉軸7的兩側對稱設有攪拌葉片8,擋板4頂端的兩側設有加熱板9,且加熱板9安裝于加熱室3的內壁上,放置槽5的兩側設有導料管道11,導料管道11的一端連接有加熱室3,導料管道11的另一端連通缸蓋型腔殼體12,且缸蓋型腔殼體12安裝于鑄造裝置本體1的內壁底端,導料管道11上設有電動閥門10,放置槽5的頂端設有槽口,且轉軸7活動安裝于槽口內,鑄造裝置本體1內設有固定座,固定座內設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加熱板9的輸入端,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有電動閥門10的輸入端,控制器的輸出端電性連接電機6的輸入端,攪拌葉片8和轉軸7上分別設置有耐高溫層,加熱室3的內壁兩側設有固定槽,加熱板9安裝于固定槽內。
從進料口1注入金屬溶液,金屬溶液注入完成后,啟動電源開關,控制器啟動加熱板9,同時控制器啟動電機6,電機6通過輸出軸帶動轉軸7轉動,轉軸7轉動攪拌葉片8,攪拌葉片8攪拌金屬溶液,加熱到設定時間后,控制器打開電動閥門10,金屬溶液通過導料管道11進入缸蓋型腔殼體12內,鑄造雙向開門冰箱壓縮機的缸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