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石油機械,尤其涉及一種石油鉆桿表面除銹裝置。
背景技術:
石油鉆桿在使用后表面會形成污垢層和鐵銹層,石油鉆桿作為石油開采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部件需要經常進行清理和維護。原來清理石油鉆桿都是通過人工手持打磨機進行打磨處理,自動化程度低,勞動強度大,清理效果差,清理周期長,同時人工打磨除銹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鐵銹粉塵,導致現場作業環境惡劣,工人長期吸入鐵銹粉塵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效果好的石油鉆桿表面除銹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石油鉆桿表面除銹裝置,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的下端兩側設置有第一軸承座,在所述第一軸承座內轉動設置有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伸出第一軸承座與伺服減速電機的電機軸相連接,所述減速電機固定設置在機架上,在所述機架的上端設置有導向桿,在所述機架內設置有橫向移動固定盤,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的下端設
置有與螺桿相互配合的螺套,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的上端設置有與導向桿相互配合的導向套,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內通過第二軸承座轉動設置有環形扣板,所述環形扣板的結構包括:上環形扣板本體和下環形扣板本體,在所述上環形扣板本體的下端兩側分別設置有上連接邊,在所述下環形扣板本體的上端兩側分別設置有下連接邊,所述上連接邊和下連接邊之間通過若干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相連接,在所述環形扣板內設置有安裝孔,在所述安裝孔內穿設有鉆桿,在所述環形扣板的內側均勻設置有若干滑腔,在所述滑腔內滑動設置有滑柱,滑柱的一端通過壓簧與環形扣板相連接,在所述滑柱的另一端上轉動設置有萬向輪,所述萬向輪與鉆桿相抵,在所述鉆桿上下兩端的環形扣板右側對稱設置有右支撐架,在所述右支撐架上設置有右驅動電機,在所述右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設置有與鉆桿相互配合的除銹鋼刷,在所述右支撐架外側的橫向移動固定盤設置有上半環形凈化罩和下半環形凈化罩,所述上半環形凈化罩和下半環形凈化罩分別通過90度鉸鏈轉動設置在橫向移動固定盤上,在所述上半環形凈化罩與鉆桿之間設置有上半環形耐磨密封墊,在所述下半環形凈化罩與鉆桿之間設置有下半環形耐磨密封墊,在所述,在所述機架的右側下端設置有右風機,所述右風機通過右抽氣管與下半環形凈化罩相互連通,在所述右風機下端的機架上通過支撐板設置有除銹箱,在所述除銹箱內設置有除銹劑,所述右風機通過出氣管伸入除銹劑內,在所述除銹箱的上端一側設置有出氣口,在所述
橫向移動固定盤的左側設置有左支撐架,在所述左支撐架上設置有左環形吹氣支管相連接,在所述左環形吹氣支管的右側設置有與安裝孔相互配合的環形喇叭吹氣口,所述左環形吹氣支管的左側通過左吹氣主管與左風機相連接,所述左風機固定設置在機架上,所述左風機通過抽氣管與空氣相互連通,在所述環形扣板的左側通過連接架設置有從動齒輪,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的上端左側設置有電機座,在所述電機座上設置有左驅動電機,在所述左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設置有與從動齒輪相互配合的主動齒輪。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上述石油鉆桿表面除銹裝置,結構新穎,安裝方便,能夠對鉆桿實現自動立體化除銹除污,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清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同時可以將除銹過程中產生的鐵銹粉塵引入到除銹劑內進行去鐵銹處理,保證現場的作業環境,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石油鉆桿表面除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環形扣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第一軸承座,3、螺桿,4、伺服減速電機,5、電機軸,6、導向桿,7、橫向移動固定盤,8、螺套,9、導向套,10、第二軸承座,11、環形扣板,111、上環形扣板本體,112、下環形扣板本體,113、上連接邊,114、
下連接邊,115、固定螺栓,116、固定螺母,12、安裝孔,13、鉆桿,14、滑腔,15、滑柱,16、壓簧,17、萬向輪,18、右支撐架,19、右驅動電機,20、電機軸,21、除銹鋼刷,22、上半環形凈化罩,23、下半環形凈化罩,24、90度鉸鏈,25、上半環形耐磨密封墊,26、下半環形耐磨密封墊,27、右風機,28、右抽氣管,29、支撐板,30、除銹箱,31、除銹劑,32、出氣管,33、出氣口,34、左支撐架,35、左環形吹氣支管,36、環形喇叭吹氣口,37、左吹氣主管,38、左風機,39、抽氣管,40、連接架,41、從動齒輪,42、電機座,43、左驅動電機,44、電機軸,45、主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詳細描述一下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內容。
如圖1、圖2所示,石油鉆桿表面除銹裝置,包括:機架1,在所述機架1的下端兩側設置有第一軸承座2,在所述第一軸承座2內轉動設置有螺桿3,所述螺桿3的一端伸出第一軸承座2與伺服減速電機4的電機軸5相連接,所述減速電機4固定設置在機架1上,在所述機架1的上端設置有導向桿6,在所述機架1內設置有橫向移動固定盤7,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7的下端設置有與螺桿3相互配合的螺套8,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7的上端設置有與導向桿6相互配合的導向套9,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7內通過第二軸承座10轉動設置有環形扣板11,所述環形扣板11的結構包括:上環形扣板本體111和下環形扣板本
體112,在所述上環形扣板本體111的下端兩側分別設置有上連接邊113,在所述下環形扣板本體112的上端兩側分別設置有下連接邊114,所述上連接邊113和下連接邊114之間通過若干固定螺栓115和固定螺母116相連接,在所述環形扣板11內設置有安裝孔12,在所述安裝孔12內穿設有鉆桿13,在所述環形扣板11的內側均勻設置有若干滑腔14,在所述滑腔14內滑動設置有滑柱15,滑柱15的一端通過壓簧16與環形扣板11相連接,在所述滑柱15的另一端上轉動設置有萬向輪17,所述萬向輪17與鉆桿13相抵,在所述鉆桿13上下兩端的環形扣板11右側對稱設置有右支撐架18,在所述右支撐架18上設置有右驅動電機19,在所述右驅動電機19的電機軸20上設置有與鉆桿13相互配合的除銹鋼刷21,在所述右支撐架18外側的橫向移動固定盤7設置有上半環形凈化罩22和下半環形凈化罩23,所述上半環形凈化罩22和下半環形凈化罩23分別通過90度鉸鏈24轉動設置在橫向移動固定盤7上,在所述上半環形凈化罩22與鉆桿13之間設置有上半環形耐磨密封墊25,在所述下半環形凈化罩23與鉆桿13之間設置有下半環形耐磨密封墊26,在所述,在所述機架1的右側下端設置有右風機27,所述右風機27通過右抽氣管28與下半環形凈化罩23相互連通,在所述右風機27下端的機架1上通過支撐板29設置有除銹箱30,在所述除銹箱30內設置有除銹劑31,所述右風機27通過出氣管32伸入除銹劑31內,在所述除銹箱30的上端一側設置有出氣口33,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7的左側設
置有左支撐架34,在所述左支撐架34上設置有左環形吹氣支管35相連接,在所述左環形吹氣支管35的右側設置有與安裝孔12相互配合的環形喇叭吹氣口36,所述左環形吹氣支管35的左側通過左吹氣主管37與左風機38相連接,所述左風機38固定設置在機架1上,所述左風機38通過抽氣管39與空氣相互連通,在所述環形扣板11的左側通過連接架40設置有從動齒輪41,在所述橫向移動固定盤7的上端左側設置有電機座42,在所述電機座42上設置有左驅動電機43,在所述左驅動電機43的電機軸44上設置有與從動齒輪41相互配合的主動齒輪45。
上述石油鉆桿表面除銹裝置使用時,分別通過90度鉸鏈24打開上半環形凈化罩22和下半環形凈化罩23,將鉆桿13穿設在環形扣板11上的安裝孔12內,滑柱15一端的萬向輪17與鉆桿13相抵,滑柱15另一端通過壓簧16與環形扣板11相抵,從而將環形扣板11滾動支撐在鉆桿13上,環形扣板11的外側通過第二軸承座10轉動設置在橫向移動固定盤7上,關閉上半環形凈化罩22和下半環形凈化罩23。啟動右驅動電機19,右驅動電機19的電機軸20帶動除銹鋼刷21轉動,啟動左驅動電機43,左驅動電機43的電機軸44帶動主動齒輪45轉動,主動齒輪45帶動與其相互配合的從動齒輪41轉動,從動齒輪41通過連接架40帶動環形扣板11在第二軸承座10內轉動,環形扣板11帶動有右支撐架18圍繞鉆桿13轉動,右支撐架18帶動右驅動電機19圍繞鉆桿13轉動,
從而帶動除銹鋼刷21圍繞鉆桿13轉動對鉆桿13進行立體除銹除污,在除銹的過程中,啟動左風機38和右風機27,左風機38通過抽氣管39將空氣送入左吹氣主管37和左吹環形吹氣支管35內到達環形喇叭吹氣口36處,環形喇叭吹氣口36將空氣從安裝孔12的左側吹入到安裝孔12右側的上半環形凈化罩22和下半環形凈化罩23內,右風機27通過右抽氣管28將上半環形凈化罩22和下半環形凈化罩23內的鐵銹粉塵送入到出氣管32內,從而進入到除銹箱30內的除銹劑31進行除銹,除銹后的空氣通過出氣口33排出除銹箱30。
上述石油鉆桿表面除銹裝置,結構新穎,安裝方便,能夠對鉆桿實現自動立體化除銹除污,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清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同時可以將除銹過程中產生的鐵銹粉塵引入到除銹劑內進行去鐵銹處理,保證現場的作業環境,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使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