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注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手機外殼擠壓鑄造裝置。
背景技術:
手機作為消費性商品,決定外觀的外殼成為手機產業的關鍵零件。而手機外殼也是一個技術門檻相當高的領域。手機外殼已經掀起了金屬化潮流,尤其在高檔手機領域。超薄機型成為目前的主流,并且長期看好,而金屬結構件和外殼在超薄方面具備絕對優勢。我國是全球第一大手機制造基地,如此大的產量,其手機外殼的需求量可想而知。金屬手機外殼相對塑料外殼有著眾多優勢,首先是金屬手機外殼可以更薄更輕,因為金屬的強度遠比塑料要高。輕薄正是目前手機的主流。其次是散熱好,目前手機的功耗越來越高,某些手機采用低檔工藝的芯片,這樣的手機在通話時如果采用塑料外殼是完全有可能燙手的,而金屬外殼散熱效果要好得多。再次是電磁輻射,金屬外殼的電磁輻射屏蔽毫無疑問比塑料好得多得多,輻射越少,對人體的健康就越有利。再次是環保,金屬外殼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塑料無法回收利用,自然狀態下要數十年才能完全分解,環境污染大。不過金屬外殼開模周期長,材料成本高,工序繁多,良率低,這就決定金屬外殼適合那些品種少、出貨量大的高端手機和智能手機。
壓鑄工藝作為金屬手機外殼應用最廣泛的生產技術,壓鑄裝置增長速度較快,模具呈大型化、復雜化、精密化、薄壁方向發展,同時產品的更新換代周期短及市場競爭的激烈化,要求模具制造周期更短,成本更低,壽命更長,可靠性更高。而現有的手機殼壓鑄裝置往往存在結構復雜、取料困難、成品率低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手機外殼擠壓鑄造裝置。
一種手機外殼擠壓鑄造裝置,包括:動模、定模、模板、頂料塊,所述動模與定模之間設有與手機外殼形狀相同的型腔,型腔的上部與注液槽相通,注液槽設在上模固定座和動模內,動模通過螺栓固定在上模固定座的底部,定模設置在模板上部的中心孔中,模板上部的外側安裝有電加熱板,定模通過螺栓固定在下模固定座上,定模和下模固定座的中心處設有頂料孔,所述頂料孔與型腔相通,頂料塊設置在頂料孔內,下模固定座和模板均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固定在支架的中部。
優選地,所述頂料塊固定在氣缸的活塞桿上,氣缸通過氣缸固定座固定在下模固定座的底部。
優選地,所述上模固定座與液壓油缸的活塞桿端部相連接,液壓油缸固定在支架的上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頂料塊實現成品的取料,大大的提高了取料速度;通過在模板上部的外側安裝電加熱板,實現對型腔內產品進行保溫,避免溫度變換過快對產品品質的影響,從而大大的提高了產品成品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手機外殼擠壓鑄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支架,2、液壓油缸,3、上模固定座,4、電加熱板,5、模板,6、底板,7、氣缸,8、注液槽,9、動模,10、頂料塊,11、定模,12、下模固定座,13、氣缸固定座,14、型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圖2,一種手機外殼擠壓鑄造裝置,包括:動模9、定模11、模板5、頂料塊10,所述動模9與定模11之間設有與手機外殼形狀相同的型腔14,型腔14的上部與注液槽8相通,注液槽8設在上模固定座3和動模9內,動模9通過螺栓固定在上模固定座3的底部,定模11設置在模板5上部的中心孔中,模板5上部的外側安裝有電加熱板4,定模11通過螺栓固定在下模固定座12上,定模11和下模固定座12的中心處設有頂料孔,所述頂料孔與型腔14相通,頂料塊10設置在頂料孔內,下模固定座12和模板5均固定在底板6上,底板6固定在支架1的中部,所述頂料塊10固定在氣缸7的活塞桿上,氣缸7通過氣缸固定座13固定在下模固定座12的底部,所述上模固定座3與液壓油缸2的活塞桿端部相連接,液壓油缸2固定在支架1的上部;本發明通過頂料塊實現成品的取料,大大的提高了取料速度;通過在模板上部的外側安裝電加熱板,實現對型腔內產品進行保溫,避免溫度變換過快對產品品質的影響,從而大大的提高了產品成品率。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