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處理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現場在線熱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現場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需要焊接和修復時,主要采取外壁加熱傳導或者將工件切割下整體進加熱爐的熱處理方法,但是,這些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熱處理的工藝要求亦無法得到滿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現場在線熱處理系統,其能夠根據現場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結構和環境的復雜性,確保在焊接或修復過程中滿足熱處理工藝要求,并且做到輕型化、小型化,便于現場安裝和操作,避免由于閥體壁厚太大導致的密封面裂紋傾向性。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現場在線熱處理系統,其包括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第一水冷加熱電源、第二水冷加熱電源、風冷電纜、熱處理升降裝置、保溫棉、閥體、感應線圈,熱處理升降裝置包括步進電機、滑臺、l型線圈固定法蘭盤、閥蓋端面、水平移動固定鋼板、絲桿固定螺母、滑臺定位塊、裝置固定螺孔、手輪、移動絲桿、支撐件、固定鋼板,感應線圈包括高硅氧布、盤型線圈、云母板、云母板固定螺栓、絕緣法蘭盤、水冷銅管、十字架,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位于第一水冷加熱電源的右側,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位于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的下方,第一水冷加熱電源與第二水冷加熱電源之間通過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連接,第二水冷加熱電源位于第一水冷加熱電源的下方,風冷電纜與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連接,熱處理升降裝置位于第一水冷加熱電源的左側,保溫棉位于熱處理升降裝置的下方,閥體位于感應線圈的左側,感應線圈位于第二水冷加熱電源的下方,步進電機和滑臺定位塊之間通過滑臺連接,滑臺位于步進電機的底部,l型線圈固定法蘭盤位于滑臺的右側,閥蓋端面位于滑臺的底部,水平移動固定鋼板位于移動絲桿的上方,絲桿固定螺母和手輪之間通過移動絲桿連接,滑臺定位塊位于絲桿固定螺母的下方,裝置固定螺孔位于支撐件的右側,手輪位于移動絲桿的右側,移動絲桿位于絲桿固定螺母的右側,支撐件位于移動絲桿的上方,固定鋼板位于步進電機的左側,高硅氧布位于云母板的左側的頂部,盤型線圈位于高硅氧布的底部,云母板和絕緣法蘭蓋之間通過水冷銅管連接,云母板固定螺栓位于水冷銅管的上方,絕緣法蘭盤位于水冷銅管的右側,水冷銅管位于云母板的右側,十字架位于高硅氧布的頂部。
優選地,所述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的底部設有螺釘。
優選地,所述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的底部設有螺釘。
優選地,所述風冷電纜的形狀為長方形。
優選地,所述保溫棉的厚度應為40~60毫米。
優選地,所述感應線圈應包裹2~~3層高硅氧布。
優選地,所述步進電機的形狀為長方形。
優選地,所述l型線圈固定法蘭盤的左側設有凹槽。
優選地,所述手輪設有手柄。
優選地,所述移動絲桿的形狀為圓柱狀。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明能夠根據現場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結構和環境的復雜性,確保在焊接或修復過程中滿足熱處理工藝要求,并且做到輕型化、小型化,便于現場安裝和操作,避免由于閥體壁厚太大導致的密封面裂紋傾向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感應線圈圖。
圖4為感應線圈的左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熱處理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熱處理升降裝置的左視圖。
圖7為熱處理升降裝置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如圖1至圖7所示,本發明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現場在線熱處理系統包括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1、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2、第一水冷加熱電源3、第二水冷加熱電源4、風冷電纜5、熱處理升降裝置6、保溫棉7、閥體8、感應線圈9,熱處理升降裝置6包括步進電機10、滑臺11、l型線圈固定法蘭盤12、閥蓋端面13、水平移動固定鋼板14、絲桿固定螺母15、滑臺定位塊16、裝置固定螺孔17、手輪18、移動絲桿19、支撐件20、固定鋼板21,感應線圈9包括高硅氧布22、盤型線圈23、云母板24、云母板固定螺栓25、絕緣法蘭盤26、水冷銅管27、十字架28,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1位于第一水冷加熱電源3的右側,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2位于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1的下方,第一水冷加熱電源3與第二水冷加熱電源4之間通過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1連接,第二水冷加熱電源4位于第一水冷加熱電源3的下方,風冷電纜5與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2連接,熱處理升降裝置6位于第一水冷加熱電源3的左側,保溫棉7位于熱處理升降裝置6的下方,閥體8位于感應線圈9的左側,感應線圈9位于第二水冷加熱電源4的下方,步進電機10和滑臺定位塊16之間通過滑臺11連接,滑臺11位于步進電機10的底部,l型線圈固定法蘭盤12位于滑臺11的右側,閥蓋端面13位于滑臺11的底部,水平移動固定鋼板14位于移動絲桿19的上方,絲桿固定螺母15和手輪18之間通過移動絲桿19連接,滑臺定位塊16位于絲桿固定螺母15的下方,裝置固定螺孔17位于支撐件20的右側,手輪18位于移動絲桿19的右側,移動絲桿19位于絲桿固定螺母15的右側,支撐件20位于移動絲桿19的上方,固定鋼板21位于步進電機10的左側,高硅氧布22位于云母板24的左側的頂部,盤型線圈23位于高硅氧布22的底部,云母板24和絕緣法蘭蓋26之間通過水冷銅管27連接,云母板固定螺栓25位于水冷銅管27的上方,絕緣法蘭盤26位于水冷銅管27的右側,水冷銅管27位于云母板24的右側,十字架28位于高硅氧布22的頂部。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需要熱處理時,先利用閥門端蓋螺栓將工裝固定在閥蓋上,再將加熱線圈固定在l型移動盤上,連接好加熱電源和感應線圈的水冷電纜,焊接或修復前,感應線圈通過升降臺工裝先移動到閥體的閥蓋法蘭口,然后再進入到閥門腔體內直至密封面的內孔位置,對于外壁熱處理,其主要由控制系統、60kw中頻感應加熱電源、柔性風冷外加熱電纜組成,其加熱電纜可直接纏繞在不規則閥體外壁,從閥門開始預熱到整個焊接結束時其一直處于工作狀態,在閥門外壁形成一道“熱壩”,防止過度散熱,以保證密封面加熱效果,內壁和外壁熱處理同時開始工作,預熱溫度恒定后,只退出內加熱線圈,外壁熱處理繼續恒定溫度,以保證焊接或修復過程中的層間溫度,完成焊接或修復后,內加熱線圈進入,與外加熱線圈以相同的升溫速率、恒溫時間、降溫速率開始進行焊后熱處理,直至整個熱處理過程全部完成,在實際加熱過程中外加熱電源的柔性風冷線圈電纜纏繞在閥門施焊面的外部,其工作有五個階段,其中在內加熱撤出時其加熱溫度保證施焊時焊接面溫度不低于300℃~350℃,第一階段為焊縫區域的預熱階段,該階段內加熱感應線圈經升降臺工裝帶動到閥體內部修復面位置,該階段內外加熱同時工作,被加熱部位按照預設的升溫速率進行升溫預熱,第二階段為預熱溫度恒溫,目的是為了保證焊接或修復部位的內外壁溫度保持一致,第三階段,當預熱溫度恒定后內加熱感應線圈被升降臺工裝帶動抽出閥門腔體內部,此時外加熱持續第二階段的工作,保證焊接或修復過程溫度不低于300℃,直至焊接或修復工作結束,第四至五階段內外同時加熱,工作按照設定的熱處理曲線加熱與冷卻,這樣能夠根據現場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結構和環境的復雜性,確保在焊接或修復過程中滿足熱處理工藝要求。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能夠啟動內加熱,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能夠啟動外加熱,第一水冷加熱電源能夠啟動水冷加熱,第二水冷加熱電源能夠啟動水冷加熱,熱處理升降裝置能夠在熱處理時達到升降的作用,保溫棉能夠保溫,步進電機提供電量,滑臺靠在滑臺定位塊上,l型線圈固定法蘭盤固定穩定,使用方便,閥蓋端面結構簡單,方便使用,水平移動固定鋼板起到固定的作用,絲桿固定螺母固定移動絲桿,裝置固定螺孔與螺釘配合固定,手輪控制移動絲桿,移動絲桿能夠轉動,支撐件起到支撐的作用,固定鋼板起到固定的作用,高硅氧布包裹在感應線圈上,盤型線圈在內部纏繞,云母板起到閉合的作用,云母板固定螺栓起到固定的作用,絕緣法蘭盤方便絕緣和連接,防止意外的發生,水冷銅管能夠耐高溫,十字架固定感應線圈的內部,這樣做到輕型化、小型化,便于現場安裝和操作,避免由于閥體壁厚太大導致的密封面裂紋傾向性。
中頻感應內加熱電源1的底部設有螺釘,這樣能夠起到固定的作用。
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2的底部設有螺釘,這樣能夠起到固定的作用。
風冷電纜5的形狀為長方形,這樣方便與中頻感應外加熱電源2的連接。
保溫棉7的厚度應為40~60毫米,這樣能夠保溫,方便使用。
感應線圈9應包裹2~~3層高硅氧布,高硅氧布厚度小于等于0.8毫米。
步進電機10的形狀為長方形,這樣結構簡單,方便使用。
l型線圈固定法蘭盤12的左側設有凹槽,這樣能夠方便與滑臺11的連接。
手輪18設有手柄,這樣能夠方便進行搖動。
移動絲桿19的形狀為圓柱狀,這樣方便進行轉動。
綜上所述,本發明能夠根據現場高溫高壓蒸汽閥門密封面結構和環境的復雜性,確保在焊接或修復過程中滿足熱處理工藝要求,并且做到輕型化、小型化,便于現場安裝和操作,避免由于閥體壁厚太大導致的密封面裂紋傾向性。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