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連續熱鍍鋅生產線輔助裝置,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用于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
背景技術:
在鍍鋅機組的生產過程中,帶料從鋅鍋里出來后,需要通過鋅鍋上方的氣刀噴出壓縮氣體,對帶料表面的鋅液進行刮吹,以刮吹掉多余的鋅液,從而控制帶料表面鋅層的厚度和均勻性,然而,在刮吹鋅液的過程中,會存在如下問題:(1)氣刀的刀形氣流寬度總是超出帶料的邊端,使得前后氣刀的兩股氣流在帶料的邊緣外因沒有帶料阻隔而散逸,前后刀唇的氣流在帶料的邊部發生對射碰撞產生紊流,進而導致無法對帶料邊部上的鋅液進行有效刮吹,造成帶料邊部鍍層過厚;(2)在帶料寬度以外的前后氣刀吹出的氣流會發生相互碰撞而產生高頻噪音,影響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目前新改進的非接觸式邊部擋板已經基本上能解決上述問題,但是該擋板雖然能夠通過感應器上的光纖感應觸頭實時精確跟蹤鋼帶邊緣,在伺服系統控制下從而達到精確控制邊部擋板和鋼帶邊緣的相對位置,保證兩者之間的間隙量穩定不變,但是因為光纖感應觸頭在工作時容易被周圍的鋅液所堵塞,造成整個設備的無法正常工作,進而對整條生產線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同時,當前帶料跑偏監測裝置過于復雜,而且必須要在擋塊運動到接近傳感器的感應范圍內時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感應精度不是很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該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在帶料跑偏后能夠自動控制擋板向外移動,避免了擋板與帶料的邊緣的直接摩擦,有效避免了對帶料邊緣的損害。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所述回退系統包括受驅動裝置驅動的滑動桿、與滑動桿底部相連接的四連桿,所述四連桿包括依次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的水平桿ⅰ,連接桿ⅰ,水平桿ⅱ和連接桿ⅱ,水平桿ⅰ一端與滑動桿底部固定連接,水平桿ⅱ在與連接桿ⅱ連接的一側設置有延伸桿ⅰ,延伸桿ⅰ上設置有支撐底座,支撐底座上設置有一個滾輪,所述水平桿ⅱ與延伸桿ⅰ的底部共同連接一金屬擋板;所述水平桿ⅱ與金屬擋板之間設置有一個導流管道,導流管道頂部固定連接在水平桿ⅱ與延伸桿ⅰ的底部,導流管道的底部設有一凹槽ⅱ,金屬擋板可通過凹槽ⅱ在導流管道底部滑動,所述導流管道靠近支撐底座的一側設有一進氣口,導流管道的另一側設有一出氣口,進氣口的面積遠大于出氣口的面積,出氣口上連接有一連接管道,連接管道的另一側與感應裝置相連接;
所述感應裝置設置在水平桿ⅰ向外延伸段的上方,該感應裝置包括光纖感應頭罩、光纖感應器支撐架、光纖感應觸頭i及光纖感應觸頭ii,所述的光纖感應器支撐架設置于光纖感應頭罩下部且與光纖感應頭罩固定相連接,所述的光纖感應頭罩內設置有u型槽,光纖感應觸頭i及光纖感應觸頭ii設置于u型槽內的側壁上,所述u型槽內還設有一與u型槽相匹配的吹氣管道,所述吹氣管道包括u型段和與u型段相連通的垂直段,u型段遠離垂直段的一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吹氣孔,所述垂直段的另一側穿過設置在光纖感應頭罩上的安裝孔ⅰ后與連接管道相連通,連接管道與出氣口的連接處設有一進氣閥門;
所述連接桿ⅱ在與水平桿ⅰ相連接的一側上連接有一延伸桿ⅱ,延伸桿ⅱ與連接桿ⅱ之間呈鈍角,延伸桿ⅱ上設有一凹槽ⅰ,凹槽ⅰ內設有一按壓式感應開關,按壓式感壓開關的按壓端與水平桿ⅰ相接觸,按壓式感應開關與控制裝置的輸入端電連接;延伸桿ⅱ遠離連接桿ⅱ的一側焊接有至少兩個安裝螺栓,安裝螺栓穿過設置在配重鋼板上的安裝孔ⅱ后與配重鋼板相連接,所述配重鋼板由若干個呈長方體的鋼板組成,所述鋼板上設置有與安裝螺栓的數量相匹配的安裝孔ⅱ,通過調節鋼板的數量使按壓式感壓開關處于常開狀態;
所述支撐底座在滾輪的上方設有一限位板;
所述延伸桿ⅱ上設有一遮擋凹槽ⅰ的蓋板;
所述吹氣管道設置在光纖感應觸頭i及光纖感應觸頭ii的正下方;
所述u型段遠離垂直段的一側設置有與u型段相連通的延伸段,吹氣孔設置在延伸段的最外端。
本發明帶來的有益效果為:1.當帶料嚴重跑偏而首先碰撞滾輪時,與帶料之間的碰撞力被首先施加給滾輪,進而推動擋板向外移動,避免了擋板與帶料的邊緣的直接摩擦。通過滾輪的滾動,還可以減少滾輪與帶料接觸而對帶料的邊緣造成的損害;
2.在光纖感應罩內設置有吹氣管道,使光纖感應罩內始終有氣體從光纖感應觸頭的發射通道內吹出,在光纖感應觸頭附近產生正壓,能有效的防止鋅液進入發射通道堵塞光纖感應觸頭;
3.帶料和擋板之間一般有3-5mm的間隙,所以在擋板和帶料之間依然會產生一部分氣流交匯,對帶料的質量產生影響,而本發明在擋板頂部設置有一導流通道,不僅能進一步的吸收多余的氣流,減小氣流交匯對帶料質量產生的影響還能通過連接管道為吹氣管道提供氣體來源,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用于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一種用于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中感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一種用于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中u型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一種用于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中吹氣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滑動桿,2、水平桿ⅰ,3、連接桿ⅰ,4、水平桿ⅱ,5、連接桿ⅱ,6、延伸桿ⅰ,7、支撐底座,701、滾輪,702、限位板,8、延伸桿ⅱ,801、凹槽ⅰ,802、按壓式感應開關,803、安裝螺栓,804、配重鋼板,9、金屬擋板,901、導流管道,902、凹槽ⅱ,903、連接管道,10、光纖感應頭罩,101、u型槽,102、吹氣管道,1021、u型段,1022、垂直段,1023、吹氣孔,1024、延伸段,11、光纖感應器支撐架,12、光纖感應觸頭i,13、光纖感應觸頭ii,14、安裝孔ⅰ。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詳細描述,所舉實施例僅用于描述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一種用于邊部擋板的自動回退系統,所述回退系統包括受驅動裝置驅動的滑動桿1、與滑動桿底部相連接的四連桿,所述四連桿包括依次通過轉軸轉動連接的水平桿ⅰ2,連接桿ⅰ3,水平桿ⅱ4和連接桿ⅱ5,水平桿ⅰ2一端與滑動桿1底部固定連接,水平桿ⅱ4在與連接桿ⅱ5連接的一側設置有延伸桿ⅰ6,延伸桿ⅰ上設置有支撐底座7,支撐底座上設置有一個滾輪701,所述水平桿ⅱ4與延伸桿ⅰ6的底部共同連接一金屬擋板9;所述水平桿ⅱ4與金屬擋板9之間設置有一個導流管道901,導流管道頂部固定連接在水平桿ⅱ4與延伸桿ⅰ6的底部,導流管道的底部設有一凹槽ⅱ902,金屬擋板可通過凹槽ⅱ在導流管道底部滑動,所述導流管道靠近支撐底座7的一側設有一進氣口,導流管道的另一側設有一出氣口,進氣口的面積遠大于出氣口的面積,出氣口上連接有一連接管道903,連接管道的另一側與感應裝置相連接;
所述感應裝置設置在水平桿ⅰ2向外延伸段的上方,該感應裝置包括光纖感應頭罩10、光纖感應器支撐架11、光纖感應觸頭i12及光纖感應觸頭ii13,所述的光纖感應器支撐架設置于光纖感應頭罩下部且與光纖感應頭罩固定相連接,所述的光纖感應頭罩內設置有u型槽101,光纖感應觸頭i12及光纖感應觸頭ii13設置于u型槽內的側壁上,所述u型槽101內還設有一與u型槽相匹配的吹氣管道102,所述吹氣管道包括u型段1021和與u型段相連通的垂直段1022,u型段遠離垂直段的一側對稱設置有兩個吹氣孔1023,所述垂直段的另一側穿過設置在光纖感應頭罩上的安裝孔ⅰ14后與連接管道903相連通,連接管道與出氣口的連接處設有一進氣閥門103;
所述連接桿ⅱ在與水平桿ⅰ相連接的一側上連接有一延伸桿ⅱ8,延伸桿ⅱ與連接桿ⅱ之間呈鈍角,延伸桿ⅱ上設有一凹槽ⅰ801,凹槽ⅰ內設有一按壓式感應開關802,按壓式感壓開關的按壓端與水平桿ⅰ相接觸,按壓式感應開關與控制裝置的輸入端電連接;延伸桿ⅱ8遠離連接桿ⅱ的一側焊接有至少兩個安裝螺栓803,安裝螺栓穿過設置在配重鋼板804上的安裝孔ⅱ后與配重鋼板相連接,所述配重鋼板804由若干個呈長方體的鋼板組成,所述鋼板上設置有與安裝螺栓的數量相匹配的安裝孔ⅱ,通過調節鋼板的數量使配重鋼板恰好達到一種狀態,此時配重鋼板恰好使按壓式感壓開關的按壓端按下,所述按壓式感應開關有常開和常閉兩種狀態,當按壓式感壓開關的按壓端按下時按壓式感應開關處于常開狀態,當帶料嚴重跑偏而首先碰撞滾輪時,與帶料之間的碰撞被首先施加給滾輪,滾輪帶動四連桿運動使按壓式感應開關的按壓端彈出,此時按壓式感應開關處于常閉狀態,與按壓式感應開關相連接的控制裝置收到開關信號后發出信號,驅動伺服電機帶動金屬擋板向外移動,避免了金屬擋板與帶料的邊緣的直接摩擦。;
所述支撐底座7在滾輪的上方設有一限位板702;
所述延伸桿ⅱ8上設有一遮擋凹槽ⅰ801的蓋板;
所述吹氣管道102設置在光纖感應觸頭i12及光纖感應觸頭ii13的正下方;
所述u型段1021遠離垂直段的一側設置有與u型段相連通的延伸段1024,吹氣孔1023設置在延伸段的最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