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基于可吸塵的石材打磨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37553閱讀:355來源:國知局
一種基于可吸塵的石材打磨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打磨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可吸塵的石材打磨機。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打磨機在打磨石材的過程中,常常會使得打磨出的塵土擴散在石材周圍,而且不能進行及時處理;對石材周圍的空氣造成了影響,同時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會吸入大量的塵土,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影響;所以需要設計一種打磨機在打磨石材的同時可以對打磨過程中所產生的塵土進行全面的吸收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發明設計一種基于可吸塵的石材打磨機解決如上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可吸塵的石材打磨機,它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基于可吸塵的石材打磨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打磨機構、驅動機構,其中打磨機構位于驅動機構的下側。

上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殼、把手、傳動軸、傳動支撐、驅動電機、連接塊、支撐板、套軸、連接轉軸、傳動圓環、軸孔、方形導槽、環形方槽、環形導槽、筒軸、驅動軸、第一齒輪、方形導塊、弧形導塊、錐齒連接機構、第一圓環齒槽、第二圓環齒槽、圓環槽、固定軸、固定導塊、連接方板、伸縮桿、第二齒輪、連接槽、連接軸,其中固定殼內側的下端開有兩個對稱方形導槽,固定殼的外圓面上開有軸孔;把手安裝在固定殼的外圓面上;驅動電機安裝在把手一端的內側;傳動軸的一端與驅動電機的轉軸連接,傳動軸通過傳動支撐安裝在把手的內側,傳動軸的另一端穿過軸孔且位于固定殼的內側,連接轉軸通過支撐桿安裝在固定殼上端的內側,且連接轉軸的上端與傳動軸通過錐齒連接機構配合連接,連接轉軸的下端具有外螺紋;連接軸的上端安裝在連接轉軸的下端;驅動軸上側的端面上開有連接槽,連接槽的上端具有內螺紋;驅動軸通過連接槽內的內螺紋與連接轉軸上的外螺紋配合安裝在連接轉軸下端,連接槽內螺紋的長度小于連接軸的長度;驅動軸的下端的外圓面上安裝有筒軸;筒軸上端的外圓面上具有齒牙;傳動圓環的內圓面上至上而下開有環形導槽、第一圓環齒槽、圓環槽和第二圓環齒槽;第一圓環齒槽和第二圓環齒槽的圓環面上均開有齒牙;傳動圓環的外圓面上開有環形方槽;連接塊的一端安裝有弧形導塊,連接塊的另一端安裝有方形導塊;兩個連接塊通過兩個弧形導塊與環形方槽的配合安裝在傳動圓環外圓面上;傳動圓環通過兩個連接塊上的兩個方形導塊與兩個方形導槽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殼內側,且傳動圓環安裝在驅動軸外圓面上;固定軸的上端安裝有固定導塊;三個固定軸通過固定導塊與環形導槽的配合周向均勻安裝在環形導槽中;三個第一齒輪分別安裝在三個固定軸上,且三個第一齒輪均與筒軸配合;三個第一齒輪均與第一圓環齒槽的齒牙嚙合;三個連接方板的一端分別安裝三個固定軸的下端,且三個連接方板分別位于三個第一齒輪的下側;三個伸縮桿的上端與三個連接方板的另一端連接;三個套軸上端的內圓面分別嵌套在三個伸縮桿的下端的外圓面上,三個第二齒輪分別安裝在三個套軸的上端,且三個第二齒輪與筒軸上端嚙合,三個第二齒輪均與第二圓環齒槽的齒牙配合;伸縮桿與套軸之間不發生相互旋轉。

上述打磨機構包括吸塵殼、出塵管、出塵孔、防護板、連接板、連接柱、葉片、砂輪,其中吸塵殼上端的外側殼面上開有出塵孔;吸塵殼的上端安裝在固定殼的下端,且筒軸穿過吸塵殼上端的筒軸孔;出塵管安裝在吸塵殼的外側,且出塵管與出塵孔配合;三個連接板的一端均勻安裝在筒軸下端的外圓面上且位于吸塵殼內;三個連接柱分別安裝在三個連接板的另一端;三個連接柱的下端均安裝有一個葉片;防護板安裝在吸塵殼下端;防護板的下端開有許多孔;砂輪安裝在驅動軸的下端,且砂輪位于防護板的下側。

上述三個套軸下端安裝在吸塵殼的上端。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吸塵殼通過軸承與筒軸連接。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作為三個葉片的替換方案,葉片為四個或五個。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出塵管通過軟管與水箱連接。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伸縮桿的下端不會滑出套軸的上端。

相對于傳統的打磨機技術,本發明中的打磨機具有打磨石材和吸塵的功能。

本發明中防護板具有保護葉片的功能,其作用是打磨機在過程中碰到有凸起的石材時,防止石材上的凸起對旋轉中的葉片造成破壞;安裝在吸塵殼上的出塵管通過軟管與水箱連接,其作用是當吸塵殼內的塵土依次經過出塵管和軟管擴散到水箱中后,通過水對塵土的加濕,使得塵土沉淀到水中,防止了塵土擴散到空氣中而對空氣造成影響;三個連接板分別安裝在筒軸上;三個連接柱分別安裝在連接板的下端;三個葉片分別安裝在三個連接柱的下端;當筒軸轉動時會帶動三個連接板轉動;三個連接板轉動帶動三個連接柱轉動;三個連接柱帶動三個葉片轉動;本發明中傳動圓環的內徑大于筒軸外徑,傳動圓環與第二齒輪嚙合,筒軸與第二齒輪嚙合;傳動圓環轉動會依次帶動第二齒輪和筒軸轉動;所以本發明通過傳動圓環內徑與筒軸外經的變化和第二齒輪的傳遞作用進行加速;使得三個葉片轉動速度加快,從而達到了通過使用一個較小功率的電機來驅動打磨機工作的目的;由于傳動圓環的內徑大于筒軸外徑,砂輪安裝在驅動軸上,驅動軸與傳動圓環連接;驅動軸在自轉時會帶動傳動圓環轉動,且通過傳動圓環可以加快三個葉片的轉動速度;所以在打磨機工作時砂輪的轉動速度小于三個葉片的轉動速度;當砂輪打磨地板時在砂輪轉動的方向會產生塵土,如果三個葉片的轉動方向與砂輪的轉動方向相同,就會因為三個葉片之間的間隙過大,造成灰塵從相鄰兩旋轉的葉片之間吹過,而使得打磨機無法起到吸收灰塵的效果。所以本發明設計的三個葉片轉動的方向與砂輪轉動的方向相反,使得砂輪打磨地板時在砂輪轉動的方向所產生塵土與三個葉片始終交匯,進而通過旋轉中的三個葉片將塵土吸收,使得打磨機達到吸塵的效果。

本發明中連接轉軸的下端具有外螺紋;連接槽的上端具有內螺紋;驅動軸通過連接槽內的內螺紋與連接轉軸上的外螺紋配合安裝在連接轉軸下端;由于在打磨機工作時,驅動軸上連接槽內開有內螺紋的最高點與連接轉軸上開有外螺紋的最高點可能并未重合,所以當連接轉軸轉動時,由于驅動軸與連接轉軸上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同,連接轉軸上開有外螺紋的最高點與驅動軸上連接槽內開有內螺紋的最高點之間的距離會不斷減小,當連接轉軸上開有外螺紋的最高點與驅動軸上連接槽內開有內螺紋的最高點相重合時,在螺紋的作用下連接轉軸就會帶動驅動軸轉動;驅動軸依次驅動傳動圓環、第二齒輪、軸套和三個葉片轉動;進而通過三個葉片的轉動對塵土進行吸收處理;當驅動電機停止工作時;連接轉軸的轉動速度就會逐漸變慢,而驅動軸在砂輪慣性力的作用下,轉動速度會快于連接轉軸的轉動速度,這時連接轉軸與驅動軸之間就會發生相互位移;驅動軸相對于連接轉軸逐漸向下移動;當連接轉軸上的外螺紋與驅動軸上連接槽內的內螺紋完全脫離時;驅動軸就會在砂輪慣性力的作用下繼續轉動;驅動軸轉動依次驅動傳動圓環、第二齒輪、軸套和三個葉片轉動;進而通過三個葉片的轉動對打磨機打磨完成后遺留的塵土進行吸收處理。

本發明中設計的第一齒輪;其作用是起到了傳遞的作用;當打磨工作完成,驅動電機停止轉動,砂輪依靠慣性繼續旋轉,此時連接轉軸的轉動速度小于驅動軸的轉動速度,由于連接轉軸與驅動軸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且連接轉軸相對于驅動軸上下靜止;所以傳動圓環會向下運動,傳動圓環帶動第一齒輪向下運動,當筒軸與第一齒輪嚙合時,傳動圓環帶動第一齒輪轉動,第一齒輪帶動筒軸轉動;筒軸帶動三個葉片轉動;本發明設計的傳動圓環的內徑大于筒軸外徑,由于砂輪的慣性力較小,轉動速度較慢,所以本發明通過傳動圓環內徑與筒軸外經的變化和第一齒輪的傳遞作用進行變速;使得三個葉片轉動速度加快,使得打磨機吸塵更加容易。

本發明中固定殼與傳動圓環之間通過連接塊、弧形導塊和方形導塊連接;方形導塊通過與方形導槽的配合可以使得傳動圓環相對于固定殼進行上下移動;同時通過弧形導塊與環形方槽的配合可以保證傳動圓環相對于固定殼進行轉動;即傳動圓環在相對于固定殼轉動的同時又可以進行上下移動;固定軸的上端通過固定導塊與環形導槽的配合安裝在傳動圓環上;連接方板的一端安裝在固定軸的下端;伸縮桿的上端安裝在連接方板的另一端;伸縮桿的下端位于套軸的內側;套軸固定安裝在吸塵殼的上端;通過伸縮桿與套軸的配合可以保證了傳動圓環在依次帶動固定軸和連接方板向下移動的過程中不會與套軸發生干涉;同時通過套軸、伸縮桿和連接方板對固定軸起到了固定的作用,防止傳動圓環在轉動時帶動安裝在固定軸上的第一齒輪進行移動;通過固定導塊與環形導槽的配合防止了傳動圓環在轉動時與固定軸發生干涉。

打磨機工作時,第二齒輪與筒軸上端的齒牙嚙合;驅動軸上連接槽內最上端的齒牙位于連接轉軸上的具有齒牙的一端的最上側;給驅動電機通電,驅動電機驅動安裝在其轉軸上的傳動軸轉動,傳動軸帶動與其通過錐齒配合的連接轉軸轉動;連接轉軸帶動與其連接的驅動軸轉動;驅動軸轉動帶動砂輪轉動;通過旋轉中的砂輪就可以對需要打磨的石材進行打磨處理;在驅動軸轉動的同時也會帶動安裝在其上的傳動圓環轉動;傳動圓環轉動帶動與第二圓環齒槽相嚙合的三個第二齒輪轉動;三個第二齒輪轉動帶動安裝在驅動軸上的筒軸轉動;筒軸轉動依次帶動三個連接板、三個連接柱和三個葉片轉動;且三個葉片的轉動方向與砂輪轉動方向相反;打磨機在打磨的過程中會在砂輪轉動方向上產生塵土;此時通過轉動中的葉片將產生的塵土帶到吸塵殼的內側;吸塵殼中的塵土通過出塵管流動到與出塵管通過軟管連接的水箱中;通過水的加濕處理使得塵土在水箱中沉淀;當打磨機對石材打磨完成后,由于在打磨的最后過程會有一部分塵土遺留在石材周圍;此時驅動電機已經斷電;連接轉軸的轉動速度會逐漸變慢,但驅動軸在砂輪慣性的作用下旋轉的速度相對于連接轉軸較快,而驅動軸與連接轉軸通過螺紋配合連接;所以驅動軸會逐漸相對于連接轉軸向下移動;驅動軸向下移動帶動傳動圓環向下移動;傳動圓環帶動安裝在其內側上端的三個第一齒輪向下移動;當三個第一齒輪移動到與筒軸嚙合時;驅動軸與連接轉軸也完全脫開,此時驅動軸的上端位于連接軸的外側;而連接軸上與驅動軸內圓面之間留有間隙;所以連接軸不會對驅動軸的轉動造成影響;驅動軸在砂輪慣性的作用下將繼續轉動,驅動軸轉動將帶動傳動圓環轉動;傳動圓環轉動帶動與第一圓環齒槽相嚙合的三個第一齒輪轉動;三個第一齒輪轉動帶動筒軸轉動;筒軸將依次帶動三個連接板、三個連接柱和三個葉片轉動;轉動中的三個葉片會對打磨完成后遺留在石材周圍的塵土進行吸收處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整體部件外觀示意圖。

圖2是驅動電機安裝示意圖。

圖3是傳動圓環結構示意圖。

圖4是傳動圓環安裝示意圖。

圖5是固定殼結構示意圖。

圖6是傳動圓環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7是第一齒輪安裝示意圖。

圖8是連接塊結構示意圖。

圖9是第一齒輪結構示意圖。

圖10是第二齒輪分布示意圖。

圖11是第二齒輪結構示意圖。

圖12是驅動軸結構示意圖。

圖13是驅動軸安裝示意圖。

圖14是吸塵殼結構示意圖。

圖15是伸縮桿安裝示意圖。

圖16是第二齒輪安裝示意圖。

圖17是葉片安裝示意圖。

圖18是砂輪安裝示意圖。

圖19是驅動軸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0是驅動軸與連接轉軸螺紋連接原理示意圖。

圖中標號名稱:1、固定殼;2、吸塵殼;3、把手;4、出塵管;5、驅動機構;6、傳動軸;7、傳動支撐;8、驅動電機;9、連接塊;10、支撐板;11、套軸;12、連接轉軸;13、傳動圓環;14、軸孔;15、方形導槽;16、環形方槽;17、環形導槽;18、筒軸;19、驅動軸;20、第一齒輪;21、方形導塊;22、弧形導塊;23、固定軸;24、固定導塊;26、第二齒輪;27、出塵孔;28、防護板;29、連接槽;30、連接軸;31、連接板;32、連接柱;33、葉片;34、砂輪;35、打磨機構;36、第一圓環齒槽;37、第二圓環齒槽;38、圓環槽;40、連接方板;41、伸縮桿;42、錐齒連接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它包括打磨機構35、驅動機構5,其中打磨機構35位于驅動機構5的下側。

如圖3所示,上述驅動機構5包括固定殼1、把手3、傳動軸6、傳動支撐7、驅動電機8、連接塊9、支撐板10、套軸11、連接轉軸12、傳動圓環13、軸孔14、方形導槽15、環形方槽16、環形導槽17、筒軸18、驅動軸19、第一齒輪20、方形導塊21、弧形導塊22、錐齒連接機構42、第一圓環齒槽36、第二圓環齒槽37、圓環槽38、固定軸23、固定導塊24、連接方板40、伸縮桿41、第二齒輪26、連接槽29、連接軸30,其中如圖5所示,固定殼1內側的下端開有兩個對稱方形導槽15,固定殼1的外圓面上開有軸孔14;如圖2所示,把手3安裝在固定殼1的外圓面上;驅動電機8安裝在把手3一端的內側;傳動軸6的一端與驅動電機8的轉軸連接,傳動軸6通過傳動支撐7安裝在把手3的內側,傳動軸6的另一端穿過軸孔14且位于固定殼1的內側,如圖3所示,連接轉軸12通過支撐桿安裝在固定殼1上端的內側,且連接轉軸12的上端與傳動軸6通過錐齒連接機構42配合連接,連接轉軸12的下端具有外螺紋;連接軸30的上端安裝在連接轉軸12的下端;如圖12所示,驅動軸19上側的端面上開有連接槽29,連接槽29的上端具有內螺紋;如圖13所示,驅動軸19通過連接槽29內的內螺紋與連接轉軸12上的外螺紋配合安裝在連接轉軸12下端,連接槽29內螺紋的長度小于連接軸30的長度;如圖7所示,驅動軸19的下端的外圓面上安裝有筒軸18;筒軸18上端的外圓面上具有齒牙;如圖6所示,傳動圓環13的內圓面上至上而下開有環形導槽17、第一圓環齒槽36、圓環槽38和第二圓環齒槽37;第一圓環齒槽36和第二圓環齒槽37的圓環面上均開有齒牙;傳動圓環13的外圓面上開有環形方槽16;如圖8所示,連接塊9的一端安裝有弧形導塊22,連接塊9的另一端安裝有方形導塊21;兩個連接塊9通過兩個弧形導塊22與環形方槽16的配合安裝在傳動圓環13外圓面上;如圖4所示,傳動圓環13通過兩個連接塊9上的兩個方形導塊21與兩個方形導槽15的配合安裝在固定殼1內側,且傳動圓環13安裝在驅動軸19外圓面上;固定軸23的上端安裝有固定導塊24;如圖9所示,三個固定軸23通過固定導塊24與環形導槽17的配合周向均勻安裝在環形導槽17中;三個第一齒輪20分別安裝在三個固定軸23上,且三個第一齒輪20均與筒軸18配合;如圖7所示,三個第一齒輪20均與第一圓環齒槽36的齒牙嚙合;三個連接方板40的一端分別安裝三個固定軸23的下端,且三個連接方板40分別位于三個第一齒輪20的下側;如圖15所示,三個伸縮桿41的上端與三個連接方板40的另一端連接;三個套軸11上端的內圓面分別嵌套在三個伸縮桿41的下端的外圓面上,如圖16所示,三個第二齒輪26分別安裝在三個套軸11的上端,如圖10、11所示,且三個第二齒輪26與筒軸18上端嚙合,如圖7所示,三個第二齒輪26均與第二圓環齒槽37的齒牙配合;伸縮桿41與套軸11之間不發生相互旋轉。

如圖17所示,上述打磨機構35包括吸塵殼2、出塵管4、出塵孔27、防護板28、連接板31、連接柱32、葉片33、砂輪34,其中如圖14所示,吸塵殼2上端的外側殼面上開有出塵孔27;吸塵殼2的上端安裝在固定殼1的下端,且筒軸18穿過吸塵殼2上端的筒軸18孔14;出塵管4安裝在吸塵殼2的外側,且出塵管4與出塵孔27配合;如圖17所示,三個連接板31的一端均勻安裝在筒軸18下端的外圓面上且位于吸塵殼2內;三個連接柱32分別安裝在三個連接板31的另一端;三個連接柱32的下端均安裝有一個葉片33;如圖14所示,防護板28安裝在吸塵殼2下端;防護板28的下端開有許多孔;如圖18所示,砂輪34安裝在驅動軸19的下端,且砂輪34位于防護板28的下側。

上述三個套軸11下端安裝在吸塵殼2的上端。

上述吸塵殼2通過軸承與筒軸18連接。

上述作為三個葉片33的替換方案,葉片33為四個或五個。

上述出塵管4通過軟管與水箱連接。

上述伸縮桿41的下端不會滑出套軸11的上端。

綜上所述:

本發明中的打磨機具有打磨石材和吸塵的功能。

本發明中防護板28具有保護葉片33的功能,其作用是打磨機在過程中碰到有凸起的石材時防止石材上的凸起對旋轉中的葉片33造成破壞;安裝在吸塵殼2上的出塵管4通過軟管與水箱連接,其作用時當吸塵殼2內的塵土依次經過出塵管4和軟管擴散到水箱中后,通過水對塵土的加濕,使得塵土沉淀到水中,防止了塵土擴散到空氣中而對空氣造成影響;三個連接板31分別安裝在筒軸18上;三個連接柱32分別安裝在連接板31的下端;三個葉片33分別安裝在三個連接柱32的下端;當筒軸18轉動時會帶動三個連接板31轉動;三個連接板31轉動帶動三個連接柱32轉動;三個連接柱32帶動三個葉片33轉動;本發明中傳動圓環13的內徑大于筒軸18外徑,傳動圓環13與第二齒輪26嚙合,筒軸18與第二齒輪26嚙合;傳動圓環13轉動會依次帶動第二齒輪26和筒軸18轉動;所以本發明通過傳動圓環13內徑與筒軸18外經的變化和第二齒輪26的傳遞作用進行加速;使得三個葉片33轉動速度加快,從而達到了通過使用一個較小功率的電機來驅動打磨機工作的目的;由于傳動圓環13的內徑大于筒軸18外徑,砂輪34安裝在驅動軸19上,驅動軸19與傳動圓環13連接;驅動軸19在自轉時會帶動傳動圓環13轉動,且通過傳動圓環13可以加快三個葉片33的轉動速度;所以在打磨機工作時砂輪34的轉動速度小于三個葉片的轉動速度;當砂輪34打磨地板時在砂輪34轉動的方向會產生塵土,如果三個葉片的轉動方向與砂輪34的轉動方向相同,就會因為三個葉片33之間的間隙過大,造成灰塵從相鄰兩旋轉的葉片33之間吹過,而使得打磨機無法起到吸收灰塵的效果。所以本發明設計的三個葉片33轉動的方向與砂輪34轉動的方向相反,使得砂輪34打磨地板時在砂輪34轉動的方向所產生塵土與三個葉片33始終交匯,進而通過旋轉中的三個葉片33將塵土吸收,使得打磨機達到吸塵的效果。

本發明中連接轉軸12的下端具有外螺紋;連接槽29的上端具有內螺紋;驅動軸19通過連接槽29內的內螺紋與連接轉軸12上的外螺紋配合安裝在連接轉軸12下端;由于在打磨機工作時驅動軸19上連接槽29內開有內螺紋的最高點與連接轉軸12上開有外螺紋的最高點可能并未重合,所以當連接轉軸12轉動時,由于驅動軸19與連接轉軸12上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同,連接轉軸12上開有外螺紋的最高點與驅動軸19上連接槽29內開有內螺紋的最高點之間的距離會不斷減小,如圖20a所示,當連接轉軸12上開有外螺紋的最高點與驅動軸19上連接槽29內開有內螺紋的最高點相重合時,在螺紋的作用下連接轉軸12就會帶動驅動軸19轉動;驅動軸19依次驅動傳動圓環13、第二齒輪26、軸套和三個葉片33轉動;進而通過三個葉片33的轉動對塵土進行吸收處理;當驅動電機8停止工作時;連接轉軸12的轉動速度就會逐漸變慢,而驅動軸19在砂輪34慣性力的作用下轉動速度會快于連接轉軸12的轉動速度,這時連接轉軸12與驅動軸19之間就會發生相互位移;如圖20b所示,驅動軸19相對于連接轉軸12逐漸向下移動;當連接轉軸12上的外螺紋與驅動軸19上連接槽29內的內螺紋完全脫離時;如圖20c所示,驅動軸19就會在砂輪34慣性力的作用下繼續轉動;驅動軸19轉動就會依次驅動傳動圓環13、第二齒輪26、軸套和三個葉片33轉動;進而通過三個葉片33的轉動對打磨機打磨完成后遺留的塵土進行吸收處理。

本發明中固定殼1與傳動圓環13之間通過連接塊9、弧形導塊22和方形導塊21連接;方形導塊21通過與方形導槽15的配合可以使得傳動圓環13相對于固定殼1進行上下移動;同時通過弧形導塊22與環形方槽16的配合可以保證傳動圓環13相對于固定殼1進行轉動;即傳動圓環13在相對于固定殼1轉動的同時又可以進行上下移動;固定軸23的上端通過固定導塊24與環形導槽17的配合安裝在傳動圓環13上;連接方板40的一端安裝在固定軸23的下端;伸縮桿41的上端安裝在連接方板40的另一端;伸縮桿41的下端位于套軸11的內側;套軸11固定安裝在吸塵殼2的上端;通過伸縮桿41與套軸11的配合可以保證了傳動圓環13在依次帶動固定軸23和連接方板40向下移動的過程中不會與套軸11發生干涉;同時通過套軸11、伸縮桿41和連接方板40對固定軸23起到了固定的作用,防止傳動圓環13在轉動時帶動安裝在固定軸23上的第一齒輪20進行移動;通過固定導塊24與環形導槽17的配合防止了傳動圓環13在轉動時與固定軸23發生干涉。

如圖19所示,本發明中設計的第一齒輪20;其作用是起到了傳遞的作用;當打磨工作完成,驅動電機8停止轉動,砂輪34依靠慣性繼續旋轉,此時連接轉軸12的轉動速度小于驅動軸19的轉動速度,由于連接轉軸12與驅動軸19之間通過螺紋連接,且連接轉軸12相對于驅動軸19上下靜止;所以傳動圓環13會向下運動,傳動圓環13帶動第一齒輪20向下運動,當筒軸18與第一齒輪20嚙合時,傳動圓環13帶動第一齒輪20轉動,第一齒輪20帶動筒軸18轉動;筒軸18帶動三個葉片33轉動;本發明設計的傳動圓環13的內徑大于筒軸18外徑,由于砂輪34的慣性力較小,轉動速度較慢,所以本發明通過傳動圓環13內徑與筒軸18外經的變化和第一齒輪20的傳遞作用進行變速;使得三個葉片33轉動速度加快,使得打磨機吸塵更加容易。具體實施方式:打磨機工作時,第二齒輪26與筒軸18上端的齒牙嚙合;驅動軸19上連接槽29內最上端的齒牙位于連接轉軸12上的具有齒牙的一端的最上側;給驅動電機8通電,驅動電機8驅動安裝在其轉軸上的傳動軸6轉動,傳動軸6帶動與其通過錐齒配合的連接轉軸12轉動;連接轉軸12帶動與其連接的驅動軸19轉動;驅動軸19轉動帶動砂輪34轉動;通過旋轉中的砂輪34就可以對需要打磨的石材進行打磨處理;在驅動軸19轉動的同時也會帶動安裝在其上的傳動圓環13轉動;傳動圓環13轉動帶動與第二圓環齒槽37相嚙合的三個第二齒輪26轉動;三個第二齒輪26轉動帶動安裝在驅動軸19上的筒軸18轉動;筒軸18轉動依次帶動三個連接板31、三個連接柱32和三個葉片33轉動;且三個葉片33的轉動方向與砂輪34轉動方向相反;打磨機在打磨的過程中會在砂輪34轉動方向上產生塵土;此時通過轉動中的葉片33將產生的塵土帶到吸塵殼2的內側;吸塵殼2中的塵土通過出塵管4流動到與出塵管4通過軟管連接的水箱中;通過水的加濕處理使得塵土在水箱中沉淀;當打磨機對石材打磨完成后,由于在打磨的最后過程會有一部分塵土遺留在石材周圍;此時驅動電機8已經斷電;連接轉軸12的轉動速度會逐漸變慢,但驅動軸19在砂輪34慣性的作用下旋轉的速度相對于連接轉軸12較快,而驅動軸19與連接轉軸12通過螺紋配合連接;所以驅動軸19會逐漸相對于連接轉軸12向下移動;驅動軸19向下移動帶動傳動圓環13向下移動;傳動圓環13帶動安裝在其內側上端的三個第一齒輪20向下移動;當三個第一齒輪20移動到與筒軸18嚙合時;驅動軸19與連接轉軸12也完全脫開,此時驅動軸19的上端位于連接軸30的外側;而連接軸30上與驅動軸19內圓面之間留有間隙;所以連接軸30不會對驅動軸19的轉動造成影響;驅動軸19在砂輪34慣性的作用下將繼續轉動,驅動軸19轉動將帶動傳動圓環13轉動;傳動圓環13轉動帶動與第一圓環齒槽36相嚙合的三個第一齒輪20轉動;三個第一齒輪20轉動帶動筒軸18轉動;筒軸18將依次帶動三個連接板31、三個連接柱32和三個葉片33轉動;轉動中的三個葉片33會對打磨完成后遺留在石材周圍的塵土進行吸收處理。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巧家县| 江川县| 柘城县| 天水市| 延寿县| 徐汇区| 澎湖县| 昭平县| 台安县| 大名县| 鲁山县| 和田县| 高州市| 新平| 大悟县| 民和| 宁陵县| 丘北县| 额济纳旗| 宜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灌南县| 古浪县| 沿河| 华安县| 达州市| 陵水| 锡林郭勒盟| 来宾市| 都江堰市| 武乡县| 东阳市| 湘潭市| 开远市| 蒙自县| 石渠县| 高雄县| 左权县| 大埔区| 镇安县|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