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鑄造件冷卻室。
背景技術:
鑄造的產品在其生產工藝的過程中需要將其放置在室內,對其進冷卻,冷卻到室溫后才能進行下一步工序或這儲存,但是目前的產品冷卻的效率不高,導致生產時間過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生產操作的一種鑄造件冷卻室,包括:風扇、本體、出氣窗口、進料口、導軌、第二進氣口、通氣管、第一進氣口、冷風機、底座,所述出氣窗口設置在本體頂部,所述導軌設置在本體內部底部,所述進料口設置在本體左側,所述風扇設置在本體內部右壁,所述底座設置在導軌上,底座可沿導軌自由移動,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四個第二進氣口,所述導軌上設置有四個第一進氣口,所述第一進氣口與第二進氣口直徑相同,所述導軌上的各個第一進氣口通過通氣管與冷風機相連通,所述冷風機設置在本體外部。
進一步的,所述出氣窗口由多個小孔構成。
進一步的,所述本體為長方體或正方體。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為常規三葉風扇。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由控制器控制,在導軌上做往復運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鑄造件冷卻室,結構簡單,制造容易,加工成本低,本實用新型利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的原理,加快了室內空氣流通的速度,能夠提高冷空氣對鑄造件冷卻的速度,對于需要緩冷的鑄造件,還可通過控制底座進行往復運動來降低鑄造件冷卻速度,提高冷卻時鑄件的質量,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滿足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鑄造件冷卻室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鑄造件冷卻室,包括:風扇1、本體2、出氣窗口3、進料口4、導軌5、第二進氣口6、通氣管7、第一進氣口8、冷風機9、底座10,所述出氣窗口3設置在本體2頂部,所述導軌5設置在本體2內部底部,所述進料口4設置在本體2左側,所述風扇1設置在本體2內部右壁,所述底座10設置在導軌5上,底座10可沿導軌5自由移動,所述底座10上設置有四個第二進氣口6,所述導軌5上設置有四個第一進氣口8,所述第一進氣口8與第二進氣口6直徑相同,所述導軌5上的各個第一進氣口8通過通氣管7與冷風機9相連通,所述冷風機9設置在本體2外部。
所述出氣窗口3由多個小孔構成。
所述本體2為長方體或正方體。
所述風扇1為常規三葉風扇1。
所述底座10由控制器控制,在導軌5上做往復運動。
工作時,將鑄造件11通過進料口4放置到底座10上,啟動冷風機9和風扇1,將底座10中的第二進氣口6與導軌5的第一進氣口8調節至相連通,進行快速冷卻,控制底座10在導軌5上進行往復運動時,可以進行緩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