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包水口,屬于冶金行業煉鋼耐火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鋼包澆注過程中,當鋼水由鋼包水口、長水口流入中間包時,由于鋼水流動在水口內部產生負壓,水口外部的空氣有通過鋼包水口和長水口連接處進入鋼液的趨勢。通過鋼包水口或長水口連接處,進入鋼液中的空氣會對鑄坯質量和水口堵塞產生重要影響:首先,空氣中的氧與鋼中的合金元素反應生成相應的氧化物夾雜進入鋼中,同時氮氣也會溶解于鋼液,引起鋼水增氮。其次,合金元素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夾雜,還會在水口的內壁附著、堆積,進而使水口產生偏流和堵塞。可見,有效地控制吸入水口內部的空氣量,減少鋼中【Al】等合金元素的氧化和溶入鋼液中的【N】含量,是防止水口堵塞和提高鑄坯質量的重要手段。
為減少通過鋼包水口和長水口上部連接處進入水口內部鋼液中的空氣量,最有效的技術措施就是在其連接處加封密封墊。參照附圖1,目前,鋼包水口與長水口的接觸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采用線接觸密封,二是采用斜面接觸密封,三是采用平面接觸。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當長水口在澆注過程中有一定傾斜量時,長水口和鋼包水口接觸面其中一側會產生較大的間隙,造成接觸面密封效果差,從而導致防止鋼水二次氧化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鋼包水口,下部采用球面結構,既能滿足長水口垂直澆注過程中的接觸面密封,又能保證長水口傾斜時接觸面的密封,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鋼包水口,包含水口本體和長水口,所述水口本體包含上部、中部和底部,上部呈圓柱型,中部呈圓臺型,中部上端面的外徑小于上部的外徑,底部呈球面結構,球面直徑等于中部下端面的外徑,上部、中部和底部構成一體,內部設有澆注孔一,所述澆注孔一為通孔,所述長水口內設有澆注孔二,所述澆注孔二包含上部分和下部分,澆注孔二的上部分整體呈漏斗型,漏斗型的上端與水口本體的底部的球面相配合,澆注孔二的下部分呈圓柱型。
所述水口本體的底部設在和長水口內的澆注孔二的上部分的漏斗型內。
所述水口本體的中心線和長水口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10度。
所述水口本體的中心線和長水口的中心線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長水口不管是垂直澆注,還是傾斜澆注,水口本體與長水口接觸面均為球面接觸,接觸面密封效果好,減少鋼水二次氧化。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3為長水口垂直澆注示意圖;
圖4為長水口傾斜澆注示意圖;
圖中:水口本體1、長水口2、上部3、中部4、底部5、澆注孔一6、澆注孔二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2、3、4,一種鋼包水口,包含水口本體1和長水口2,所述水口本體1包含上部3、中部4和底部5,上部3呈圓柱型,中部4呈圓臺型,中部4上端面的外徑小于上部3的外徑,底部5呈球面結構,球面直徑等于中部4下端面的外徑,上部3、中部4和底部5構成一體,內部設有澆注孔一6,所述澆注孔一6為通孔,所述長水口2內設有澆注孔二7,所述澆注孔二7包含上部分和下部分,澆注孔二7的上部分整體呈漏斗型,漏斗型的上端與水口本體1的底部5的球面相配合,澆注孔二7的下部分呈圓柱型。
在本實施例中,水口本體1的底部的球面結構的高度為30mm,附圖3為長水口垂直澆注時的示意圖。附圖4為長水口傾斜澆注時的示意圖,水口本體1的中心線和長水口2的中心線之間的夾角小于10度。長水口2不管是垂直澆注,還是傾斜澆注,水口本體1與長水口2接觸面均為球面接觸,消除了接觸面一側較大的間隙,密封效果好,減少鋼水二次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