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了一種煉鎂還原爐。
背景技術:
煉鎂還原爐把白云石等含鎂的礦石中提煉金屬鎂,稱為熱還原法煉鎂,即是將煅燒白云石和硅鐵等磨成細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壓成團狀,裝入用耐熱合金制成的還原罐內,在1100~1150℃的高溫及10~20Pa的壓強下進行還原得出鎂蒸汽,冷凝后成為結晶鎂,再融化制成鎂錠。硅熱還原法至今仍是最重要的煉鎂方法。現有的煉鎂還原爐結構設計不合理,還原罐與還原爐爐底在1100~1150℃的高溫內直接接觸,長時間容易使得還原罐與還原爐損壞,維修困難,大大降低生產效率,且還原爐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使得壽命壽命大大縮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煉鎂還原爐。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煉鎂還原爐,包括固定框架、內襯結構、燒嘴、換熱器、還原罐、遮熱板、鎂結晶器、雜質結晶器、支撐壓板和還原爐本體;所述還原爐本體設于內襯結構內,內襯結構包括固定基座和弧形段,還原爐本體與內襯結構相適配;所述內襯結構倆側對稱裝設有固定框架,所述還原爐本體一側設有燒嘴,燒嘴貫穿于內襯結構并延伸至固定框架外,所述燒嘴下設有換熱器, 燒嘴與換熱器相適配,所述還原爐本體內設有還原罐,還原罐下設有多個支撐壓板,所述還原罐一側設有遮熱板,遮熱板上設有多個通孔,所述遮熱板一側設有鎂結晶器,鎂結晶器與雜質結晶器相連接,所述鎂結晶器與雜質結晶器相適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換熱器一側設有送風管,換熱器與送風管相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弧形段內設有熱電偶插入管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基座呈H型結構,換熱器呈L型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還原罐下設有至少7個支撐壓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襯結構由耐火磚砌筑成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壓板由鈷基合金鑄造為一體成型結構。
采用上述結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還原罐與還原爐爐底間設有多個支撐壓板,支撐壓板可避免還原罐與還原爐爐底直接接觸, 有效的解決了現有的煉鎂還原爐的還原罐與還原爐爐底在1100~1150℃的高溫內直接接觸,長時間容易使得還原罐與還原爐損壞,維修困難,大大降低生產效率的問題。所述還原爐設于內襯結構內,內襯結構包括固定基座和弧形段,內襯結構能夠避免還原爐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有效的解決了現有的煉鎂還原爐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使得壽命壽命大大縮短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煉鎂還原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框架,2-內襯結構,3-燒嘴,4-送風管,5-換熱器,6-還原罐,7-遮熱板,8-鎂結晶器,9-雜質結晶器,10-熱電偶插入管道,11-固定基座,12-弧形段,13-支撐壓板,14-還原爐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煉鎂還原爐,包括固定框架1、內襯結構2、燒嘴3、換熱器5、還原罐6、遮熱板7、鎂結晶器8、雜質結晶器9、支撐壓板13和還原爐本體14;所述還原爐本體14設于內襯結構2內,內襯結構2包括固定基座11和弧形段12,還原爐本體14與內襯結構2相適配;所述內襯結構2倆側對稱裝設有固定框架1,所述還原爐本體14一側設有燒嘴3,燒嘴3貫穿于內襯結構2并延伸至固定框架1外,所述燒嘴3下設有換熱器5, 燒嘴3與換熱器5相適配,所述還原爐本體14內設有還原罐6,還原罐6下設有多個支撐壓板13,所述還原罐6一側設有遮熱板7,遮熱板7上設有多個通孔,所述遮熱板7一側設有鎂結晶器8,鎂結晶器8與雜質結晶器9相連接,所述鎂結晶器8與雜質結晶器9相適配。
換熱器5一側設有送風管4,換熱器5與送風管4相連通,所述弧形段12內設有熱電偶插入管道10,所述固定基座11呈H型結構,換熱器5呈L型結構,所述還原罐6下設有至少7個支撐壓板13,所述內襯結構2由耐火磚砌筑成型,所述支撐壓板13由鈷基合金造為一體成型結構。
上述內容為本實用新型的示例及說明,但不意味著本實用新型可取得的優點受此限制,凡是本實用新型實踐過程中可能對結構的簡單變換、和\或一些實施方式中實現的優點的其中一個或多個均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