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香蕉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有機肥:于發酵隧道窯中先鋪上一層4-5cm高的木糠作為底層,然后按照木糠、酒糟、城市污泥、農作物秸稈、動物糞便、蔗髓、糖廠濾泥的物料種類順序由下而上層層堆疊起來,除底層外,其它每層物料的厚度都為32-36cm,而且每層不同物料種類之間的接觸面都均勻的施加一層發酵菌料,得到發酵物料,進行發酵15-18天后,用條垛自走式翻堆機將發酵物料進行翻堆,使不同的種類的物料充分混勻,并堆成一條條的條垛,繼續發酵18-20天,即可制得有機肥;
(2)配料:將制得的有機肥進行取樣檢驗有機肥中 N、P2O5 、K2O 及有機質的質量百分含量,然后根據檢驗結果計算需要加入的無機肥的質量,并加入中量元素肥以及微量元素肥,使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各組分占混合物料總重量的重量百分比為:總養分N+P2O5+K2O 36%~38%,有機質≥17%,中量元素0.7%-1.7%,微量元素0.06%-0.30%;
(3)造粒:按照步驟(2)中的計算結果,將無機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與步驟(1)中制得的有機肥充分混合均勻,經自動給料系統粉碎,充分摻和均勻、以膨潤土為粘結劑按轉鼓造粒法造粒,顆粒分篩,自動計量包裝,檢驗合格后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肥為含 N、P2O5、K2O 的無機肥料,無機肥中含有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元素N≥11%、P2O5 ≥4%、K2O≥21%;其中N元素由尿素提供, P2O5由磷酸一銨提供; K2O為硫酸鉀提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量元素肥為含鎂、鈣、硫元素的肥料,中量元素肥中含有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元素Mg 0.2%~0.4%、Ca 0.3%~0.6%、S 0.2%~0.7%;其中Mg元素由氯化鎂提供;Ca元素由石膏提供;S元素由含結晶水的硫酸鎂提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肥為含硼、鐵、鋅、錳元素的肥料,微量元素肥中含有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元素B 0.02%~0.10%、Fe 0.01%~0.06%、Zn 0.02%~0.08%,Mn 0.01%~0.06%,其中硼元素由硼酸提供,鐵元素由硫酸亞鐵提供,鋅元素由含結晶水的硫酸鋅提供,錳元素由硫酸錳提供。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發酵物料進行翻堆前的發酵時間里,用風機或空壓機向發酵物料的底部鼓入空氣,步驟(1)中所述的農作物秸桿為粉碎后的玉米秸稈、香蕉尾、鮮稻草、花生藤和芭蕉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的條垛的大小為長為5-7米,寬為 1.5-2.5 米,高為 0.5-0.7 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用的發酵菌料是先將地衣芽孢桿菌、植物乳桿菌、黃孢原毛平革菌、產朊假絲酵母以及綠色木霉按照地衣芽孢桿菌:植物乳桿菌: 黃孢原毛平革菌: 產朊假絲酵母:綠色木霉為0.7-1:0.3-0.5:1-1.3:0.6-0.8:0.2-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混合菌,每一種微生物菌種的含量規格都為每克2億個以上有效活性菌,混合菌在使用前先經過菌種的擴大培養,然后在擴大培養后得到的混合菌物料中再加入從屠宰場中收集得到的廢液和廢渣混合均勻即得到發酵菌料,廢液和廢渣的加入量為混合菌物料的0.6-0.8倍重量份,步驟(1)中每層不同物料種類之間的接觸面施加的發酵料的量為0.3-0.5 kg。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香蕉專用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菌在使用前先經過菌種的擴大培養,其培養基組成為:3-4%麩皮,18%紅糖,1%-3%馬鈴薯粉,0.1%尿素,0.003%-0.005%MgSO4·7H2O, 0.001%-0.003%FeSO4·7H2O,0.01%磷酸氫二鉀;培養方法為:將菌種接種于種子發酵罐中,種子發酵罐發酵條件:溫度32℃,pH8.0-9.0,接種量5%,攪拌速度250r/min,通氣量為3-5L/min,發酵時間6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