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農作物肥料,特別涉及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肥料是提供一種或一種以上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改善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類物質,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之一。中國早在西周時就已知道田間雜草在腐爛以后,有促進黍稷生長的作用。《齊民要術》中詳細介紹了種植綠肥的方法以及豆科作物同禾本科作物輪作的方法等;還提到了用作物莖稈與牛糞尿混合,經過踐踏和堆制而成肥料的方法。在施肥技術方面,《氾勝之書》中有詳細敘述,強調施足基肥和補施追肥對作物生長的重要性。唐、宋以后隨著水稻在長江流域的推廣,施肥經驗日益積累,從而總結出“時宜、土宜和物宜”的施肥原則,即施肥應隨氣候、土壤、作物因素的變化而定。隨著近代化學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各種化學肥料相繼問世。目前我國是化肥產量和消耗大國,長期施用化肥導致了土壤結構破壞、水體污染、肥料利用率下降和農產品品質降低等嚴重的負面問題,保護生態環境在中國特別有急迫感,目前我國農作物大多采用無機肥料,肥料有效作用時間短,農吸收率差果。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其能有效的增加小麥的產量。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尿素25-30份、磷酸二銨1-4份、鈣鎂磷肥9-11份、氯化鉀11-15份、硼砂5-9份、硫酸鹽肥1-5份、西瓜皮6-10份、香蕉皮5-10份、海藻10-15份、椰子殼3-7份、羅漢果2-6份、海泡石5-15份、沸石15-20份、草木灰9-13份、腐殖酸鉀8-15份、納米碳0.5-1份、稀土微肥11-15份、生物炭10-15份、活性白土15-20份、納米負離子粉1-3份和硅藻土2-9份;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料;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優選的是,所述的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5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優選的是,所述的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中,尿素27份、磷酸二銨3份、鈣鎂磷肥10份、氯化鉀13份、硼砂7份、硫酸鹽肥3份、西瓜皮8份、香蕉皮9份、海藻13份、椰子殼5份、羅漢果5份、海泡石10份、沸石17份、草木灰11份、腐殖酸鉀12份、納米碳0.8份、稀土微肥14份、生物炭13份、活性白土17份、納米負離子粉2份和硅藻土7份。優選的是,所述的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優選的是,所述的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中,尿素25份、磷酸二銨4份、鈣鎂磷肥9份、氯化鉀15份、硼砂9份、硫酸鹽肥1份、西瓜皮10份、香蕉皮5份、海藻10份、椰子殼7份、羅漢果2份、海泡石15份、沸石20份、草木灰9份、腐殖酸鉀15份、納米碳0.5份、稀土微肥15份、生物炭10份、活性白土20份、納米負離子粉1份和硅藻土2份。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5-30份、磷酸二銨1-4份、鈣鎂磷肥9-11份、氯化鉀11-15份、硼砂5-9份、硫酸鹽肥1-5份、西瓜皮6-10份、香蕉皮5-10份、海藻10-15份、椰子殼3-7份、羅漢果2-6份、海泡石5-15份、沸石15-20份、草木灰9-13份、腐殖酸鉀8-15份、納米碳0.5-1份、稀土微肥11-15份、生物炭10-15份、活性白土15-20份、納米負離子粉1-3份和硅藻土2-9份;本發明將納米負離子粉與納米碳混合使用到肥料中,其不僅可以增加土壤的膠質,而且能促進小麥對其他養分的吸收,特別是納米負離子粉,其能釋放負離子,抑制小麥病蟲害的產生,該種肥料不僅能有效促進小麥生長,增加小麥的產量,而且不會對土壤造,適于長期使用。本發明公開的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料;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將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將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邊攪拌邊向將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將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上述方法中采用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先熟化,在發酵,改變其中的營養成分的大小,使其有利于農作物吸收,將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超聲在于其他原料混合,有效的防止了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團聚,使其均勻的分布在肥料中。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5kg、磷酸二銨4kg、鈣鎂磷肥9kg、氯化鉀15kg、硼砂9kg、硫酸鹽肥1kg、西瓜皮10kg、香蕉皮5kg、海藻10kg、椰子殼7kg、羅漢果2kg、海泡石15kg、沸石20kg、草木灰9kg、腐殖酸鉀15kg、納米碳0.5kg、稀土微肥15kg、生物炭10kg、活性白土20kg、納米負離子粉1kg和硅藻土2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2、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7kg、磷酸二銨3kg、鈣鎂磷肥10kg、氯化鉀13kg、硼砂7kg、硫酸鹽肥3kg、西瓜皮8kg、香蕉皮9kg、海藻13kg、椰子殼5kg、羅漢果5kg、海泡石10kg、沸石17kg、草木灰11kg、腐殖酸鉀12kg、納米碳0.8kg、稀土微肥14kg、生物炭13kg、活性白土17kg、納米負離子粉2kg和硅藻土7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3、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30kg、磷酸二銨1kg、鈣鎂磷肥11kg、氯化鉀11kg、硼砂5kg、硫酸鹽肥5kg、西瓜皮6kg、香蕉皮10kg、海藻10kg、椰子殼3kg、羅漢果6kg、海泡石5kg、沸石15kg、草木灰13kg、腐殖酸鉀8kg、納米碳1kg、稀土微肥11kg、生物炭15kg、活性白土15kg、納米負離子粉3kg和硅藻土9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4、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7.5kg、磷酸二銨1kg、鈣鎂磷肥9kg、氯化鉀11kg、硼砂5kg、硫酸鹽肥5kg、西瓜皮10kg、香蕉皮5kg、海藻10kg、椰子殼7kg、羅漢果2kg、海泡石5kg、沸石15-20kg、草木灰9-13kg、腐殖酸鉀8kg、納米碳1kg、稀土微肥11kg、生物炭15kg、活性白土20kg、納米負離子粉3kg和硅藻土7.5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5、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8kg、磷酸二銨2.5kg、鈣鎂磷肥10.5kg、氯化鉀13.5kg、硼砂8kg、硫酸鹽肥5kg、西瓜皮10kg、香蕉皮10kg、海藻15kg、椰子殼6kg、羅漢果6kg、海泡石15kg、沸石20kg、草木灰13kg、腐殖酸鉀15kg、納米碳1kg、稀土微肥11-15kg、生物炭14kg、活性白土19kg、納米負離子粉3kg和硅藻土7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6、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9kg、磷酸二銨4kg、鈣鎂磷肥10kg、氯化鉀15kg、硼砂8kg、硫酸鹽肥5kg、西瓜皮10kg、香蕉皮10kg、海藻15kg、椰子殼6kg、羅漢果6kg、海泡石15kg、沸石20kg、草木灰13kg、腐殖酸鉀15kg、納米碳1kg、稀土微肥11-15kg、生物炭14kg、活性白土19kg、納米負離子粉3kg和硅藻土7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7、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7kg、磷酸二銨3kg、鈣鎂磷肥11kg、氯化鉀13kg、硼砂8kg、硫酸鹽肥4kg、西瓜皮8kg、香蕉皮7kg、海藻14kg、椰子殼5kg、羅漢果5kg、海泡石10kg、沸石18kg、草木灰12kg、腐殖酸鉀14kg、納米碳1kg、稀土微肥14kg、生物炭15kg、活性白土20kg、納米負離子粉1kg和硅藻土8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8、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6kg、磷酸二銨2kg、鈣鎂磷肥10kg、氯化鉀12kg、硼砂6kg、硫酸鹽肥2kg、西瓜皮7kg、香蕉皮6kg、海藻11kg、椰子殼4kg、羅漢果3kg、海泡石6kg、沸石16kg、草木灰10kg、腐殖酸鉀9kg、納米碳0.6kg、稀土微肥12kg、生物炭11kg、活性白土16kg、納米負離子粉2kg和硅藻土3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9、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30kg、磷酸二銨4kg、鈣鎂磷肥11kg、氯化鉀15kg、硼砂9kg、硫酸鹽肥5kg、西瓜皮10kg、香蕉皮10kg、海藻15kg、椰子殼7kg、羅漢果6kg、海泡石5-15kg、沸石20kg、草木灰13kg、腐殖酸鉀15kg、納米碳1kg、稀土微肥15kg、生物炭15kg、活性白土20kg、納米負離子粉3kg和硅藻土9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實施例10、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包括:尿素25kg、磷酸二銨1kg、鈣鎂磷肥9kg、氯化鉀11kg、硼砂5kg、硫酸鹽肥1kg、西瓜皮6kg、香蕉皮5kg、海藻10kg、椰子殼3kg、羅漢果2kg、海泡石5-15kg、沸石15kg、草木灰9kg、腐殖酸鉀8kg、納米碳0.5kg、稀土微肥11kg、生物炭10kg、活性白土15kg、納米負離子粉1kg和硅藻土2kg。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小麥專用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將海泡石、沸石和椰殼在120℃下烘干2h后,研磨成粒徑為70μm的顆粒后,混合均勻,得到第一混合顆粒;步驟2、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下烘干至其含水量均≤5%,將西瓜皮、香蕉皮和海藻置于粉碎機中,研磨成粒徑為15mm的顆粒后,將得到的西瓜皮顆粒、香蕉皮顆粒和海藻顆粒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第一顆粒;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第一顆粒與水按照質量比為1:5混合,在轉速為75rpm下,攪拌2h,得到第二漿液;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第二漿液置于蒸煮裝置中,在95-100℃下,蒸煮2h,得到第三漿液,將第三漿液降溫至70℃,并保持70℃,在轉速為100rpm下,攪拌第三漿液30min后,停止攪拌,將第三漿液放入冷藏裝置中,降溫至15℃后,取出第三漿液,向第三漿液中加入其質量0.2%的發酵菌,攪拌均勻,在溫度為40℃下,無氧發酵2天后,再升溫至120℃,對發酵菌滅活,冷卻至室溫,得到第四混合物;步驟5、按照納米碳和納米負離子粉重量總和與水的質量比為1:50混合后,水浴超聲20min,得到第五混合物;其中,超聲的水浴溫度為40℃;步驟6、邊攪拌邊向將步驟4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料,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尿素、磷酸二銨、鈣鎂磷肥、氯化鉀、硼砂、硫酸鹽肥、羅漢果、草木灰、腐殖酸鉀、稀土微肥、生物炭、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在50rmp下攪拌,攪拌20min后,加入第五混合料,在80rmp下攪拌,攪拌30min,得到第六混合物;步驟7、將步驟6得到第六混合物置于烘干裝置中,在100℃,烘干至其含水量≤10%,得到所述小麥專用肥。效果驗證例:對將實施例1-3制備的小麥專用肥測試;選取5畝生長1個月的小麥田進行實驗,每畝小麥田作為一個組;空白組,不施加任何化肥;試驗組1,每畝施加10公斤的實施例1制備的小麥專用肥;試驗組2,每畝施加10公斤的實施例2制備的小麥專用肥;試驗組3,每畝施加10公斤的實施例3制備的小麥專用肥;對照組,每畝施加10公斤的普通農作物肥。對小麥試驗田正常澆水除草,直至小麥成熟,對比試驗組1-3與空白組小麥產量,和對比對照組與空白組的小麥產量,試驗組1-3相比空白組的增產效果,以及對照組相比空白組的增產效果表1。表1試驗組1試驗組2試驗組3對照組增產效果45%55%47%31%從表1中可以看出實施例1-3制備的有機礦物肥可以使小麥增產45-55%,明顯高于普通市售小麥肥的增產效果。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