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桑樹專用肥料。
背景技術:
蠶桑是我國的傳統農村產業,分為兩大類,一是植桑,二是養蠶。桑樹所產的桑葉的多少和質量,直接影響養蠶的數量和質量。傳統的桑園管理中,不施肥或施農家肥及少量單質肥,桑樹產出的桑葉在產量和質量上都不能滿足養桑的需要,成為制約蠶桑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桑樹專用肥料,能夠使桑樹根系發達,生長旺盛,能夠提高根須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效率,養分結構符合桑樹的需求;能夠提高桑樹的干物質積累量,提高桑葉產量,使桑葉增產14.5-19.0%。
本發明提供一種桑樹專用肥料,所述肥料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發酵而成:豬糞65-75份、雞糞15-20份、粉碎的小麥秸稈3-5份、甘草0.01-0.03份、粉碎的玉米芯1-3份、蔗糖0.03-0.05份、大豆粕0.5-0.8份、米糠2-4份、蝦殼0.2-0.4份。
作為優選,所述肥料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發酵而成:豬糞70份、雞糞18份、粉碎的小麥秸稈4份、甘草0.02份、粉碎的玉米芯2份、蔗糖0.04份、大豆粕0.6份、米糠3份、蝦殼0.3份。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肥料的制備方法,將配方量的各組分混合后,堆積成1.5-1.7米高的肥堆,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發酵,每24-26小時翻拋一次,每次翻拋10-15分鐘,共發酵42-46天,即得。
應用本發明的桑樹專用肥料,能夠使桑樹根系發達,生長旺盛,能夠提高根須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效率,養分結構符合桑樹的需求;能夠提高桑樹的干物質積累量,提高桑葉產量,使桑葉增產14.5-19.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限定本發明。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試驗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市售。
實施例1
本發明的肥料的配方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
豬糞70份、雞糞18份、粉碎的小麥秸稈4份、甘草0.02份、粉碎的玉米芯2份、蔗糖0.04份、大豆粕0.6份、米糠3份、蝦殼0.3份。
本發明的肥料的制備方法為:
將配方量的各組分混合后,堆積成1.6米高的肥堆,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發酵,每25小時翻拋一次,每次翻拋12分鐘,共發酵42天,即得。
實施例2
本發明的肥料的配方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
豬糞65份、雞糞20份、粉碎的小麥秸稈3份、甘草0.03份、粉碎的玉米芯1份、蔗糖0.05份、大豆粕0.5份、米糠4份、蝦殼0.2份。
本發明的肥料的制備方法為:
將配方量的各組分混合后,堆積成1.7米高的肥堆,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發酵,每24小時翻拋一次,每次翻拋15分鐘,共發酵46天,即得。
實施例3
本發明的肥料的配方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
豬糞75份、雞糞15份、粉碎的小麥秸稈5份、甘草0.01份、粉碎的玉米芯3份、蔗糖0.03份、大豆粕0.8份、米糠2份、蝦殼0.4份。
本發明的肥料的制備方法為:
將配方量的各組分混合后,堆積成1.5米高的肥堆,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發酵,每26小時翻拋一次,每次翻拋10分鐘,共發酵42天,即得。
實施例4 本發明的桑樹專用肥料的效果實驗
試驗肥料:實施例1-3中的桑樹專用肥料
對比肥料:腐熟豬糞肥。
每畝施入33kg桑樹專用肥料作為基肥,其余實驗條件均一致。實驗結果參見表1。
表1
。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