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的生產方法,屬于肥料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的是以異丁叉二脲、磷酸銨鎂、鈣鎂磷肥、硫酸鉀、殺菌劑、殺蟲劑等原料制造一種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小麥是我國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產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化肥和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物資,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施用化肥在同等條件下比不施用化肥的糧食作物單產增加30%~50%。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挽回的農產品損失約占糧食總產量的30%。
藥肥是將農藥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并通過一定的工藝技術將肥料和農藥穩定于特定的復合體系中而形成的新型肥料,它將農業中使用的農藥與肥料兩種最重要的農用化學品統一起來,將農藥的植物保護和肥料的養分供給兩個田間操作合二為一,節省勞力、極大地降低生產成本。
國外對藥肥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日本學者本谷耕一的研發團隊發現五氯苯酚與肥料混配具有提高肥效的效果,之后藥肥作為省工增效的新型肥料,在各國得到發展,在國外有很多登記產品,藥肥制造已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肥料工業分支。我國的藥肥研發始于上世紀80年,目前已有幾種藥肥實現商品化。由于市場準入等問題,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并不高。
拌種肥是在播種或定植時施在種子附近的或與種子混播的肥料。因為肥料就在種子附近,植物根系很快能吸收到養分,是最經濟有效的施肥方法。拌種藥肥既滿足種子對營養的需求,又可以殺害種子及附近土壤中的病害、蟲害,不傷害種子,藥、肥合一,省工省時。國內外的拌種藥肥主要是含有殺蟲劑、殺菌劑、微肥、菌肥的混合物,目前,國內外沒有關于小麥專用的富含大量元素及中微量元素的控釋拌種藥肥的產品,更沒有將該肥料種肥混播用于農業生產的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根據小麥的需肥規律,首先將硫酸鉀、尿素、磷酸一銨等原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粉碎,與殺菌劑和殺蟲劑混勻,噴涂脲醛膠進行造粒,制成肥料核心;以液體脲醛膠為粘結劑,再將異丁叉二脲、磷酸銨鎂、鈣鎂磷肥、氧化鎂、硫酸錳等原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包裹在核心外,噴涂醇酸樹脂包膜材料進行包膜,最后噴涂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該拌種藥肥營養齊全,不僅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鉀還含有中微量元素,和小麥種子混播后,可以殺害種子及附近土壤中的病害、蟲害,不傷害種子,藥、肥合一,省工省時。解決了小麥生長初期,大量元素肥料不能種肥混播,病蟲害危及小麥幼苗的世界性難題。雙層作用的結果,小麥種子的出苗率大大提高,養分的利用率也提高到65%以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原料組分如下,均為重量份:
異丁叉二脲:100~300份;
尿素:0~150份;
磷酸銨鎂:70~180份;
磷酸一銨:0~200份;
鈣鎂磷肥:30~150份;
磷酸二氫鉀:0~240份;
硫酸鉀:0~200份;
氧化鎂:0~20份;
一水硫酸錳:8~15份;
五水硫酸銅:4~12份;
七水硫酸鋅:5~20份;
硼砂:2~8份;
鉬酸銨:0.1~0.3份;
多菌靈、福美雙、戊唑醇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0.5份-30份;
克百威、吡蟲啉、毒死蜱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0.5份-30份;
液體脲醛膠:20~100份;
植物微晶蠟:5~30份;
石粉:0~100份。
上述原料均為市售產品,其中:
異丁叉二脲中氮含量為31%;尿素中氮含量為46%;磷酸銨鎂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鎂含量分別為9%、45%、25%;磷酸一銨中氮、五氧化二磷含量分別為12%、61%;鈣鎂磷肥中五氧化二磷、氧化鎂含量分別為13%、5%;硫酸鉀中氧化鉀含量為50%;磷酸二氫鉀中五氧化二磷、氧化鉀含量分別為30%、40%;氧化鎂中MgO含量為85%;七水硫酸鋅中鋅含量為22%;五水硫酸銅中銅含量為24.5%;一水硫酸錳中錳含量為31%;硼砂中三氧化二硼含量為34.5%;鉬酸銨中鉬含量為48%;液體脲醛膠的密度為1.1g/cm3;植物微晶蠟的牌號為56#,熔點為56℃;多菌靈為50%可濕性粉劑;福美雙為50%可濕性粉劑;戊唑醇為25%可濕性粉劑;丁硫克百威為35%的種子處理劑干粉;吡蟲啉為25%可濕性粉劑;毒死蜱:48%乳油;石粉作為填料。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的生產方法為:
a)將硫酸鉀、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等原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粉碎、混勻,過60目篩;
b)用a)得到混合物把殺菌劑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再按上述比例,將a)得到的混合物把殺蟲劑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將殺菌劑母粉、殺蟲劑母粉和a)剩余的混合物攪拌混勻;
c)將b)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將液體脲醛膠按比例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的核心,其中液體脲醛膠的加入量為該步驟中粉體原料總質量的2%~8%;
d)將異丁叉二脲、磷酸銨鎂、鈣鎂磷肥、氧化鎂、一水硫酸錳、五水硫酸銅、七水硫酸鋅、硼砂、鉬酸銨、石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進行粉碎作為包裹原料;
e)將步驟c)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的加入量為該步驟中原料加入總質量的2%~8%;
f)在步驟e)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占其質量1%~6%的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占其質量0.5%~2%的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
本發明中殺菌劑為多菌靈、福美雙、戊唑醇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各殺菌劑之間的相對量任意;本發明中殺蟲劑為丁硫克百威、吡蟲啉、毒死蜱中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各殺蟲劑之間的相對量任意。
本發明中的醇酸樹脂包膜材料與專利ZL 201210084468.4中包膜材料的制備方法一樣。
本發明中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的核心,粒徑為1~3mm,粒徑小于1mm的肥料核心直接返回造粒機中造粒;粒徑大于3mm的肥料核心經破碎機破碎后返回造粒機中重新造粒。肥料核心造粒過程中返料與原料的重量比為0.05~0.50∶1。
本發明步驟e)中制得的包膜肥料,顆粒粒徑為2~4mm,生產過程中粒徑小于2毫米的不合格粒子直接返回造粒機進行造粒,生產過程中大于4毫米的不合格粒子經過破碎機破碎后返回造粒機中重新造粒。返料與原料的重量比為0.05~0.50∶1。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的用量為0.5-6kg/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營養齊全,既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鉀又含有中微量元素,并且通過緩控釋技術的使用,使肥料的養分控制釋放,既滿足小麥種子對營養的需求,又不會傷害種子,省工省時,養分利用率高;
2、養分配比合理。根據試驗,每生產100kg小麥籽粒,需吸收純氮3kg左右,吸收五氧化二磷1~1.5kg左右,吸收氧化鉀3kg左右,氮、磷、鉀三者的比例大約為1∶0.33∶1。由于磷對于小麥分生組織的生長分化影響很大,對生根、增葉分蘗均有顯著效果,苗期保證磷素供應可明顯增強小麥的抗寒、抗旱能力,對于小麥的安全越冬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比例配方為1∶1~1.5∶0.5~1,根據具體的土壤條件,可進行適當的調整。
3、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可以直接和種子摻混在一起播種,既保證了種子前期生長對營養的需求,肥料利用率高,又可機械化施肥,藥肥合一,省工省時。
4、生產工藝的創新,首先將易水溶的大量元素肥料粉碎,和殺蟲劑、殺菌劑混勻造粒作為核心,以液體脲醛膠為粘結劑,將難水溶的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包裹在核心外,先噴涂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最后噴涂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解決了大量元素肥料不能種肥混播的世界性難題,將養分的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可有效減少施肥量。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以下實例,對本發明的工藝方法進行描述。但是,實例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例1: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10-3-0.3-0.3-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
異丁叉二脲:120kg;
尿素:119.4kg;
磷酸銨鎂:105kg:
磷酸一銨:187kg;
鈣鎂磷肥:40kg;
磷酸二氫鉀:73kg;
硫酸鉀:200kg;
氧化鎂:7.8kg
一水硫酸錳:11.26kg;
五水硫酸銅:9.5kg;
七水硫酸鋅:16kg;
硼砂:6.8kg;
鉬酸銨:0.24kg;
多菌靈:0.5kg;
吡蟲啉:0.5kg;
液體脲醛膠:69kg;
醇酸樹脂包膜材料:27kg;
植物微晶蠟:7kg。
生產方法為:
a)將119.4kg尿素、187kg磷酸一銨、73kg磷酸二氫鉀、200kg硫酸鉀粉碎、混勻,過60目篩;
b)用a)得到混合物把0.5kg多菌靈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再按上述比例,將a)得到的混合物把0.5kg吡蟲啉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將多菌靈母粉、吡蟲啉母粉和a)剩余的混合物攪拌混勻;
c)將b)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28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545kg;
d)將120kg異丁叉二脲、105kg磷酸銨鎂、40kg鈣鎂磷肥、7.8kg氧化鎂、11.26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粉碎作為包裹原料;
e)將步驟c)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778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41kg;
f)在步驟e)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27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7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
實例2: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10-3-0.3-0.3-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
異丁叉二脲:70kg;
尿素:154kg;
磷酸銨鎂:85kg:
磷酸一銨:215kg;
鈣鎂磷肥:40kg;
磷酸二氫鉀:48kg;
硫酸鉀:220kg;
氧化鎂:13.7kg
一水硫酸錳:11.26kg;
五水硫酸銅:9.5kg;
七水硫酸鋅:16kg;
硼砂:6.8kg;
鉬酸銨:0.24kg;
多菌靈:1kg;
福美雙:1kg;
吡蟲啉:10kg;
液體脲醛膠:66.5kg;
醇酸樹脂包膜材料:25kg;
植物微晶蠟:7kg。
生產方法為:
a)將154kg尿素、215kg磷酸一銨、48kg磷酸二氫鉀、220kg硫酸鉀粉碎、混勻,過60目篩;
b)用a)得到混合物把1kg多菌靈、1kg福美雙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再按上述比例,將a)得到的混合物把10kg吡蟲啉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將多菌靈、福美雙、吡蟲啉的母粉和a)剩余的混合物攪拌混勻;
c)將b)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31.5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610kg;
d)將70kg異丁叉二脲、85kg磷酸銨鎂、40kg鈣鎂磷肥、13.7kg氧化鎂、11.26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粉碎作為包裹原料;
e)將步驟c)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760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35kg;
f)在步驟e)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25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7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
實例3: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5-3-0.4-0.2-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
異丁叉二脲:274kg;
磷酸銨鎂:116kg:
磷酸一銨:194kg;
鈣鎂磷肥:120kg;
硫酸鉀:129kg;
一水硫酸錳:15kg;
五水硫酸銅:9.5kg;
七水硫酸鋅:10.6kg;
硼砂:6.8kg;
鉬酸銨:0.24kg;
多菌靈:4kg;
福美雙:6kg;
吡蟲啉:3kg;
毒死蜱:2kg;
液體脲醛膠:60kg;
醇酸樹脂包膜材料:30kg;
植物微晶蠟:8kg;
石粉:11.86kg。
生產方法為:
a)將194kg磷酸一銨、129kg硫酸鉀粉碎、混勻,過60目篩;
b)用a)得到混合物把4kg多菌靈、6kg福美雙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再按上述比例,將a)得到的混合物把3kg吡蟲啉、2kg毒死蜱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將多菌靈、福美雙、吡蟲啉、毒死蜱的母粉和a)剩余的混合物攪拌混勻;
c)將b)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15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312kg;
d)將274kg異丁叉二脲、116kg磷酸銨鎂、120kg鈣鎂磷肥、15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0.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11.86kg石粉粉碎作為包裹原料;
e)將步驟c)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805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45kg;
f)在步驟e)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30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8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
實例4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5-5-3-0.4-0.2-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
異丁叉二脲:274kg;
磷酸銨鎂:116kg:
磷酸一銨:194kg;
鈣鎂磷肥:120kg;
硫酸鉀:129kg;
一水硫酸錳:15kg;
五水硫酸銅:9.5kg;
七水硫酸鋅:10.6kg;
硼砂:6.8kg;
鉬酸銨:0.24kg;
戊唑醇:1kg;
福美雙:3kg;
吡蟲啉:5kg;
丁硫克百威:2kg;
毒死蜱:3kg;
液體脲醛膠:60kg;
醇酸樹脂包膜材料:30kg;
植物微晶蠟:8kg;
石粉:12.86kg。
生產方法為:
a)將194kg磷酸一銨、129kg硫酸鉀粉碎、混勻,過60目篩;
b)用a)得到混合物把1kg戊唑醇、3kg福美雙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再按上述比例,將a)得到的混合物把5kg吡蟲啉、2kg丁硫克百威、3kg毒死蜱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將戊唑醇、福美雙、吡蟲啉、丁硫克百威、毒死蜱的母粉和a)剩余的混合物攪拌混勻;
c)將b)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15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310kg;
d)將274kg異丁叉二脲、116kg磷酸銨鎂、120kg鈣鎂磷肥、15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0.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12.86kg石粉粉碎作為包裹原料;
e)將步驟c)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803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45kg;
f)在步驟e)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30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8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
實例5: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2-6-3-0.4-0.2-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
異丁叉二脲:218kg;
尿素:80kg;
磷酸銨鎂:120kg:
磷酸一銨:45kg;
鈣鎂磷肥:100kg;
磷酸二氫鉀:150kg;
硫酸鉀:35kg;
一水硫酸錳:15kg;
五水硫酸銅:9.5kg;
七水硫酸鋅:10.6kg;
硼砂:6.8kg;
鉬酸銨:0.24kg;
福美雙:0.8kg;
丁硫克百威:3kg;
毒死蜱:4kg;
液體脲醛膠:65.36kg;
醇酸樹脂包膜材料:40kg;
植物微晶蠟:8.5kg;
石粉:88.2kg。
生產方法為:
a)將80kg尿素、45kg磷酸一銨、150kg磷酸二氫鉀、35kg硫酸鉀粉碎、混勻,過60目篩;
b)用a)得到混合物把0.8kg福美雙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再按上述比例,將a)得到的混合物把3kg丁硫克百威、4kg毒死蜱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將福美雙、丁硫克百威、毒死蜱的母粉和a)剩余的混合物攪拌混勻;
c)將b)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14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290kg;
d)將218kg異丁叉二脲、120kg磷酸銨鎂、100kg鈣鎂磷肥、15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0.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88.2kg石粉粉碎作為包裹原料;
e)將步驟c)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782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51.36kg;
f)在步驟e)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40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8.5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
實例6: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2-6-3-0.4-0.2-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
異丁叉二脲:218kg;
尿素:80kg;
磷酸銨鎂:120kg:
磷酸一銨:45kg;
鈣鎂磷肥:100kg;
磷酸二氫鉀:150kg;
硫酸鉀:35kg;
一水硫酸錳:15kg;
五水硫酸銅:9.5kg;
七水硫酸鋅:10.6kg;
硼砂:6.8kg;
鉬酸銨:0.24kg;
多菌靈:2kg;
戊唑醇:1kg;
丁硫克百威:5kg;
液體脲醛膠:65.36kg;
醇酸樹脂包膜材料:40kg;
植物微晶蠟:8.5kg;
石粉:88kg。
生產方法為:
a)將80kg尿素、45kg磷酸一銨、150kg磷酸二氫鉀、35kg硫酸鉀粉碎、混勻,過60目篩;
b)用a)得到混合物把2kg多菌靈、1kg戊唑醇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再按上述比例,將a)得到的混合物把5kg丁硫克百威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將多菌靈、戊唑醇、丁硫克百威的母粉和a)剩余的混合物攪拌混勻;
c)將b)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14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287kg;
d)將218kg異丁叉二脲、120kg磷酸銨鎂、100kg鈣鎂磷肥、15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0.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88kg石粉粉碎作為包裹原料;
e)將步驟c)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780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51.36kg;
f)在步驟e)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40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8.5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
實例7:
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總養分:N-P2O5-K2O-MgO-Mn-Zn-Cu-B2O3-Mo:10-12-6-3-0.4-0.2-0.2-0.2-0.01,均為質量百分比,原料組分如下:
異丁叉二脲:218kg;
尿素:80kg;
磷酸銨鎂:120kg:
磷酸一銨:45kg;
鈣鎂磷肥:100kg;
磷酸二氫鉀:150kg;
硫酸鉀:35kg;
一水硫酸錳:15kg;
五水硫酸銅:9.5kg;
七水硫酸鋅:10.6kg;
硼砂:6.8kg;
鉬酸銨:0.24kg;
多菌靈:3kg;
戊唑醇:2kg;
福美雙:5kg;
毒死蜱:6kg;
液體脲醛膠:65.36kg;
醇酸樹脂包膜材料:40kg;
植物微晶蠟:8.5kg;
石粉:80kg。
生產方法為:
a)將80kg尿素、45kg磷酸一銨、150kg磷酸二氫鉀、35kg硫酸鉀粉碎、混勻,過60目篩;
b)用a)得到混合物把3kg多菌靈、2kg戊唑醇、5kg福美雙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再按上述比例,將a)得到的混合物把6kg毒死蜱稀釋成5%的母粉,并充分攪拌均勻;將多菌靈、戊唑醇、福美雙、毒死蜱的母粉和a)剩余的混合物攪拌混勻;
c)將b)得到的混合物,加入到圓盤造粒機中,隨后將14kg液體脲醛膠噴入到旋轉的物料中,造粒成球,經篩分得到粒徑為1~3mm的肥料核心295kg;
d)將218kg異丁叉二脲、120kg磷酸銨鎂、100kg鈣鎂磷肥、15kg一水硫酸錳、9.5kg五水硫酸銅、10.6kg七水硫酸鋅、6.8kg硼砂、0.24kg鉬酸銨、80kg石粉粉碎作為包裹原料;
e)將步驟c)制得的肥料核心,放置于圓盤造粒機中,調整造粒機轉速,使顆粒肥料核心在圓盤內勻速轉動,將液體脲醛膠噴灑入連續轉動的造粒機中,直至肥料核心被完全潤濕為止,撒入包裹原料,通過交替噴入液體脲醛膠和撒入包裹原料,直至得到粒徑為2~4mm的785kg粒狀肥料,該步驟中液體脲醛膠加入量為51.36kg;
f)在步驟e)制得的粒狀肥料表面噴灑40kg醇酸樹脂包膜材料包膜,隨后再噴灑8.5kg熔融的植物微晶蠟包膜,經干燥、冷卻制得成品。
實例8:施用方法實驗
一、實驗目的
為了探索冬小麥施用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對小麥生長發育、抗性和產量的影響,設計并實施本實驗,為冬小麥施用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提供科學依據。
二、試驗設計
處理1:常規施肥,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50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
處理2: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50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2.5kg實例1生產的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與小麥種子拌勻,一起播種;
處理3:每畝施復合肥(N-P2O5-K2O:24-17-5)35kg作基肥,播種前撒施,2.5kg實例1生產的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與小麥種子拌勻,一起播種;
每畝地播種量為15kg,一共設置3組處理,處理1、處理2、處理3各施1畝。每組設三個重復。各處理在小麥拔節期追施尿素10kg/畝,其它管理措施均相同。
三、供試材料
供試小麥品種為周麥18,拌種藥肥為實例1生產的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復合肥為市場上購買的普通商品肥。
四、供試田基本情況
供試田塊為鄭州新密某農田,供試土壤類型為潮土,中產田,肥力均勻,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小麥播種前對試驗地塊取土化驗,耕層土壤養分為:有機質15.1g/kg、全氮0.96g/kg、有效磷(P)12.3mg/kg、速效鉀(K)100mg/kg、pH 7.2。
五、試驗結果經濟性狀比較分析
不同處理小麥性狀及產量對比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與常規施肥相比,在不減少施肥量的情況下,施用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畝有效穗數、穗長、穗粒數、千粒重均比對照高,可使小麥增產10%以上;在減少施肥量25%的情況下,施用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畝有效穗數、穗長、穗粒數、千粒重也均比對照高,仍具有一定的增產效果。因此,小麥經過專用控釋拌種藥肥處理,不僅生長穩健,而且發育正常,有利于穗部性狀的優化,實現穩產高產。
表1 不同處理小麥性狀及產量對比(三個重復平均值)
六、試驗結果抗逆性比較分析
整個生育期觀察和調查三處抗逆性表觀,主要抗性見表2。從表2可知,小麥專用拌種控釋藥肥處理有利于提高小麥綜合抗性,最終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結實率和千粒重,表1的經濟性狀也驗證了這一點。
表2、抗逆性比較
六、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表明:與常規施肥相比,在不減少施肥量的情況下,施用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可使小麥增產10%以上;在減少施肥量25%的情況下,施用小麥專用控釋拌種藥肥,仍具有一定的增產效果。因此,小麥經過專用控釋拌種藥肥處理,有利于小麥生長穩健,提高綜合抗性,實現穩產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