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淀槽殼體,其包括自上而下相互連接的頂區、上連接區、消泡區、下連接區、速熱區和底區;所述頂區設有混合氣出口;所述上連接區設有空氣入口和加料口;所述底區設有放料口;
設有一開口的孔板,設于沉淀槽殼體內對應位于所述速熱區的底部以下,孔板的邊緣貼合固定在沉淀槽殼體的內壁;
空氣攪拌管,其設于沉淀槽殼體內部,一端連接所述空氣入口,另一端穿過所述孔板的開口伸入所述孔板下方的底區內;
加熱盤管組,固定于孔板上;
其中,消泡區的內徑大于速熱區的內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殼體的速熱區設有熱介質入口和熱介質出口,所述熱介質入口連接所述加熱盤管組的入口,所述熱介質出口連接所述加熱盤管組的出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盤管組包括多個串聯的加熱盤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區的內徑為速熱區的內徑的1.1倍以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區的內徑為速熱區的內徑的1.1倍~5倍。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保溫套管,其套設在所述沉淀槽殼體的設有加熱套管組的位置的外側,所述第一保溫套管的熱介質入口連接設于所述速熱區的熱介質出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保溫套管,其套設在所述底區外側,所述第二保溫套管的熱介質入口連接設于所述第一保溫套管的熱介質出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區還設有觀察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區的內徑大于頂區的內徑。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氨法生產金屬化合物的分解沉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區、消泡區、速熱區為圓筒形,所述上連接區和下連接區為圓臺筒形,所述底區為圓錐筒形;所述上連接區的小直徑頂面連接頂區的底面,所述上連接區的小直徑頂面與所述頂區的橫截面相同;所述上連接區的大直徑底面連接消泡區的頂面,所述上連接區的大直徑底面與所述消泡區的橫截面相同;所述下連接區的大直徑頂面連接所述消泡區底面,所述下連接區的大直徑頂面與所述消泡區的橫截面相同;所述下連接區的小直徑底面連接所述速熱區的頂面,所述下連接區的小直徑底面與所述速熱區的橫截面相同;所述底區的頂面連接所述速熱區的底面,所述底區的頂面與所述速熱區的橫截面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