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肥料增效組合物、肥料及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根據作物生長的需肥規律和特點,以及土壤養分含量,主要推薦施用摻混肥作為底肥,公知的摻混肥料又稱BB肥,是指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任何兩種或三種的化肥,且N、P2O5、K2O總養分不低于35.0%,在生產過程中為了降低成本和包裝配重,都添加了一定量的填料。如N、P2O5、K2O含量為28-6-6的配方中,含N量46%的尿素56.21,含N量15%和P2O5量42%的磷酸二銨14.29,含K2O量50%的硫酸鉀12.00,填料17.50。其由于添加填料,外觀品質和水溶性差,而且填料不含營養物質,僅作為配重材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解決的現有技術的問題是:目前的配肥技術所用的摻混肥都添加有填料,不僅外觀品質差,水溶性差,而且無營養成分。
本發明人在銳意研究之后,發明了一種新的肥料增效組合物,以有機肥或礦物基質作為基料,形成營養顆粒替代填料,并與氮肥、磷肥、鉀肥摻混,形成作物所需的肥料。同時該營養顆粒可以通過添加作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或生長調節物質,使摻混肥不僅提供氮、磷、鉀等大量元素的同時,還能提供營養或功能性物質。
具體而言,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肥料增效組合物,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包括基料、中微量元素和生長調節物質,所述基料為礦物基質或有機肥。
優選的,按照重量份計,所述基料為87-98份,所述中微量元素為1-8份,所述生長調節物質為1-6份。
優選的,所述礦物基質包括蒙脫石類粘土礦物,沉積巖類粘土礦物或硅酸鹽類粘土礦物。
優選的,
所述蒙脫石類粘土礦物包括膨潤土或蒙脫石;
所述沉積巖類粘土礦物包括硅藻土;
所述硅酸鹽類粘土礦物包括高嶺土、海泡石、硅鈣粉或凹凸棒。
優選的,所述有機肥包含豆粕粉、發酵雞糞、發酵蚓糞、菌棒、發酵豬糞、秸稈粉或貝殼粉。
優選的,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鐵、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鋅、硫酸鋅、四水八硼酸鈉、硫酸錳或鉬酸銨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按照重量份計,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鐵為0.2-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鋅0.2-2份、硫酸鋅1-3份、四水八硼酸鈉0.1-1份、硫酸錳0.5-2份和鉬酸銨0.01-0.1份。
優選的,所述生長調節物質包括甲殼素、海藻酸鈉、胺鮮酯、吲哚乙酸、蕓苔素、復合氨基酸原粉、黃腐酸鉀或海藻多糖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按重量份計,所述生長調節物質包括甲殼素0.2-1份、海藻酸鈉0.02-0.1份、胺鮮酯0.01-0.1份、吲哚乙酸0.01-0.1份、蕓苔素0.01-0.05份、復合氨基酸原粉0.3-1.5份、黃腐酸鉀1-5份和海藻多糖0.01-0.1份。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肥料,所述肥料包括底肥和肥料增效組合物,所述底肥包含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任意兩種或三種。
優選的,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和所述底肥的重量配比為1:(5~9)。
更優選的,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和所述底肥的重量配比為1:(6~8)。
本發明還提供了以上任一項所述的肥料增效組合物或以上所述的肥料在作物增產、提高作物品質和促進作物生長領域中的應用。
本發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根據土壤養分含量及作物養分需求特點和規律,在含氮肥、磷肥或鉀肥的底肥的基礎上,通過添加本發明的肥料增效組合物,以添加了中微量元素或生長調節物質的礦質或有機物質代替現有的填料作為配重原料,不僅能控制大量元素的添加量,而且能增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促進作物生長,起到提高作物品質和產品的作用。在玉米上的應用表明,應用該肥料可使玉米增產12.1-20.5%,并改善作物品質,玉米千粒重增加12.9-21.2%,同時增加土壤肥力。
具體實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設計一種肥料增效組合物,用來改善作物品質,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
本發明的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包括基料、中微量元素和生長調節物質,所述基料為礦物基質或有機肥。
本發明的基料中的礦物基質如蒙脫石類粘土礦物,沉積巖類粘土礦物,硅酸鹽類粘土礦物等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相同的情況適用于有機肥、中微量元素、生長調節物質等。
其中,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包括基料、中微量元素和生長調節物質,按重量份計,所述基料為87-98份,所述中微量元素為1-8份,所述生長調節物質為1-6份,其中,所述基料為礦物基質或有機肥。
在本發明的又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計,所述中微量元素包括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鐵0.2-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鋅0.2-2份、硫酸鋅1-3份、四水八硼酸鈉0.1-1份、硫酸錳0.5-2份和鉬酸銨0.01-0.1份。
在本發明的又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計,所述生長調節物質包括甲殼素0.2-1份、海藻酸鈉0.02-0.1份、胺鮮酯0.01-0.1份、吲哚乙酸0.01-0.1份、蕓苔素0.01-0.05份、復合氨基酸原粉0.3-1.5份、黃腐酸鉀1-5份和海藻多糖0.01-0.1份。
本發明中所用到的肥料增效組合物中的原料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常用的原料,可以通過自制也可以直接市購得到。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但是這些實例僅為本發明的代表舉例而已,不應理解為本發明實施的限定范圍。此外,凡是對本發明配方、生產工藝步驟的簡單替換或變化,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表1 本發明實施例中所用的原料的信息
實施例一
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肥料增效組合物,其中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的具體配方如下:
實施例一的肥料增效組合物為有機肥型的顆粒組合物,其中按重量份計,包括豆粕粉70份、秸稈粉23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鐵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鋅0.2份、硫酸鋅1.3份、四水八硼酸鈉0.2份、硫酸錳0.5份、鉬酸銨0.02份、甲殼素0.5份、海藻酸鈉0.02份、胺鮮酯0.02份、吲哚乙酸0.02份、蕓苔素0.01份、復合氨基酸原粉1.0份、黃腐酸鉀3.0份和海藻多糖0.01份。
其中實驗組為含有以上肥料增效組合物的摻混肥,具體為:取含N量46%的尿素31.83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35.71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20公斤,添加以有機肥為基料的營養顆粒12.45公斤分別放入配肥機的四個料斗內進行摻混,即制成20-15-10的摻混肥。
對照組為添加普通配重填料的摻混肥,即為傳統配肥,具體為:含N量46%的尿素31.83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35.71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20公斤,添加普通配重填料12.45公斤,按照以上重量配比,制成20-15-10的摻混肥,不含本發明的肥料增效組合物。
田間試驗在大棚內進行,分別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摻混肥于2016年2月20日作為基肥施入,施用量50公斤/畝,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玉米播種量2.5公斤/畝,播種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相同的田間管理,并于2016年6月30日收獲。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三組平行實驗。
在玉米上的應用表明,施用該配肥技術的畝產比傳統配肥的畝產增加12.1-19.2%,玉米千粒重增加12.9-18.9%。
實施例二
實施例二提供了一種肥料增效組合物,其中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的具體配方如下:
實施例二的肥料增效組合物為礦物型的顆粒組合物,其中按重量份計,包括膨潤土20份、硅鈣粉68份、硅藻土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鐵0.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鋅0.2份、硫酸鋅1.8份、四水八硼酸鈉0.2份、硫酸錳0.5份、鉬酸銨0.02份、海藻酸鈉0.02份、胺鮮酯0.02份、吲哚乙酸0.02份、復合氨基酸原粉1.0份、黃腐酸鉀3.0份和海藻多糖0.02份。
其中,實驗組為含以上肥料增效組合物的摻混肥,具體為:取含N量46%的尿素56.21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14.29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12公斤,添加以礦物基質為基料的營養顆粒17.50公斤分別放入配肥機的四個料斗內進行摻混,即制成28-6-6的摻混肥。
對照組為添加普通配重填料的摻混肥,即為傳統肥肥,具體配方為:取含N量46%的尿素56.21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14.29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12公斤,添加普通配重填料17.50公斤,進行摻混,即制成28-6-6的摻混肥。
田間試驗在大棚內進行,分別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摻混肥于2016年2月20日作為基肥施入,施用量50公斤/畝,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玉米播種量2.5公斤/畝,播種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相同的田間管理,并于2016年6月30日收獲。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三組平行實驗。
在玉米上的應用表明,施用該配肥技術的畝產比傳統配肥的畝產增加13.0-20.5%,玉米千粒重增加13.8-21.2%。
實施例三
實施例三提供了一種肥料增效組合物,其中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的具體配方如下:
實施例三的肥料增效組合物為有機肥型的顆粒組合物,其中按重量份計,包括發酵雞糞75份、菌棒10份、發酵蚓糞1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鐵0.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鋅0.3份、硫酸鋅2.2份、四水八硼酸鈉0.2份、硫酸錳1.0份、鉬酸銨0.03份、海藻酸鈉0.05份、吲哚乙酸0.1份、蕓苔素0.05份和復合氨基酸原粉0.8份。
其中,實驗組為含以上肥料增效組合物的摻混肥,具體配方為:添加以有機肥為基料的營養顆粒13.32公斤分別放入配肥機的四個料斗內進行摻混,即制成15-15-15的摻混肥。
對照組為添加普通配重填料的摻混肥,即為傳統摻混肥,具體配方為:取含N量46%的尿素20.96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35.71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30.00公斤,添加普通配重填料13.32公斤,進行摻混,即制成15-15-15的摻混肥。
田間試驗在大棚內進行,分別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摻混肥于2016年2月20日作為基肥施入,施用量50公斤/畝,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玉米播種量2.5公斤/畝,播種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相同的田間管理,并于2016年6月30日收獲。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三組平行實驗。
在玉米上的應用表明,施用該配肥技術的畝產比傳統配肥的畝產增加11.0-19.1%,玉米千粒重增加12.7-19.34%。
實施例四
實施例四提供了一種肥料增效組合物,其中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的具體配方如下:
實施例四的肥料增效組合物為礦物型的顆粒組合物,其中按重量份計,包括蒙脫石37份、高嶺土23份、凹凸棒27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鐵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鋅3份、四水八硼酸鈉1份、硫酸錳1份、復合氨基酸原粉1.3份、黃腐酸鉀4.7份。
其中,實驗組為含以上肥料增效組合物的摻混肥,具體配方為:取含N量46%的尿素31.83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35.71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20公斤,添加以有機肥為基料的營養顆粒12.45公斤分別放入配肥機的四個料斗內進行摻混,即制成20-15-10的摻混肥。
對照組為添加普通配重填料的摻混肥,即為傳統摻混肥,具體配方為:取含N量46%的尿素31.83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35.71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20公斤,添加普通配重填料12.45公斤,進行摻混,即制成20-15-10的摻混肥。
田間試驗在大棚內進行,分別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摻混肥于2016年2月20日作為基肥施入,施用量50公斤/畝,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玉米播種量2.5公斤/畝,播種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相同的田間管理,并于2016年6月30日收獲。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三組平行實驗。
在玉米上的應用表明,施用該配肥技術的畝產比傳統配肥的畝產增加(12.1-14.3)%,玉米千粒重增加(13.1-15.0)%。
實施例五
實施例五提供了一種肥料增效組合物,其中所述肥料增效組合物的具體配方如下:
實施例五的肥料增效組合物為有機型的顆粒組合物,其中按重量份計,包括發酵豬糞58份、貝殼粉4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鋅1份、四水八硼酸鈉0.7份、海藻酸鈉0.1份、胺鮮酯0.1份和吲哚乙酸0.1份。
其中,實驗組為含以上肥料增效組合物的摻混肥,具體為:取含N量46%的尿素56.21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14.29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12公斤,添加以礦物基質為基料的營養顆粒17.50公斤分別放入配肥機的四個料斗內進行摻混,即制成28-6-6的摻混肥。
對照組為添加普通配重填料的摻混肥,即為傳統肥肥,具體配方為:取含N量46%的尿素56.21公斤,含N量15%、含P2O5量42%的磷酸二銨14.29公斤,含K2O量50%的硫酸鉀12公斤,添加普通配重填料17.50公斤,進行摻混,即制成28-6-6的摻混肥。
田間試驗在大棚內進行,分別將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摻混肥于2016年2月20日作為基肥施入,施用量50公斤/畝,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玉米播種量2.5公斤/畝,播種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相同的田間管理,并于2016年6月30日收獲。其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三組平行實驗。
在玉米上的應用表明,施用該配肥技術的畝產比傳統配肥的畝產增加(12.3-17.1)%,玉米千粒重增加(13.6-15.3)%。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需要包含在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