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植肥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材種植改良土壤,鞏固營養培植肥料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中藥材生產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藥材產業得到了迅速恢復和發展,在改進栽培技術、引種馴化野生藥材、引進國外中藥材以及規范化生產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在600多種常用藥材中,已有人工種植(養殖)的品種達到200多個,全國藥材種植總面積約2100萬畝。發展中藥材生產已經成為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發展地方經濟的主要產業。特別是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農產品生產更加注重質量、安全、生態、營養和保健,各地在生產中還將中藥材種植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民族傳統、種植習慣相結合,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北藥、南藥、懷藥、浙藥、川藥、云藥等道地藥材,生產的規模化、規范化和產業化經營水平得到提高,呈現出健康、快速的發展勢頭。
中藥材的種類很多,在藥材市場上銷售的常用中藥材就有500多種。其中大部分靠采挖野生資源,有的是人工不能種植,如冬蟲夏草;有的是野生資源較多,沒有必要人工種植,如白頭翁。已開展人工種植的品種有100多種,其中有些品種種植的歷史有幾十年至上千年,如太子參;有的品種已種植十幾二十年,如丹參、黃芩;而有的品種近年才開始人工種植,技術尚待完善,如肉蓯蓉、秦桕等
目前,中藥材在市場上的利用日趨商業化,而中藥材在種植過程中鎖用到的肥料多數是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這些肥料對于中藥材的種植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在種植過程中不方便掌握使用計量,從而使中藥材不能良好的發育,甚至會造成中藥材無法生長而導致減產。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中藥種植存活率,增加植株根系發育,提高移栽存活率,有效促進藥材生長,利用椿樹子餅,茶子餅等廢棄材料制成等優點的一種中藥材種植改良土壤,鞏固營養培植肥料及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中藥材種植改良土壤,鞏固營養培植肥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椿樹子餅5-22份、茶子餅10-18份,蠶豆10-25份、骨膠廢渣10-25份、鋸末10-25份、腐植酸8-20份、固氮菌5-15份、解磷菌5-20份、植物混合料20-40份、微生物肥料10-25份、ABT生根粉10-30份、EM菌劑10-20份。
其中各種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椿樹子餅5-16份、茶子餅10-16份,蠶豆10-22份、骨膠廢渣10-20份、鋸末10-20份、腐植酸8-14份、固氮菌5-10份、解磷菌5-14份、植物混合料20-35份、微生物肥料10-22份、ABT生根粉10-25份、EM菌劑10-18份。
其中各種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椿樹子餅12份、茶子餅15份,蠶豆16份、骨膠廢渣15份、鋸末15份、腐植酸12份、固氮菌7份、解磷菌10份、植物混合料30份、微生物肥料20份、ABT生根粉20份、EM菌劑16份。
所述植物混合料是植物枯萎的枝葉和廢棄的食物所組成的混合料。
所述微生物肥料是為纖維素分解菌、放線菌中的一種或者兩種組合。
主要生產加工工藝流程為:
1、將茶子餅,蠶豆,骨膠廢渣,鋸末,固氮菌,解磷菌,植物混合料,微生物肥料充分混合后,在好氧條件下,溫度30-45℃,發酵3-5小時,制成初級發酵物料,備用;
2、向初級發酵物料中加入除味劑,充分混合除味后,進行烘干粉碎,制成粉碎料,備用;
3、向粉碎料中加入椿樹子餅,腐植酸,ABT生根粉,EM菌劑充分混合后加適量水,再次混合攪拌后,進行脫水,制得脫水肥料;
4、將上述脫水肥料進行利用烘干機和造粒機進行烘干和造粒,制成成品,成片的含水量為≤10wt%。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合理的配方,利用合理的組合方式,使用良好的有機肥料進行發酵,產生易被中藥材吸收的營養,然后通過微生物肥料和良好的菌類進行搭配,使生產的肥料能夠良好的提供中藥材所需的營養,并且可良好的將所需營養持續生產和良好的保持,減少營養的流失,增加了中藥材的存活率,加強了中藥材的根系生長,提高了中藥材的品質。
本發明的工藝優點在于:1、選擇原料、配方科學,生產工藝先進,方便存放;2、產品中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劑,易被植物吸收;3原料來源廣泛,加工藝線路短,產品易加工制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中藥材種植改良土壤,鞏固營養培植肥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椿樹子餅5-22份、茶子餅10-18份,蠶豆10-25份、骨膠廢渣10-25份、鋸末10-25份、腐植酸8-20份、固氮菌5-15份、解磷菌5-20份、植物混合料20-40份、微生物肥料10-25份、ABT生根粉10-30份、EM菌劑10-20份。
其中各種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椿樹子餅5-16份、茶子餅10-16份,蠶豆10-22份、骨膠廢渣10-20份、鋸末10-20份、腐植酸8-14份、固氮菌5-10份、解磷菌5-14份、植物混合料20-35份、微生物肥料10-22份、ABT生根粉10-25份、EM菌劑10-18份。
其中各種原料的重量配比是,椿樹子餅12份、茶子餅15份,蠶豆16份、骨膠廢渣15份、鋸末15份、腐植酸12份、固氮菌7份、解磷菌10份、植物混合料30份、微生物肥料20份、ABT生根粉20份、EM菌劑16份。
所述植物混合料是植物枯萎的枝葉和廢棄的食物所組成的混合料。
所述微生物肥料是為纖維素分解菌、放線菌中的一種或者兩種組合。
主要生產加工工藝流程為:
1、將茶子餅,蠶豆,骨膠廢渣,鋸末,固氮菌,解磷菌,植物混合料,微生物肥料充分混合后,在好氧條件下,溫度30-45℃,發酵3-5小時,制成初級發酵物料,備用;
2、向初級發酵物料中加入除味劑,充分混合除味后,進行烘干粉碎,制成粉碎料,備用;
3、向粉碎料中加入椿樹子餅,腐植酸,ABT生根粉,EM菌劑充分混合后加適量水,再次混合攪拌后,進行脫水,制得脫水肥料;
4、將上述脫水肥料進行利用烘干機和造粒機進行烘干和造粒,制成成品,成片的含水量為≤10wt%。
實施例2:
本發明中,所述步驟3中加入的適量水可用沼液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