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前驅體粉體
將氫氧化鋰加入到等體積甲醇和乙醇組成的復合溶劑中,并攪拌至氫氧化鋰完全溶解,得到鋰離子濃度為0.5~1.5mol/L的溶液;然后按照硅離子與鋰離子的摩爾比為4:1將氣相二氧化硅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液,將所得第一混合液轉入反應釜中,升溫至140~180℃反應至少6h;待反應結束后,向反應液中加入納米二氧化鈦粉體并于室溫下攪拌至納米二氧化鈦粉體分散均勻得到第二混合液,所述納米二氧化鈦粉體的加入量為反應液中硅離子摩爾量的2%~5%,然后將所得第二混合液進行干燥,再將干燥所得物質研磨即得到前驅體粉體;
(2)制備鋰陶瓷小球素坯
將步驟(1)獲得的前驅體粉體與去離子水混合,調制成前驅體粉體濃度為0.8~1.2g/ml的漿料,然后將漿料滴入液氮中形成小球,繼后將小球從液氮中取出干燥即得到鋰陶瓷小球素坯;
(3)制備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
將步驟(2)獲得的鋰陶瓷小球素坯放入665~685℃的燒結爐中燒結1~3min,然后立即轉入580~610℃燒結爐中燒結至少8h,燒結結束后隨爐冷卻至100℃以下即得到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二氧化鈦粉體的粒徑為10~40n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將漿料滴入液氮中的滴速小于20滴/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對所得第二混合液進行干燥的方式為將第二混合液置于70~80℃恒溫鼓風干燥箱中保溫12~24h。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對所得第二混合液進行干燥的方式為將第二混合液置于70~80℃恒溫鼓風干燥箱中保溫12~24h。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對從液氮中取出的小球進行干燥的方式為將小球放置于濾紙上風干后轉入70~80℃恒溫鼓風干燥箱中保溫12~24h。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對從液氮中取出的小球進行干燥的方式為將小球放置于濾紙上風干后轉入70~80℃恒溫鼓風干燥箱中保溫12~24h。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對從液氮中取出的小球進行干燥的方式為將小球放置于濾紙上風干后轉入70~80℃恒溫鼓風干燥箱中保溫12~24h。
9.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備的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氚增殖用納米結構正硅酸鋰陶瓷小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硅酸鋰陶瓷小球的晶粒尺寸為35~10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