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茶葉的生態循環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施肥:選擇坡度在30°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作為茶園園地,園地要求土壤肥沃,土壤pH在4.5-6.5之間,土壤含水量在60-70%;平整地形,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kg、磷肥20-30kg作為基肥,均勻撒在開挖的茶地上,再將其同表層土一同回填入溝內;
(2)種植茶樹苗:選擇健康無病蟲害的茶樹苗種植,每畝茶園種植120-150棵銀杏,銀杏之間的行間距、列間距均為2.8-3.0m,每兩棵銀杏中間種植6棵茶樹苗,茶樹苗的種植深度為33cm,種植完成后澆水;
(3)肥水管理:春茶追肥時期、夏茶追肥時期和秋茶追肥時期,在茶行間以每畝20-30kg茶葉專用肥和100-200kg腐熟有機肥開溝施入,開溝深度10-15cm,及時蓋土;
(4)病蟲害防治:銀杏樹本身的氣味可以驅散害蟲;
(5)茶葉采摘:茶園中有30%的芽葉達到采摘標準時即可開園采摘,單芽采用拇指和食指結合進行“搬”采,一芽二、三葉采用“提”采,分類存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的生態循環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有機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人糞尿30-40份、雞糞15-30份、菜籽餅10-15份、草木灰3-5份、玉米秸稈6-10份、藻泥0.5-1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茶葉的生態循環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有機肥中有機質質量比含量≥38%,有機氮質量比含量為2-3%,含水量為25-3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的生態循環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葉專用肥的配方為:按重量份計,包括茶麩3-6份,茶葉粉20-35份,銀杏葉2-5份,硫酸銨(N含量21.2%)5-8份,磷酸一銨(含P2O550%、N含量12.17%)2-4份,硫酸鋅0.5-0.62份,硼砂0.37-0.49份,鉬酸銨0.15-0.25份,富硒酵母1-2份,氫氧化鉀1.5-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