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肥料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山楂又名山里果、山里紅,薔薇科山楂屬,富含鈣、鋅和硒,其中果實含鈣約為182mg/kg,含鋅約為0.64mg/kg,含硒約為0.012mg/kg,是含鈣量最高的水果之一,可用于兒童補鈣,除此,山楂還具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等作用,對胸膈脾滿、疝氣、血淤、閉經等癥有很好的療效,深受大眾喜愛。目前我國山楂種植面積少,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廣闊。廣西河池是我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區,喀斯特地區淋溶作用嚴重,淋溶作用可導致土壤中大部分的元素缺失,尤其是硼、硒和鋅等微量元素的缺失,這些地區種植山楂較易出現缺素癥,鈣、鋅、硼和硒的缺乏會導致裂果和畸形果的發生,使山楂商業價值降低。目前的解決辦法是在山楂莖葉出現癥狀時進行補充,但肥效短,因此,喀斯特山區山楂種植中鈣、鋅、硼和硒等元素的缺乏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及其制備方法,該緩釋肥解決了山楂肥料發酵時間長、肥效短的問題,不但保證了山楂的產量和品質,還能減少病蟲害發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雞糞35-40份、豆粕20-24份、稻草28-34份、花生殼粉18-23份、過磷酸鈣8-11份、硫酸亞鐵0.04-0.08份、硫酸鋅0.02-0.06份、硼砂0.01-0.04份、亞硒酸鈉0.03-0.07份、檸檬酸7-10份、植物激素1-3份、硅藻土10-13份、D-甘露糖7-9份、葡萄糖10-15份、綠色木霉3-8份、青霉菌1-4份、嗜熱鏈球菌0.2-0.5份、細黃鏈霉菌0.5-0.7份、黑曲霉0.5-0.8份、蓖麻2-5份、大蒜5-8份、除蟲菊6-9份、蛇床子4-6份和黃柏5-7份。較優的,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雞糞38份、豆粕23份、稻草30份、花生殼粉20份、過磷酸鈣9份、硫酸亞鐵0.06份、硫酸鋅0.04份、硼砂0.03份、亞硒酸鈉0.05份、檸檬酸8份、植物激素2份、硅藻土12份、D-甘露糖8份、葡萄糖13份、綠色木霉6份、青霉菌3份、嗜熱鏈球菌0.4份、細黃鏈霉菌0.6份、黑曲霉0.7份、蓖麻4份、大蒜7份、除蟲菊8份、蛇床子5份和黃柏6份。進一步地,所述植物激素為吲哚丁酸、萘乙酸或吲哚乙酸中的一種。根據上述配方,本發明還提供上述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上述重量份稱取各原料;(2)將稱取的稻草切成2-3cm的碎段后與雞糞、豆粕和花生殼粉、D-甘露糖、葡萄糖、綠色木霉和青霉菌混合攪拌,用水調節濕度至整體含水率為40-50%,用生石灰或醋酸調整pH至6.5-7.5,蓋上薄膜密封發酵7-9天,混合攪拌,蓋上薄膜密封發酵10-15天,發酵溫度為25-30℃,得到發酵料;(3)將稱取的蓖麻、大蒜、除蟲菊、蛇床子和黃柏切成2-3mm的碎段后,與上述發酵料、嗜熱鏈球菌、細黃鏈霉菌和黑曲霉混合攪拌均勻,用生石灰或醋酸調整pH至4.5-6.5,混合攪拌均勻,30-35℃下渥堆3-5天,得到混合料;(4)將稱取的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硼砂、亞硒酸鈉、檸檬酸和植物激素放入制粒機中制成2-4mm的顆粒,并向顆粒噴灑霧化的包膜樹脂,待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粘結液后,再將顆粒加入硅藻土滾動,使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包裹層,得到包膜料;(5)將上述混合料與包膜料混合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肥料。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的包膜樹脂為聚烯烴樹脂。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的滾動時間為5-8分鐘。進一步地,所述緩釋肥的施用方法為:按每畝20株算,山楂種植前8-10天先將所述緩釋肥與種植土壤翻拌混合,施用量為1300-1500kg/畝;山楂定植時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650-700kg/畝;營養生長期每隔60-80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750-800kg/畝;開花期每隔35-40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850-900kg/畝;結果期每隔25-30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950-1000kg/畝。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緩釋肥經科學配伍,營養豐富,不但能延長易缺失養分的肥效,防止山楂發生缺素癥,還能有效防止土傳病蟲害的發生,同時,本發明還對發酵劑進行改進,使肥料的制備時間縮短,發酵10-14天即可完全腐熟,與使用常規發酵劑相比,發酵時間縮短了4-6天,并能使營養物質的轉換更完全,與不添加上述發酵劑進行堆肥相比,能使堆肥的有機質含量提高26.5%,N、P、K含量分別提高10.8%,16.2%、17.5%,而且能定向培養鉀細菌、放線菌等有益微生物,增加堆肥中活性有益生物的數量。本發明對配方中的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硼砂、亞硒酸鈉、檸檬酸和植物激素進行樹脂包膜,可使易缺失的營養元素緩慢釋放到土壤中,延長肥效,同時,添加的植物激素可促進山楂發新根,新生根尖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速率大于老根,因此使用本發明的緩釋肥后,山楂在整個生長過程出現缺素癥現象較少。(2)本發明緩釋肥的配方中的D-甘露糖和葡萄糖可誘導促使綠色木霉和青霉菌產酶并促進酶活,使發酵料的腐熟時間縮短;同時,嗜熱鏈球菌、細黃鏈霉菌和黑曲霉的協同作用,能全面促進各菌株產淀粉酶、蛋白酶、木質素酶、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使混合料的腐熟時間縮短。(3)本發明緩釋肥配方中添加的蓖麻、大蒜、除蟲菊、蛇床子和黃柏可抑殺山楂種植過程中出現的花腐病、白粉病、桃小食心蟲、金龜子、大灰象、紅蜘蛛和紅蠟蚧等常見病蟲害,可減少農藥用量和使用次數。(4)本發明緩釋肥經科學配伍,營養豐富,可提高山楂的產量,其中種植第三年的果重為60-72g/個,單產為610-820kg/畝。【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本實施例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雞糞35份、豆粕20份、稻草28份、花生殼粉18份、過磷酸鈣8份、硫酸亞鐵0.04份、硫酸鋅0.02份、硼砂0.01份、亞硒酸鈉0.03份、檸檬酸7份、吲哚丁酸1份、硅藻土10份、D-甘露糖7份、葡萄糖10份、綠色木霉3份、青霉菌1份、嗜熱鏈球菌0.2份、細黃鏈霉菌0.5份、黑曲霉0.5份、蓖麻2份、大蒜5份、除蟲菊6份、蛇床子4份和黃柏5份。本實施例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上述重量份稱取各原料;(2)將稱取的稻草切成2-3cm的碎段后與雞糞、豆粕、花生殼粉、D-甘露糖、葡萄糖、綠色木霉和青霉菌混合攪拌,用水調節濕度至整體含水率為40%,用生石灰調整pH至6.5,蓋上薄膜密封發酵9天,發酵溫度為25℃,得到發酵料;(3)將稱取的蓖麻、大蒜、除蟲菊、蛇床子和黃柏切成2-3mm的碎段后,與上述發酵料、嗜熱鏈球菌、細黃鏈霉菌和黑曲霉混合攪拌均勻,用醋酸調整pH至4.5,30℃下渥堆5天,得到混合料;(4)將稱取的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硼砂、亞硒酸鈉、檸檬酸和吲哚丁酸放入制粒機中制成2mm的顆粒,并向顆粒噴灑霧化的包膜聚烯烴樹脂,待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粘結液后,再將顆粒加入硅藻土滾動,使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包裹層,得到包膜料;(5)將上述混合料與包膜料混合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肥料。本實施例緩釋肥的施用方法為:按每畝20株算,山楂種植前8天先將所述緩釋肥與種植土壤翻拌混合,施用量為1500kg/畝;山楂定植時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700kg/畝;營養生長期每隔60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800kg/畝;開花期每隔40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900kg/畝;結果期每隔30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1000kg/畝。實施例2本實施例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雞糞40份、豆粕24份、稻草34份、花生殼粉23份、過磷酸鈣11份、硫酸亞鐵0.08份、硫酸鋅0.06份、硼砂0.04份、亞硒酸鈉0.07份、檸檬酸10份、萘乙酸3份、硅藻土13份、D-甘露糖9份、葡萄糖15份、綠色木霉8份、青霉菌4份、嗜熱鏈球菌0.5份、細黃鏈霉菌0.7份、黑曲霉0.8份、蓖麻5份、大蒜8份、除蟲菊9份、蛇床子6份和黃柏7份。本實施例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上述重量份稱取各原料;(2)將稱取的稻草切成2-3cm的碎段后與雞糞、豆粕、花生殼粉、D-甘露糖、葡萄糖、綠色木霉和青霉菌混合攪拌,用水調節濕度至整體含水率為50%,用生石灰調整pH至7.5,蓋上薄膜密封發酵7天,發酵溫度為30℃,得到發酵料;(3)將稱取的蓖麻、大蒜、除蟲菊、蛇床子和黃柏切成2-3mm的碎段后,與上述發酵料、嗜熱鏈球菌、細黃鏈霉菌和黑曲霉混合攪拌均勻,用醋酸調整pH至6.5,混合攪拌均勻,35℃下渥堆3天,得到混合料;(4)將稱取的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硼砂、亞硒酸鈉、檸檬酸和萘乙酸放入制粒機中制成2-4mm的顆粒,并向顆粒噴灑霧化的包膜聚烯烴樹脂,待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粘結液后,再將顆粒加入硅藻土滾動,使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包裹層,得到包膜料;(5)將上述混合料與包膜料混合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肥料。本實施例緩釋肥的施用方法為:按每畝20株算,山楂種植前10天先將所述緩釋肥與種植土壤翻拌混合,施用量為1300kg/畝;山楂定植時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650kg/畝;營養生長期每隔80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750kg/畝;開花期每隔35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850kg/畝;結果期每隔25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950kg/畝。實施例3本實施例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雞糞38份、豆粕23份、稻草30份、花生殼粉20份、過磷酸鈣9份、硫酸亞鐵0.06份、硫酸鋅0.04份、硼砂0.03份、亞硒酸鈉0.05份、檸檬酸8份、吲哚乙酸2份、硅藻土12份、D-甘露糖8份、葡萄糖13份、綠色木霉6份、青霉菌3份、嗜熱鏈球菌0.4份、細黃鏈霉菌0.6份、黑曲霉0.7份、蓖麻4份、大蒜7份、除蟲菊8份、蛇床子5份和黃柏6份。本實施例一種山楂專用緩釋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上述重量份稱取各原料;(2)將稱取的稻草切成2-3cm的碎段后與雞糞、豆粕和花生殼粉、D-甘露糖、葡萄糖、綠色木霉和青霉菌混合攪拌,用水調節濕度至整體含水率為45%,用醋酸調整pH至7,蓋上薄膜密封發酵8天,發酵溫度為28℃,得到發酵料;(3)將稱取的蓖麻、大蒜、除蟲菊、蛇床子和黃柏切成2-3mm的碎段后,與上述發酵料、嗜熱鏈球菌、細黃鏈霉菌和黑曲霉混合攪拌均勻,用醋酸調整pH至5,33℃下渥堆4天,得到混合料;(4)將稱取的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硼砂、亞硒酸鈉、檸檬酸和吲哚乙酸放入制粒機中制成2-4mm的顆粒,并向顆粒噴灑霧化的包膜聚烯烴樹脂,待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粘結液后,再將顆粒加入硅藻土滾動,使顆粒表面形成一層包裹層,得到包膜料;(5)將上述混合料與包膜料混合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所述肥料。本實施例緩釋肥的施用方法為:按每畝20株算,山楂種植前9天先將所述緩釋肥與種植土壤翻拌混合,施用量為1400kg/畝;山楂定植時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680kg/畝;營養生長期每隔70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780kg/畝;開花期每隔38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880kg/畝;結果期每隔28天施用所述緩釋肥一次,施用量為980kg/畝。本發明山楂專用緩釋肥的使用效果試驗:在鳳山縣選擇種植中田大山楂的園地,將園地分為a、b、c、d、e、f、g七個面積相等的區域,每個區域大小均為1畝,間隔200m,且每個區域均種植20株山楂,a、b、c這三個區域分別施用本發明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制得的緩釋肥;d區域施用實施例2制得的緩釋肥,但配方中不對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硼砂、亞硒酸鈉、檸檬酸和萘乙酸進行樹脂包膜;e區域施用實施例2制得的緩釋肥,但配方中不對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硼砂、亞硒酸鈉進行樹脂包膜;f區域施用實施例2制得的緩釋肥,但配方中不對檸檬酸和萘乙酸進行樹脂包膜;g區域施用實施例2制得的緩釋肥,但配方中不含蓖麻、大蒜、除蟲菊、蛇床子和黃柏;各組其他田間管理方式均相同,種植期間進行數據統計,種植三年后,結果如表1所示:表1山楂種植數據統計通過a、b、c、d這4個區域對比可以看出,與未包膜肥料相比,種植三年后,本發明的肥料年均使用次數減少了4-6次,病蟲害少發生,且種植第三年平均果重為61-69g/個,產量為610-810kg/畝,產量增加了50-250kg/畝;通過b、d、e、f這4個區域對比可以看出,配方中的檸檬酸和萘乙酸配合作用可促進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硫酸鋅、硼砂和亞硒酸鈉等養分吸收;通過a、b、c、f這4個區域對比可以看出,配方中添加蓖麻、大蒜、除蟲菊、蛇床子和黃柏可控制山楂蟲害發生。結果表明,本發明緩釋肥可有效延長肥效,使肥料使用次數減少,并提高了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本發明山楂專用緩釋肥的發酵時間對比試驗:為了說明本發明山楂專用緩釋肥的制備方法可縮短發酵時間,申請人將試驗分為第一組、對照組1、對照組2、對照組3、對照組4共5個小組,其中,第一組用實施例1的配方;對照組1用實施例1的配方,但不含D-甘露糖和葡萄糖;對照組2用實施例1的配方,但不含嗜熱鏈球菌;對照組3用實施例1的配方,但不含細黃鏈霉菌;對照組4用實施例1的配方,但不含黑曲霉。5個小組的制備方法均與實施例1相同,其他發酵條件均一致,自由發酵,發酵料和混合料的腐熟時間如表2所示:表2組別發酵料腐熟時間(天)混合料腐熟時間(天)總的發酵時間(天)第一組9514對照組115520對照組291019對照組391120對照組49918通過第一組與對照組1對比可知D-甘露糖和葡萄糖可誘導促使綠色木霉和青霉菌產酶,使發酵料的腐熟時間縮短了6天;通過第一組與對照組2、對照組3、對照組4對比可知嗜熱鏈球菌、細黃鏈霉菌和黑曲霉三種酶的的協同作用,能全面促進各菌株產淀粉酶、蛋白酶、木質素酶、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使混合料的腐熟時間縮短了4-6天。因此,使用本發明制備方法可縮短肥料的制備時間。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當前第1頁1 2 3